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杨吉孔
作者:1920.09—2000.10

  □石贤圣/文
  我最早听到“杨吉孔”这一大名,是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各村陆续开通有线广播,每户0.5元安装一只黑色圆盘形广播喇叭,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每天天刚蒙蒙亮,“陵县广播站”“陵县广播站”——连续两次呼叫后,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起,之后,便开启了一天的广播。当时的广播早、中、晚各播一次,共约4小时,除新闻外,还有“三大歌曲”——《东方红》《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后来增加了小说联播《渔岛怒潮》《大刀记》等,给寂静的小村带来欢乐。当时好多人挺纳闷:“这么个‘小纸片’怎么出来的声呢? ”在此声音里,我“认识”了“县委书记高传杰”“大杨店村党支部书记杨吉孔”等人物。
  我真正走近、熟悉杨吉孔竟是相隔40余年后的2021年1月20日。这天是24节气的最后一个——大寒,再有两周就立春了;又恰遇欢庆丰收、感恩祖先的传统节日——农历腊八节。我想,在这样一个特殊日子采访老农业模范的事迹,也应有其特殊的意义。
  尽管此时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国内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疫情又有反弹,但我国各地措施有力,疫情可防可控,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这天上午,我和陵城区委党史研究中心科员朱超龙来到区政府驻地东南9公里处的临齐街道大杨店村。当日气温较往年偏高,夜间-6℃,白天已升至零上,且有难得一见的雾凇奇观,一路上,玉树琼花、银装素裹、美丽动人。在大杨店村党群服务中心,我拜访了党支部书记杨吉珍、文书周吉文以及杨吉孔次子杨光恩、四子杨光东,聆听英模故事。我欣喜地获悉,杨吉孔旧居、菏泽棉花技术员赵德孔旧居、大队部、知青宿舍等俱在,采访完毕,便迫不及待地请杨吉珍引领我们前往瞻仰。每到一处,驻足凝望,睹物思人,心潮澎湃。
  在大杨店村东西街中段路南,有一株2014年5月被陵县人民政府编号为“007”的国槐,历经120余年风霜雨雪,见证着这里的沧桑巨变。此时,树叶早已落光,深灰色的树干挺立于街边,遒劲的枝杈向四周伸展。紧邻树南,是保存完好但与现代民居相比已显低矮的3间老房子。仔细端详,发现它经过多次修缮,就像一件经细心人补了又补的旧衣服,虽然旧且补丁连补丁但依旧整洁穿上去并不显寒酸。房基是老年间的灰砖,后墙正中开了个小窗户,其周边镶的已是较为现代的红砖,东间外墙石灰罩面,西间外墙正中是一块用水泥抹的已经褪了颜色的黑板,其周边也是镶着红砖,屋顶的红瓦显然是后来挂的。
  杨吉珍介绍,这房子是杨吉孔的前任党支部书记杨吉梦的。 1963年春天,县里给大杨店村请来菏泽籍农业技术员赵德孔夫妇。这对笃信科学种田的杨吉孔来说,真是如获至宝,忙前忙后嘘寒问暖,帮着拿行李、抱孩子、安排住处。老书记杨吉梦考虑到他家紧靠大街,无论出行、宣传等都方便,便执意让赵德孔一家住在他家。当时赵德孔夫妇带着3岁的长子赵忠海、1岁多的次子赵忠民,见村里干部群众都异常朴实亲切,便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一待就是三四年,在这里还生育了三子赵忠强。
  令杨吉珍欣喜的是,赵忠海和他同龄,又多了个小伙伴。
  就在这棵古槐下,杨吉孔常常和社员们聚在黑板前,如饥似渴地学习消化赵德孔定期更新的农业科技知识。 30来岁的赵德孔则不厌其烦地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他们的主阵地在村东南较平坦的地块和其西侧紧邻的“钓鱼台”(村里对这片地势较高的土地的昵称)上,这40余亩地被确定为试验田,划为基本均等的4块,分别由4个生产组负责。为便于管理和调动积极性,各生产组的地块又分别细化落实到人。杨吉孔和赵德孔夫妇天天都要到这里实地察看,对各组的管理情况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技术员,你看这是怎么回事? ”“技术员,你快到俺们地里看看……”用现在的话说,大家都成了赵德孔夫妇的“粉丝”,成天围着他俩问这问那。播种、出苗、开苗、松土、打杈、去顶、治虫、摘花……每一个关键环节,杨吉孔都要将大家召集在地头,由赵德孔夫妇现场示范,手把手地指导。由此,创下了皮棉亩产过百斤大关的新纪录。接着,小麦、玉米亩产也达到了600斤左右的新高度。
  “上大河”(当地人对外出兴修水利的称呼)是当时冬春农闲季节农村的主要工作。 1966年冬,上级安排刘泮公社出河工到商河县修建水利工程。当时公社分给大杨店村40人的河工数,住在奎台公社蒿子村。杨吉孔为了起好带头作用,不仅自己带队去,而且让年仅16岁的次子杨光恩也顶整劳力去上河。“爸爸,我怕风冷。 ”杨光恩见过上大河的场景,光怕应付不了给父亲丢脸,近乎哀求地说。杨吉孔把眼一瞪:“死不了吧?死不了就去! ”妻子也过来给孩子说情,可杨吉孔铁了心:“摔打摔打就行了! ”结果,杨光恩竟奇迹般地在工地干了一冬春,别看年龄小,活一点也没少干。他练了一副好身板,后来,一下午能打3亩棉花柴。
  杨吉孔对孩子们要求严格在当地是出了名的。除了次子杨光恩听力有点问题外,他先后将长子杨光德、三子杨光春、四子杨光东送入军营锻炼,3人都入了党,转业后分别被分配到县汽车修配厂、电业公司、市政公司,爱岗敬业、扎实工作、问心无愧。 2001年,因单位负担过重,杨光东主动提出停薪留职,回村与杨光良、杨光伟总投资80万元,在村东各建了一处奶牛养殖场,共占地30亩,牛奶销往光明乳业。2013年,根据市场需要,转型养殖肉牛。目前,他的养牛场存栏肉牛100余头,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杨吉孔对村民有一颗火热的心。1979年春节前夕的腊月二十九下午,第1生产组杨吉录在场院里铡草时不慎将右手食指铡断一截。杨吉孔接信后马上跑过来,安排拖拉机紧急送往陵县人民医院治疗。没想到春节后回院复查时确诊患了骨髓炎,如无特效药则面临截肢危险。杨吉孔当机立断,坐公交车将杨吉录转往济南第二人民医院,千方百计调剂进口药物治疗,保住了胳膊。
  受访者给我讲述的杨吉孔事迹很多,限于篇幅,以“大事记”形式列出:
  杨吉孔上任不久,在公社党委大力支持下,形成了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党支部副书记周书森,民兵连长杨吉祥,治保主任杨吉昌,会计杨吉文,保管周书田,现金保管杨廷贵,机械组长杨兆坤,生产组长杨吉平、杨吉顺、周金、杨吉贵。
  1966年至1968年,全村社员打机井20余眼,并利用车推、肩挑方式,历时3个冬季,开挖一座长80米、宽60米、深7米的小型水库,解决了全村农田灌溉问题。
  1972年,村集体出资3000元购买12马力手扶拖拉机、泰山24型拖拉机各一台;村集体发电,解决村民照明问题。
  1973年春,在村西北张丰池干沟修建0.8尺扬水站,开挖南北沟渠800米;在村东北张丰池干沟修建1.2尺扬水站,开挖南北沟渠1500米。
  1975年,集体出资600元购买一台17英寸彩色电视机,每晚在学校操场播放,吸引了周围多村村民前来观看;投资1000元建设水塔,前后街安装8个自来水龙头供村民生活用水;村集体投资2万元修建养猪场,年出栏1000多头。
  1978年,村集体出资1万元购买上海50型拖拉机一台;投资1万元建油毡厂,产品销往本省及内蒙古、宁夏等地;小麦亩产800斤,全村总产量42万斤,交爱国粮20万斤。
  1979年,投资1万元建成孵化养殖一体化养鸡场,产品销往济南黄台肉联厂。
  1980年,集体出资1万元,新建大队办公室6间、150平方米;在张丰池干沟建成高标准电灌站,至今仍在使用。
  1982年,村集体出资2万元,购置一辆南京产跃进131型货用汽车。
  1984年春,村集体筹资1.5万元,新建校舍13间,增设初中班,覆盖本村及周围小杨店等6村。
  1964年至1978年,大杨店村成为省、地区、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该村每天工分10分价值超1元,是其他村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一时间出现了外村姑娘都愿嫁到大杨店村的现象,适龄男青年无一“光棍”。 1973年至1979年,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的金铁林、王东升、魏英等及本县高利民、刘跃岭等下乡知青近50人前来锻炼。

  相关链接


  杨吉孔(1920.09—2000.10),男,汉族,陵城区临齐街道大杨店村人。中共党员。原陵县县委委员,原陵县刘泮公社党委副书记,属“三不脱离”干部。少时读过几年私塾。 1961年至1984年任大杨店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头参加生产劳动、推行科学种田、发展副业项目、造福父老乡亲。 1963年,首闯全县皮棉单产百斤关。同年,参加华东局在上海召开的农业先进集体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曾两次参加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代表大会;获德州地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显著成绩奖。大杨店村系当时省、地区、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杨吉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