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韩柱泉
作者:1902.09—1985.03


  □石贤圣/文
  我坚信不熟悉这位老人的每一位读者,看到这幅照片的一瞬间,都会为他朴素的衣着、开心的笑容、坚毅的眼神所感动和鼓舞!如果再进一步介绍,他就是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冲锋在前、抗击外敌,和平时期激情创业、与时俱进、造福一方的老英雄、老模范、陵城区滋镇高家党支部原书记、原陵县县委委员韩柱泉,我坚信大家将倍加崇拜和敬仰!
  2020年8月19日下午,我和陵城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石坚慕名来到位于区政府驻地以东18公里处的韩柱泉曾经一生挚爱并不懈奋斗的滋镇高家。绿树掩映、国旗高扬的党群服务中心紧邻穿村而过的乡村公路南侧。高家党支部书记韩国华,支前劳动模范闫顺祥之孙、党支部原书记李兴福,党支部委员、原书记张怀志已在门口迎候。路北往西不远处民房旁边一座10余米高的圆柱形水塔吸引了我的目光,除了顶端东北部外表少许混凝土罩面脱落外,整个水塔包括登顶的金属梯子都很完整。这种水塔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县城或乡镇(公社)驻地工作人员多、经济条件好的企事业单位较常见,是当时供水的“时髦”设施。由于单位改扩建、区(县)自来水公司集中供水等原因,如今这几近文物的设施很少见了。绝大多数村的饮水都是由用扁担水桶到村头水井里挑水,到在院子里用压水井压水,再到几个村集资打深井铺管道供水(2000年后),最后到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而有这种水塔的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看到我惊奇的表情,李兴福自豪地说:“这可是俺村的地标性建筑,47年了!虽然早就统一供水了,可俺们执意留着,一来是对老书记(韩柱泉)的最好纪念;二来也是全村人的美好记忆。 ”原来,该村1973年就在县、社支持和自己积极努力下,建水塔、铺管道,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这恐怕是全县最早的了。
  在设施齐全的党员活动室就座,问及韩柱泉的事迹,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连连说“好”!
  韩柱泉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浑身流淌着刚正不阿、公平善良、勇于进取的血液。
  1940年,正是高家党员群众抗击日伪军激情高涨的时期。韩柱泉曾创下手持小铡刀连杀俩鬼子的奇迹。那年元宵节前夕,后街老槐树下,全副武装的民兵和200多名拿着大刀、红缨枪等的青壮年,听完党支部书记、民兵武装队长李鹏岭的战斗动员,个个斗志昂扬。韩柱泉更是信心百倍:我再仔细磨一磨,一定让小鬼子领教领教俺家小铡刀的威力!晌午歪(约下午一两点钟)时,200多日伪军向高家窜来。隐蔽在土楼顶上的武装队员居高临下猛烈扫射,敌人被打得抱头鼠窜。这时,李鹏岭带领民兵武装队发起冲锋,手持大刀、红缨枪、铁锨、镢头等的200多名群众,也从大街小巷潮水般涌出来,同敌人展开英勇搏斗。韩柱泉冲在前边,几步赶上一个鬼子,将手中明晃晃的小铡刀狠劲朝脖子上一抹,他的脑袋便掉下来了。前面一个小个子鬼子吓瘫了。韩柱泉用那小铡刀一推一拉,那狗头又搬了家。大家越战越勇,把日伪军杀得人仰马翻,狼狈地逃回了县城。
  李鹏岭等五烈士牺牲后不久,韩柱泉继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党员群众化悲痛为力量,积极配合上级部署,为抗击外敌、争取自由而继续奋斗。
  1943年,陵县敌患未除,又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旱蝗灾害。高家党支部组织民兵站岗放哨,开展反资敌斗争。一天,8个民兵身带4支枪,在村头查获了运往敌占区的4担鸡蛋和5头大牛,但刚想把战利品运回村里,却遇上曹五旅前来接应的部队。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8名民兵巧施疑兵计,轮流做哨兵,换人不换枪,真真假假,使敌人弄不清到底有多少兵力,不敢贸然靠前。韩柱泉闻讯,又及时带领民兵前往增援,迫敌撤走,将资敌物资全部截获,支援抗日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韩柱泉动员全村群众有人出人上前线,有物出物做后援。全村老少一呼百应,支前热情空前高涨。
  韩柱泉是二军分区支前模范、渤海军区抗属模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长子韩化岭(韩文福)是高家1939年入党的早期党员之一,是锄奸、破路、割电线的活跃分子,曾任支前民工营副营长,后来成为县政府第一任公安局局长;次子韩文山1959年参军,忠于军队,保家卫国,1976年转业后到德州地区公安处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勤奋敬业的优秀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韩柱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带领乡亲们踏上建设家乡、造福群众的新征程。 1952年,他积极响应号召,挨家挨户说国情、讲道理,动员群众自愿结合成立互助组,后发展为全县较早的初级社、高级社。全村呈现出热火朝天忙生产、想方设法夺丰收的喜人景象。
  高家虽然只有百来户人家,但有14个姓氏,是典型的“杂姓村”。韩柱泉坚持一碗水端平,热情对待每一户人家每一位村民。人民公社化后,他和党支部副书记王玉广、大队长韩文生、大队会计张怀录、妇女主任闫顺祥、一队队长刘春山、二队队长刘洪章组成了一套铁打的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带头抓农业生产,用良种,巧施肥,勤管理,还在两队之间开展劳动竞赛,粮食产量连年递增,“上纲要”(亩产粮食400斤)、“过黄河”(亩产粮食600斤)、“跨长江”(亩产粮食800斤),连续多年交公粮数在全公社名列前茅。广大村民辛苦之余也得到丰厚回报,按工计酬,最高者每年可分到小麦300余斤、玉米500余斤。赶集上店的人群中,高家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一是穿得好,再就是零花钱多。对个别孤残人员,确保每人每年不低于500斤粮食,既能吃饱,又有零花钱。这曾惊动了北京的专家前来考察指导。1964年,韩柱泉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1973年,在韩柱泉的提议下,村里买来发电机,每家每户通了电,大街上安上了路灯,人们告别了煤油灯照明时代,这比一般村提前了10多年;接着通自来水;次年,将大街铺成了柏油路;后来,又陆续购置了拖拉机、汽车,忙农活,跑运输,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集体收入;还办起了油毡厂,安置40余人就业……高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业学大寨”典型村,曾有3批30余名知识青年前来锻炼。
  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韩柱泉始终记在心上,和村干部商议并经群众大会通过后千方百计予以解决。 20世纪70年代初,50多岁的王长恒身体不好孤寡一人生活困难,村里出资在场院里盖房,将他接过来管吃管住;年逾七旬的韩森泉夫妻俩膝下无子女,生活不便,村里便安排专人送粮送水置办生活物品,使其安享晚年。
  对年轻人的婚姻问题韩柱泉非常关注,安排有此特长的闫顺祥等牵线搭桥,促成美好姻缘。 1974年秋,硕果飘香,喜气洋洋。高家举办了首届集体婚礼,王长太、王秀花等8对青年男女喜结连理。村干部陪同他们到民政部门登记,在村里举行集体婚礼后还请新人及其送嫁人和至亲到滋镇镇北饭店摆了4桌婚宴。这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效应,既喜庆热闹又减轻了当事人经济负担。谈到这里,张怀志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他当年与邻村的袁庆云结为百年之好。1978年,村民张士忠到了结婚年龄,但因家庭条件较差一直没有着落。韩柱泉安排党员韩富德为其介绍对象,并由村里拉砖刨树为其盖房,使他高高兴兴地参加了第5届集体婚礼。
  韩柱泉成为全县有口皆碑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一面旗帜。1981年,中共陵县县委作出向韩柱泉学习的决定。
  因年龄和身体原因,1982年,80岁高龄的韩柱泉婉言谢绝组织和群众的一再挽留,辞去了高家党支部书记职务。他离职不离心,仍时刻关注家乡发展变化,无论谁遇到困难找他,都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
  1985年3月24日,农历二月初四。“龙头节”后第二天。“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阳气升发,雨水增多,春耕春管由此开始。广袤的农田里,麦苗泛绿,生机盎然,辛勤的农民沐浴春风,浇水施肥,孕育丰收希望。而此时,在家乡土地上奋斗了一辈子的韩柱泉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敬他爱他舍不得他的各级领导和父老乡亲。按农村习俗,第三天高家人民强忍悲痛将其安葬在家乡的土地上。出殡那天,省、地区、县、镇上的领导赶来了,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赶来了……从他家老屋到村外墓地,送葬的人流和花圈连绵不断……他虽然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乐观坚韧、锐意进取的精神将永驻希望的田野上!

  相关链接


  韩柱泉(1902.09—1985.03),男,汉族,陵城区滋镇高家人。 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家党支部原书记。他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冲锋在前、抗击外敌,和平时期激情创业、与时俱进、造福一方。 1952年,在高家成立互助组,后又发展为全县较早的初级社、高级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广良种和先进种田技术,粮食产量连年递增,“上纲要”(亩产粮食400斤)、“过黄河”(亩产粮食600斤)、“跨长江”(亩产粮食800斤),连续多年交公粮数在全公社名列前茅。后又率先通水通电铺路,被誉为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一面旗帜。山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共陵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陵县贫下中农协会第二届常委会副主任。曾荣获二军分区支前模范、渤海军区抗属模范、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陵县劳动模范等称号。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韩柱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