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张清堂
作者:1921.10—2009.07

  □石贤圣/文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张清堂,《大众日报》高级记者朱殿封在2019年8月2日发表于《大众日报》的《鲁北老区人民冒死三救龙司令》中有如下描述:
  第二天战斗(大宗家战斗,笔者注)打响,一营占据村子周围的有利地势,顶住鬼子的一次次进攻。赵振德和地下交通员张清堂随一营参加战斗,赵振德向营长温先星等人建议:“派兵占领赵玉枝村后旱河岸边的树林,我军便可守、可进、可退。 ”营领导当即派一连特派员高子贵带领一排人,由赵振德、张清堂带路前往回龙寺一带树林埋伏。
  果不出所料,他们刚埋伏下,一支鬼子骑兵从东北方向赶来,要在回龙寺沙岗子后面打埋伏。一个军官模样的鬼子骑在马上用望远镜向南观望,根本没想到眼皮底下会有八路军。高子贵高喊一声“打”,战士们投出一排手榴弹,炸得鬼子人仰马翻,鬼子官连人带马滚到岗子下……
  另据张清堂三子、陵城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张付海回忆,其父亲在世时常常说起战争岁月:
  1938年,张清堂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曾3次遭到鬼子汉奸疯狂毒打,一次被鬼子关在木笼中7天7夜。还有一次,在罗院据点差点被活埋,多亏马翻译官(地下党员)周旋才幸免于难。
  张清堂家还是我党干部活动的重要据点,许多共产党员曾在张家居住工作过。
  解放战争时,张清堂作为村文书,多次带领基干民兵支援前线。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张清堂带领20多名民工押运军粮上前线。
  2020年12月16日上午,我和陵城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石坚,冒着-11℃的严寒,乘车来到区政府驻地以东15公里处的小魏家,采访张清堂在新中国成立后,带领全村老少在这方热土上谱写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新篇章的事迹。
  村西北角,红砖铺就、平坦宽阔的文体广场,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党群服务中心,高扬的国旗、高悬的党旗,见证着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心。椭圆形会议桌旁,我们和村党支部书记张富勇、村医张付平、原乡镇企业生产厂长魏丙华、原村会计魏恩赞以及村民张志刚、魏恩玉、李树才围桌而坐,简短相互介绍后便直奔主题。回忆起老书记张清堂,他们饱含敬佩怀念之情,列举了以下“流水账”:
  1951年8 月,发动群众,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财产;10 月,完成土改试点任务。
  1952年,办起20多名村民参加的识字速成班,张清堂任教师。
  1953年起,该村先后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张清堂带头将自家全部生产资料包括农具、牲畜、大部分家具(合作社办公用)捐给集体,带动农户入社率达95%以上,比全国入社早一年多完成。被德县(陵县)人民政府授予模范红旗单位及个人嘉奖表扬,奖励该村半导体收音机1台、梨耙2具、播种用双腿耧2具、木制独轮推车3辆及布匹一宗。当时这些奖品应该说是最高档次了。
  1957年,购置10余台轧车(弹棉花机),用于本村需求及对外加工。
  1958年至1960年,张清堂顶住“大跃进”压力,带领村民认真搞生产。“三年自然灾害”时该村没出现严重粮荒。
  1963年,设立一至二年级小学,校址在张清堂西院南屋,本村魏丙娥任教师,学生20余人。同年春,成立李树春(组长)、魏丙连等组成的编织副业小组,编织圆筐、条筐、簸箕等,除集体用外,大部分用来供应市场及有偿提供给周边村生产生活用。同时,利用闲宅、盐碱地、河沟、地头、道路两旁等大量种植红荆条、紫穗槐等灌木,提供原料。
  1964年,在村东北角划出30亩试验田。每天早上,由村民李树清、魏金升等负责收集全村人粪尿储存发酵后施肥。小麦、玉米产量亩均600~700斤(当时周围村400~500斤)。县、乡、村各级领导前来参观学习,张清堂介绍经验做法。
  1967年,成立香油坊。
  1968年3月,在梨园、杏园基础上,发展桃园、瓜菜园。
  1970年,开办粉条加工作坊。
  1971年春,组织青壮劳力开挖村西排灌沟,全村230口人,18岁以上100余人参加,每人分工5米长,开口宽20米、底宽5米、深8米,总长1500米,解决农田排灌问题。
  1971年至70年代末,大面积种植西瓜,直供胜利油田临邑盘河分部,收入用于集体购买化肥、农药、柴油等,粮、棉、油料作物产量年年名列全公社前茅。
  1972年,开办鞭炮加工作坊。
  1973年4月,大力推行宅基归公和乡村规划,张清堂带头捐出3处宅基地。经多年努力,形成“一横两纵”3条大街新貌。
  1978年至1979年,连续两年购置“新湖”12型拖拉机2台,总价值1.56万元。
  1980年10月,购置发电机组,架设线路,率先发电照明。村集体购买24英寸罗马牌电视机1台,供本村及周围村庄村民观看。
  1981年5月,购置上海50型拖拉机1台及挂斗,价值2万元。
  1982年6月,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
  1983年10月,修建办公室、卫生室、厂房等共18间,总投资5万余元。
  1985年,张清堂积极争取县乡领导支持,使新修的县乡公路延长经过该村,为村民出行及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1990年11月11日(农历九月廿五),在张清堂带领下,两委成员及村民集资15万余元(后随集体经济发展返还),召开物资交流大会,立农历五、十为集日,提高了知名度,活跃了市场,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1996年,张清堂卸任时该村在乡经管站代管现金7万多元,这在全乡40多个行政村中绝无仅有……
  大家还讲述了两个具体事例,令人印象深刻:
  该村多为沙土地,春风一起,漫天黄沙。风过后,屋内厚厚一层沙土。年复一年的风沙在村南形成10米多高的沙土岗,十里八乡的村民谁家生了孩子(穿沙土裤),或秋后储存地瓜,都来挖取沙土,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一直被沙患困扰。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七十年代,该村从个人行动到全村有组织集体行动,从零星栽种到大规模种植,奏响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三部曲。清末民初,魏清立、魏清义等近10户零星种植梨树、杏树。1947年,第一次土改时,张清堂组织有林果种植特长的魏丙贞、魏清珍等16人学习栽培技术,引进种植梨树、杏树、葡萄树、枣树等近40亩,既防风固沙,又增加了收入。 1960年至1972年,把村庄周围、街路两边、河渠两侧及宜林荒滩坡地作为植树造林重点,大规模植树造林10余万株(村西南片林因成规模被称“小魏家西南林场”),锁住了风沙,摘掉了百年“沙土窝”帽子,书写了“沙窝变绿洲”的神话。
  1953年末至1954年初,小魏家是全县首批农业生产合作化试点单位之一。张清堂没黑没白地走村串户宣传说服。起初,他到老贫农李贞家做家访:“二叔,我想跟你商量入社的事。就是把各户的地合在一块耕种,每户的牲口牵到一块饲养,犁、耙、耧、牛车等集中管理使用。 ”李贞的老母亲一听火了:“清堂呀,叫俺家入社,把老底都交到社里,没门! ”张清堂急忙解释:“大奶奶,别着急,入社对咱有好处呀,大家一起劳动,打下的粮食按人口平均分,谁出工出力多还能多分,余粮卖给国家还能给咱钱。”“别说了,天底下还有这好事?谁愿入谁入,俺家不入! ”第一次吃了闭门羹,张清堂起身告辞,李贞送出大门。“二叔,入社的事大奶奶想不通,你也帮忙做做工作,明天晚上我再来。 ”就这样,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总共跑了十来趟,凭着耐心和韧劲,张清堂终于说服李贞家入了社。随后,李富、张福臣、魏丙全、芦金玉等十几户人家也相继入社。入社的第一年春夏之际,这些人家劳动力50多人,统一穿着印有“初级社员”字样的浅蓝色上衣参加劳动,带动了全村入社的积极性。至1955年,全村所有农户加入高级社,比全国入社早一年多完成。


  相关链接


  张清堂(1921.10—2009.07),男,汉族,陵城区郑家寨镇小魏家村人。 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成长为勇敢的抗日战士。解放战争期间,作为村文书,多次带领基干民兵支援部队作战,押运军粮上前线。新中国成立至1996年,先后任该村生产社社长、党支部书记及陵县县委委员等,多次当选县、乡人大代表。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发展农村经济、发电、修路、立集、宅基规划等方面成效显著,使该村成为陵县第一批文明村庄。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张清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