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何叔奇
作者:故城与吴桥合并

  □石贤圣/文
  2020年12月29日,陵城区迎来入冬后第二次更剧烈的大风降温天气。据天气预报,到夜间气温将降至-17℃。这天下午2:30,按照前一天电话约定,我和陵城区委党史研究中心科员朱超龙来到陵州路北侧恒盛?幸福园小区拜访何叔奇。我们来到他所在的9楼,刚出电梯还没摁门铃,入户门就开了。他已在门口迎候:“快进来,大冷的天,别冻着。 ”老人的姑娘解释说:“我爸爸怕开门晚了你们挨冻,好几分钟前就在门口等着,一听到电梯响就开门了。 ”老人对事之严谨、待人之热诚让我们大为敬佩和感动。
  在暖意融融的客厅沙发上就座,我一边翻阅何叔奇珍藏了几十年的工作日记、情况汇报、科技简报、通讯报道等资料,一边聆听他的深情回忆,一下子融入了在广阔天地激情创业的年代。
  何叔奇出生于农家,毕业于农校,又一直从事农业工作,可以说和“农”结下了终生缘分;而由于国家区划调整,他这个河北(天津)人工作没几年,就变身山东人、陵县(陵城)人,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何叔奇最难忘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扎根农村搞科研的岁月。当时,农民延续传统耕作方式,粮食产量低,温饱问题一直没解决好。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身为农业技术员的他下决心到农村去,扑下身子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1971年初春,何叔奇牢记县、局领导“一定要把生产搞上去”的要求,骑着驮有被褥及科技书籍的自行车,来到生产条件较落后的义渡口公社果园大队蹲点搞科研。
  不久,老天爷就给他出了个小难题。 400亩棉苗刚出土,遇上了降雨和罕见的寒流,棉苗全部打了蔫。干部群众心急火燎,而作为技术员的何叔奇之心情更是可想而知。他立即带领大家到地里“会诊”,经反复分析,棉苗打蔫系气温骤降、地面板结所致,决定采取松土散墒、提高地温的措施。经过5天奋战,400亩棉苗终于转危为安。通过加强管理,秋后皮棉产量由上年的30斤增至70斤。后来,他又总结出“芒种现蕾小暑花,到了大暑把顶打”和“立秋的蕾,白露的花,留着不去也白搭”的打顶和去边心适宜时间,指导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一来,老百姓“靠天吃饭”的思想观念融入了“科学种田”的理念。何叔奇趁热打铁,用50亩地作试验田,走东家串西家,宣传科学知识,挑选了26名年轻有为、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组建了全县第一个村级科研队。他白天带领队员们潜心于地里搞试验、做记录;晚上利用自制的标本、教具和自编的教材到农民夜校上课。为便于理解,他避免用高深理论,而是庄户人家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或顺口溜。每次都是他讲得头头是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何叔奇带领队员们先后进行了品种比较、播期播量、浇水施肥等试验,改革了犁开沟、手撒种的老办法,实施三腿耧播种,推广了增施底肥、深耕细耙、浇塌地水等方法,试验田带动了大田,小麦产量年年提高,由1970年的53斤,提高到1971年的202斤,试验田达到460斤;1972年,860亩大田亩产猛增到440斤,试验田亩产720斤;1973年,854亩大田亩产530斤,试验田亩产810斤。果园村的经验迅速传播到全省各地,先后接待参观团20余个,成为全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陵县革委会专门下发文件,在全县推广果园村开展科学试验的经验。村级农科队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至1976年,全县发展到605个农科队、906个科研组,有试验基地13500亩,形成了上下成片、左右相连的四级农科网。
  何叔奇一忙起来,家就顾不上了。1973年三夏时节,科研队小麦试验田品种、肥效、浇水等40余个项目需要一个一个鉴定考核,夏播的试验项目要一个一个地落实。而此时,他收到了母亲得病的信。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按照病情说明买了些药,含泪写了一封满含道歉安慰之情的信,一并寄回去,转身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如今想来,这辈子最对不起的是家人。当时,因条件所限,我在陵县工作,而妻子一直在娘家——吴桥县桑园公社宋家村居住,两地相距60多公里。由于工作忙,我一两个月才能骑着自行车回家一趟。 3个孩子分娩,我一次也未能在身边守着。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妻子既要忙家务,还要下地干活挣工分。到外面井上跳水,清理猪圈粪便,盖房子推砖……好多应该男劳力干的活都是她一人干。当时是住别人家的房子,1971年才在岳父帮助下盖起了房子。直到1982年国家照顾转户口,一家人才团聚……”何叔奇一谈起往事,满脸愧疚。刚才在别的房间整理家务的妻子走过来给我们满水,听到这一话题,急忙打断说:“都是过去的事了,别提了,现在不都好好的吗? ”
  我在何叔奇珍藏的果园村党支部1973年10月15日用圆珠笔书写的《兢兢业业搞科研誓为革命做贡献》一文中,看到这样几句话,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何叔奇的感激之情:“我们庄稼人能够学科学、用科学,掌握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种田,与何叔奇同志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1980年10月,何叔奇就任陵县农业局副局长。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四级农科网已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他开始探索完善新的农技推广体系,经充分调研论证,向县里提出了“提高县一级,加强乡一级,健全村一级,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总体设想。首先,组建了集各类专业人才于一体的陵县农技推广中心,形成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农技推广组织。他还在技术开发项目上实行了科、物、证三结合的承包集团,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 1990年,由他参与主持的12个承包集团,承担中央、省、地、县12项技术开发课题,开发面积87.6万亩,增产粮食6876万斤、棉花225万斤,增收4012万元。
  为推动小麦由中产向高产发展,何叔奇深入到黄淮海开发项目区,进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积累了20余万字的栽培管理资料,为在全县推广这项新技术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推广面积很快由1983年的3万亩发展到1990年的40万亩,占全县小麦总面积的70%;1991年,实现小麦亩产403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在土桥镇桃刘村,创出了4.1亩小麦平均亩产633.2公斤的高产典型。
  何叔奇不断探索进取的同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提高,其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陕西、湖南、河北、辽宁、内蒙古及省内各地。
  由何叔奇负责的农技推广中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3项,地、县级科研成果30余项,荣获全国农技推广先进集体、全国夏粮高产先进单位等称号;他本人获得的荣誉和科研成果也纷至沓来。慕名前来请教、请求成果鉴定、邀请前往讲课者络绎不绝,他总是笑脸相迎,只要条件允许,有求必应。
  1993年初,因年龄原因,何叔奇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但他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初衷一直未改,奔忙于乡村沃野,先后到城关、凤凰、官道孙、神头等乡镇20个村传授实用技术。1994年,引进了早熟、高产、质优、适应性强的地芸豆新品种83-3,摸索出了圆葱套种地芸豆—夏玉米三种三收以及秋延迟地芸豆—冬春甘蓝——晚春地芸豆—辣椒(大白菜)四种四收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996年在神头乡西郭、史家、小李3村搞的168亩圆葱间地芸豆—夏玉米三种三收模式,平均亩产芸豆810公斤、圆葱1500公斤,一季亩收1600元。还承担了中国农科院主持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陵县种子复合包衣剂厂,他主持领导和参加了项目引进考察、安装调试、配方研制、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全过程,当年通过国家验收……


  相关链接


  何叔奇,男,满族,1938年12月出生,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孟子岭乡石柱子村人。农艺师。 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9月至1958年8月,在河北省承德农校学习。1958年8月,河北省故城县农业局实习生。 1959年初起,河北省吴桥县(故城与吴桥合并)农业局及县生产办公室实习生,吴桥县农科所(后改为县棉花原种场)技术员。 1963年8月,吴桥县赵宅公社孙公庙良种场(后即陵县良种场,1964年赵宅公社划归陵县)技术员。 1969年12月起,历任陵县农业局农技站技术员、副站长、副局长。 1980年10月起,任陵县农业局副局长、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陵县第八届人大代表,陵县政协第四至七届常委。曾任陵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陵县农学会理事长、德州地区农学会会员。曾荣获农业部长期农技推广工作荣誉证书,全省农牧渔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德州地区先进工作者、农业区划先进工作者、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陵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曾荣获中国农科院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农业厅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德州地区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8项科研成果。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何叔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