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唐伯虎画东方朔


  □孔军/文
  东方朔是我国西汉时期一位博学智辩的语言大师和著述颇丰的文学家。虽然他的政治地位在汉武帝朝并不算高,但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他都颇受人瞩目。《史记》记其“避世金马门”列入《滑稽列传》,《汉书》称其为“滑稽之雄”。东方朔行事“诙达多端,不明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 , 所以死后,关于他的传闻轶事逐渐丰富起来。后世流传的东方朔偷桃故事在正史中并无记载,早期它还只是某些传记类和地理博物志类小说中的一个小情节,而且情节相对简单,但愈演愈烈使东方朔偷桃故事成为了绘画、雕塑、陶瓷、戏曲等艺术形式常用的题材之一,尤其是在绘画领域,不仅存世作品较多,而且还存有数十篇以此为题的题画诗,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人物画代表作《东方朔像》便是其中之一。
唐伯虎其人其事
  唐伯虎生于明代成化六年(1470),因其生年为农历虎年,干支庚寅,故名唐寅。又因是长子,故字伯虎,后改为子畏,别号有很多,如“南京解元”、“桃花庵主”、“江南第一才子”、“逃禅仙吏”、“六如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唐伯虎天才俊逸,是一位在多种艺术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艺术大家。他以诗、书、画三绝,享誉千古。有明一代,无人能出其右。
  唐伯虎出身于小商人家庭。幼年时唐伯虎聪慧颖悟,“性极颖利,度越于士”。与一般儿童只知读书不同,他有远大抱负的:“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在乡里颇具文名。但其很少与人交往,与祝允明趣味相投,甚为相得。唐伯虎少年时有侠客梦,崇尚郭解的为人,希望能为国建功,为此曾作《侠客》诗一首,表达“酬知性命轻”的豪迈心态:“侠客重功名,西北请专征。惯战弓刀捷,酬知性命轻。孟公好惊坐,郭解始横行。相将李都尉,一夜出平城。 ”弘治十一年(1498),29岁的唐伯虎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这就是“南京解元”一号的由来。唐伯虎中解元后,声名远播。次年入京会试,王侯公卿竞相造请。不料却受科场舞弊案的株连,被削除功名,还被捕下狱,受尽刑罚。上至天子显贵下到普通妇孺都“以寅为不齿之士┄┄毕指而唾,辱亦甚矣”,这对唐伯虎造成了莫大伤害。他十分痛苦,“举头抢地,涕泗横集”。当年的“大侠梦”、报国梦破灭,就此放弃了功名之路。其人生观也随即发生转变,潜心于书画典籍之间,准备以司马迁等前人为激励,在学识上“成一家之言”,以便作品能像《史记》一样“传之好事,记之名山”。中年后他自认为“吾生已休焉”,于是索性遁入佛门,号“六如居士”,隐居苏州,过起了不问世俗的逍遥生活:“如此福缘消不尽,半生无事太平人”。其晚年穷困潦倒,嘉靖二年(1523)在孤独凄凉中这位上苍赋予的旷古才子辞世,年仅54岁。
  唐伯虎的绘画,早年专门拜苏州职业画家周臣为师,后又学范宽、郭熙、李唐,学习南宋“院体”一派,尤其是李唐的山水画风。再后来又随文征明拜师沈周,学习元人画法,因而他的绘画能化南宋院体的刚硬尖狠为元画的潇洒柔和。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他以扎实的功底、精湛的画技兼取诸家之画法精髓,使其作品具有深厚的大家气息,形成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其山水画风格秀逸清俊,笔墨细秀,布局疏朗;人物画多以仕女和历史故事为题材,色彩或艳丽或清雅,线条清细,体态优美;花鸟画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长于水墨写意。
唐伯虎笔下的东方朔
《东方朔像》是唐伯虎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设色画,立轴,纵144.2厘米,横50.4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取材于东方朔偷桃的故事,图中东方朔抱着从王母蟠桃园偷来的仙桃,匆忙前行,还不时回头张望看有无神仙追来。人物表情滑稽生动,笔墨潇洒灵逸,充分刻画出东方溯幽默诙谐的性格特点。唐伯虎先用“钉头鼠”尾线勾勒,后着色。笔调方中寓圆,刚柔、粗细、浓淡变化精密。整幅画设色淡雅,手、面部灰赭,襟袖头巾淡墨,衣着极淡花青,仙桃淡胭赭,桃叶淡花青。颜色着笔不见笔,似匀而不匀。人物神态生动,衣纹线条刚柔兼济,笔法承袭了浙派一脉,用笔方硬率意,富于变化,呈现出一种涣散的气息,仿佛信手而成,可代表其盛年(相关专家考证:此画为唐伯虎三十至三十六岁时所作)人物画的水平。也有人说:《东方朔像》的笔墨手段,应是受到了南宋人称“梁疯子”梁楷的寥寥数笔概括飘逸,以及稍晚于时的僧人画家法常的“不惟形貌,求其意象”的创作影响,只不过在风格借鉴和审美定律上,唐伯虎因受到自身性格及绘画基础的局限,在程度上远不如上述两家放浪夸张。尽管如此,在人物画创作领域,唐伯虎仍以其用笔独到、形象鲜明的个性风格驰骋于明代画坛。尤其是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有意将极工致的面部描绘和笔意放旷的衣褶处理,使之有机地合成于同一画幅之上,的确堪称手段高明。
  唐伯虎十分喜欢画历史人物,他工诗擅画,以典入画,以诗入画。其每幅人物画都由自己题诗于其上。他的题诗紧密结合画作或揭示画面内容或表达对人生的某种感悟但更多的是表现对时政的不满情绪和落魄文人寂寞的情怀有很鲜明的个性特征。《东方朔像》就是其中之一,画中有题诗曰:王母东邻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群仙无处追踪迹,却自持来荐寿卮。在明代东方朔的故事相传很广,东方朔的性格狂放,言语滑稽,善辞赋,行事另类,虽位居为高官却郁郁不得志,不被皇帝重视。唐伯虎服膺于东方朔性格及行事风格,同时也感慨其遭遇,以此典入画并自喻,唐伯虎借这个题材表面上表达了人们期盼长寿的良好祝愿,深层次借古讽今,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为自己的遭遇鸣不平,同时也明露出几分自傲之情。这种寓意明显带有“咏史诗”般的特征,大大加深了作品的历史文化意蕴。
  唐伯虎的《东方朔像》,虽取法前人,却能不囿于前人之法,食古而化,吸取诸家之长,在历朝历代诸位名家所画的东方朔之中,无疑是最出色的。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唐伯虎画东方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