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悠悠田家堰
  □作者李兴智
  我的村庄德州市陵城区糜镇李家胡同位于104国道345千米处,沿国道北行2千余米有一条古老而又年轻的大河。古老是它的名字——马颊河(其故道在此往北约3千米),夏朝大禹治水所疏九河之一;年轻则是这段新河修成于公元1969年,距今只有短短54年。
  依稀记得,这条大河没修之前,村北不远大片的土地总是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盐碱涝洼,连棵像样的草都不长。盐碱涝洼地的尽头,村子东北方向2千余米,有一道由西北方向而来、向东南方向延伸、绵延数千米、高低起伏、蔚为壮观的古堰——田家堰。《德平县(1956年撤县)志》载:田家堰在县西北12里,今鬲津河之南岸,自基山至范家桥,长数里,创始无考。国朝光绪16年(1891),大水溃决数丈,知县凌锡祺率民夫堵筑,堰外村庄幸免漂没。 17年(1892),增修自王宣庙至范家桥接入大河堤,绵亘修至韩家桥共60里有奇,堰堤均高8尺、宽6尺、底宽8尺。凡历数月增筑完固,洵一方之保障也。
  据此可以断定,我的村庄以北、田家堰以西数千米的新马颊河流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应是一片广阔的滞洪区。每逢大雨肆行或上游河流决口,滚滚而来的洪水被巍巍田家堰阻拦,“堰外村庄幸免漂没”,而堰内百姓则只能在洪水中苦苦挣扎。
  每逢这时节,堰外官府就会组织民夫严防死守、加固土堰,而堰内深受水患所困的百姓也会寻找时机、扒堰泄洪,以求自保。堰内堰外为此发生过多少次纠纷和械斗不得而知,但民间关于扒堰泄洪而导致械斗的故事以及“开了田家堰,淹了德平县,乐陵不来堵,淹了武定府(惠民城)”的古老传说却广为流传。
  其实,民间一直传说田家堰就是鲧、禹治水时所筑,并与德平县境内的金堤、鲧堤(离此不远,均有记载,尚有遗迹)相连,而且田家堰外(以东)不足百米有一高高的土丘,名曰红土山。红土山下蜿蜒向东有一条较宽的河沟。红土山东约1千米、河沟之南就是田家村(现分为大田、小田),田家堰就是以该村而得名。大田村东北方向3千余米的徐阁村的村名碑上至今仍记载该河沟名为红土沟,以示其源头为红土山。红土沟应为田家堰溢水或决堤的应急导流渠,在徐阁村向东北折2千余米与马颊河故道相接。这条红土沟因数年淤积逐渐成为略低于两岸的河沟地,我村在堰外就有10余亩这样的河沟地,土质较好,早年一直旱涝保收。 1971年前后,我就曾和小伙伴们一起随生产队的大人们翻过大堰口或小堰口(在田家堰上相距不远挖开的大小两个豁口、便于人车通行、在红土山北侧),到田家堰以东的河沟地去拾麦穗、摘棉花。
  红土山东南方向8百余米就是德平县境内历史上有名的基山。《山东通志》记载:“基山在县(德平)西二十里,高五丈,周三百六十步,土山也,状如台基,故名,上有寺”。民间传说:鲧只靠堵的办法治水失败,在基山被杀升仙,其三滴血洒落基山周围的洪水中,水中立刻长出三座土丘,供那些遭受洪水所困的人们居住。于是,就有了基山村由前坊子、东坊子、后坊子三个相对独立的土丘所组成的村庄格局。
  鲧死后,禹疏堵结合主持治水大业。由于水灾连年,粮食匮乏,禹在基山周围发现一种可以食用的石头状的土疙瘩,人们管它叫“禹粮石”。禹靠“禹粮石”不但让人们活下来,而且依靠“禹粮石”继续并完成了他的治水大业。据说至今还有人在基山周边寻找这种“禹粮石”并予以收藏。
  田家堰一带属退海之地,黄河冲积平原,远古属黄河故道,位于徒骇河、马颊河之间地带陵县段的下游。大禹治水疏通的九条支流中,马颊河、钩盘(般)河、鬲津河、徒骇河等均流经于此。
  由此可以看出,高高的基山应该就是当时鲧、禹在此治水时的总指挥部和后勤保障中心,而其西北方向800余米、田家堰边上的红土山则就是组织指挥大量民夫修筑田家堰的前线指挥所。
  而且,不仅如此,近年来,相关人员在基山发现六朝时期明僧绍《夏河筑堤碑记》碑,明代《徒骇河水灾申文》碑,光绪17年《增筑田家堰记》碑;在德平义门东壁也发现清乾隆3年所立《田家堰碑》;在《土河利弊考》文献中查阅到宋时官府在田家堰筑堤的碑记等。这些仅有的碑记,除了能够证明洪涝灾害之时历代官府都要加强对田家堰的修筑加固之外,亦能证明,在历次修筑田家堰时,基山都是官府所设指挥部和后勤保障中心所在地。
  距基山800余米、紧邻田家堰东侧的红土山,高出田家堰七八米。前线官员站在山顶,既可监督、督促民夫修筑堰堤进度,又可远眺堰内西南方向滚滚而来的洪水水势,还可观测整条堰堤随时可能出现的溢水或决堤险情,以便及时除险、抢险。
  至于这座红土山名字的来历,有人说是因为山顶上有一层红色土;也有人说,几千年来修筑和守护堰堤的人死伤无数,以至于其鲜血染红了这座山和山下的那条河。“三月三,赶红山”是当地人赶三月三红土山古会的俗语。传说,每年三月三前后的夜晚,红土山上都有“仙人聚会”,灯笼火把一溜一溜的,周围村庄都能见到。人们为此在山上修建了庙宇,供奉三皇五帝等,并在此立会,传承数年。该习俗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步取消。
  其实,经科学验证,每年三月三红土山上那一溜一溜的灯笼火把,并非是什么“仙人聚会”,而是山上几千年来积存尸骨太多,三月三前后,空气干燥,漆黑的夜里,春风吹动山上的“磷火”,故而显得灯火通明。
  田家堰自清光绪17年(1892)德平知县凌锡祺率众增筑之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50余年间,国家山河破碎、灾荒连年、战乱不断。期间每当洪水肆虐,羸弱腐败的晚清和民国地方政府都难以组织百姓增筑堰体、阻止水患,田家堰的滞洪分流作用大大削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响应“一定要根治海河”“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指示精神,为根治水患、造福人民,1966年,山东省及德州地区制订规划,1967年冬开始在全省范围统一征调民工,经过几个冬春的奋战,到1969年春,在上自陵县丁庄乡仙人桥,下至陵县糜镇范桥村地段,平地开挖了一条全长48.1千米的马颊河新河。
  新河两堤距200—260米,河开口100米,河槽底宽60—71米,河底深于地面4.2—6.5米,新河与马颊河故道入口处的范桥段设计排涝流量为每秒511立方米。新河在我村村北截田家堰而过,巍巍田家堰失去了其几千年的滞洪分流作用。
  1970年,县乡村三级在新马颊河流域、原滞洪区域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糜镇调集全镇部分村庄男女劳力,利用春冬农闲时节,按照路、林、排、灌结合,干沟、农沟、斗沟、毛沟配套的总体要求,在我的村庄以北、新马颊河以南、田家堰两侧,大搞万亩方田建设会战。到1976年,在这片土地上,开挖建成南北向公路(现104国道)干沟一条,东西向主干沟渠道路1至6号共六条,其它农沟、斗沟、毛沟等配套沟渠路100余条,建设涵闸2座,桥梁30余座。至此,村北盐碱涝洼地全部改造成为旱能浇、涝能排,集中连片、方便机耕的良田。
  至此,洪涝之时,滔滔洪水沿宽宽的新马颊河乖乖下泄,鲧、禹等历代治水先贤根治这一带水患的宏愿在新中国终于得以实现。
  方田建设过程中,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田家堰大部分被夷为平地。到2020年前后,随着新马颊河以南、距河堤20余米、104国道343千米处里程碑路东、最后那段长约200余米、底宽约3米、高约1.5米的田家堰的消失,历时数千载,绵延数千米,承载着家乡人厚重情怀的田家堰成为只能在史书中才能找到的历史。而见证悠悠田家堰兴衰历史的基山和红土山近些年来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在了家乡人的视野里。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悠悠田家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