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区聚焦“三个落实”
创优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
  □通讯员张亚男报道
  本报讯 2022年以来,我区为推动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聚焦“三个落实”,用心用情,精准发力,带着感情和责任,严格执行离退休干部各项待遇政策,推动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走深走实。
  聚焦“政治待遇”落实,坚定离退休干部红色信仰。坚持从政治上尊重、关心、爱护老同志,始终把老干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提上议事日程,不折不扣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开展组织生活领航初心。坚持党建引领,配齐配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老干部读文件、听报告、过党的组织生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专题辅导、座谈交流、送学上门以及建群推送、邮寄助学等多种形式,引导老干部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做到初心如磐、政治坚定、信仰永存。开展主题活动护航初心。利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专题调研座谈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等契机,邀请离退休干部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经历,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畅谈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时刻的深切感受,并就经济、科技、民生等领域的发展变化,讲述时代变革,盛赞辉煌成就,激励广大离退休干部银晖赋能助发展,党心护航谱新篇。紧扣情况通报助航初心。召开年度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及时传达区两会精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征询有关意见建议。组织县级老干部参观考察工业产业园、城市棚改、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让老同志切身感受到区域协调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高技术产业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就,促使广大老同志永怀关注发展、福国利民的热忱红心。
  聚焦“生活待遇”落实,提升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秉持“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理念,精耕常规、多元、个性服务,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思想上用心,提升老干部幸福指数。构建“单位尽责、社区尽心、医院尽力、老干部工作部门尽职”的四级联动服务机制,对全区54名离休干部明确专人联系对接,做到学习工作简历清楚、健康状况清楚、家庭情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业余生活清楚。落细落实走访慰问,在春节、中秋、重阳节等重大时间节点,对全区离退休干部开展走访慰问,为老干部送去节日祝福,传递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服务上贴心,提高老干部保健水平。拓展优化医疗服务,每年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集中体检,为老干部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联合区人民医院开展“家庭医生”上门问诊服务,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离休干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开展上门巡诊,确保医疗服务全覆盖;每年适时邀请养生保健专家为离退休干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引导老干部科学养生。生活上关心,提增老干部生活保障。及时协调区人社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督促其按时足额发放离休干部及离休干部遗属相关补贴和费用,努力把各项新部署新要求落到实处。健全完善特殊困难离休干部帮扶机制,对患有重大疾病、家庭出现特殊变故、空巢和独居的特困离休干部及遗属制定帮扶计划,累计发放慰问金、特困救助金等20余万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余人次。
  聚焦“精神需求”落实,涵养离退休干部银领本色。针对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价值需求,通过创建“银领之家”、组建老年社团、举办特色活动等方式,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凝聚银发合力,助推陵城高质量发展。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助力老有所学。老年大学主校区共开设书法、剪纸、电钢琴等16门专业课程23个班级,在校学员582人。去年,坚持校社合作,增设齐鲁银行老年大学分校1处、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4处,深入推进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社区延伸,切实增强老年教育“供给力”“上学难”“上学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近200名老年人实现家门口“上大学”。搭建文化展演平台,助力老有所乐。举办“庆七一·颂党恩”主题书画摄影展、“情聚银发·圆梦家国”诗歌朗诵比赛、“喜迎二十大、我心永向党”文艺汇演等活动32场,离退休干部用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艺术构思,真实、真情、真切地反映了建党以来的发展与变化,献上对伟大祖国、伟大时代、美好生活最真挚的祝愿,展示了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助力老有所为。通过“银领智库”“老干部示范工作室”、老年志愿服务队等平台载体搭建,引导离退休干部在社区治理、矛盾调解、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有效传递释放正能量。目前,已建有8类老干部智库队伍、12个老干部示范工作室、31个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1600余场活动,直接服务对象超过1.8万人,参与人数达3万人。其中,3个涉老公益社团、5名优秀老干部志愿者,1个老年志愿服务队获省市表彰。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创优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