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三兄弟
作者:1923.02—2009.09

  □石贤圣/文
  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我担任陵城区政协《陵城记忆?郑家寨镇卷》特邀编审,对郑家寨镇所辖98个村的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尤其是通过某个事件,可以将不同的几个村联系起来。譬如,通过“大宗家战斗”这一重大事件,将前后侯、阎福楼、赵玉枝这几个原本不太熟悉的村庄和久闻大名的大宗家联系起来。原来,当时我八路军五支队兵力部署情况是——支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等率支队机关及支队部骑兵连、警卫连、五团三营十一连合计约500人,驻前后侯村;团长龙书金、政委曾庆洪等率领五团团部及团特务连、三营的十二连约500人,驻大宗家;五团一营4个连及机枪排500余人驻赵玉枝村;五团三营十连约500人驻阎福楼,总计约2000人。各村距离均3华里左右,村周围有因沙河干涸形成的沙土岗子。当时之所以如此部署,是因为前后侯村南是一片开阔地,我军以少数兵力就能堵住来犯之敌;赵玉枝村北是一片树林,是转移的良好遮蔽物。
  由上述内容可见:当时虽然主战场在大宗家,而“首脑们”系驻前后侯村,是堵住来犯之敌的“第一关口”。
  当年我军所驻的这几个村,想必肯定是群众基础好的“堡垒村”。我还注意到,前侯村几百口人的小村出了7位烈士,比例挺高。
  近日,经过查阅有关资料,又有一个意外发现——著名革命烈士侯毅刚(侯文成)不是“孤军作战”,而是和一兄一弟亲兄弟3人“齐上阵”,这便促使我将原《侯毅刚》改成了这篇《三兄弟》。
  为进一步充实有关内容,我于2020年9月7日上午,和陵城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石坚、科员李冲驱车来到陵城区政府驻地东南17公里处的郑家寨镇前侯村,由党支部书记侯家玉引领,采访了革命英雄许德善(侯集成)之子侯全功;当天下午,我电话采访了德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原副校长任秀岭;9月8日下午,我来到风景如画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德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采访了许德善(侯集成)之孙、教师侯家涛,并通过他电话联系,采访了其姑母、革命英雄侯玉成之女、博兴县曹王镇原轧钢厂厂长侯全芳。
  通过一系列采访,英雄三兄弟及其后代的有关情况进一步详细明晰。尤其是侯全芳老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虽已89岁高龄,但思维敏捷、口齿清楚、“对答如流”,使我获得了许多史料上无法查找的内容。
  按照侯姓辈分排序,侯玉成兄弟3人的姓名均占“成”字(尾字)。
  侯玉成,青年时期即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等进步思想的影响,与弟弟侯文成、侯集成先后参加革命运动。他曾任陵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跟随县长吴匡五、区长王冠三在家乡一带英勇抗战,坚持数年。
  1943年,侯玉成因病经组织批准去天津投靠亲友治疗,其间曾改名侯江成。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市公安局工作。 1952年病故。
  侯毅刚,原名侯文成。他为何更名“毅刚”,其后人没有答案。我想应该是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坚定信念跟党走,取“坚毅、刚强”之意吧!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敌军装备精良,有飞机大炮,有坦克装甲车,还有当时非常先进的轻、重机枪,在陵县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日本帝国主义的兽行,激起了全县人民的无比愤慨和奋起反抗。
  侯毅刚怀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在中共抗日救国主张的感召下,于1938年在家乡一带秘密进行抗日活动,广泛联络青年农民,征集枪械,成立了村民联防武装队。
  1938年10月10日,侯毅刚得到情报:有一小股日军在张挂村外集结。当天晚上,他带领小分队拿着铁锨、镐头悄悄来到日军集结点。经过仔细侦察,发现只有11个日伪军。侯毅刚一声令下,大家拿着铁锨、镐头冲了过去。敌人没等反应过来,就被侯毅刚带领的小分队打死3人、俘虏8人,缴获了全部枪支。经询问,俘虏的8人全部是伪军。其他队员都在庆功的时候,侯毅刚却暗自伤神。他想: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时候,一小部分中国人却背叛国家,当了汉奸,致使中国人打中国人。他想一定将这8人吸纳到自己的队伍中。经过感化教育,这8名俘虏最终加入了侯毅刚的队伍,拿起枪对准了原来的主子。侯毅刚的队伍又壮大了。
  1939年夏,侯毅刚被调任陵县动委会武装部长。期间,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集市等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进行演说,鼓舞家乡百姓加入到抗日队伍中。一时间,家乡人民抗日热情高涨,形成了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上战场的感人场面。
  1940年,陵县局势恶化。侯毅刚在三区坚持抗日活动,不断巧妙地袭击敌人,为现固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很大贡献。
  1942年,因工作成绩突出,侯毅刚被调至抗日游击八大队任大队长。针对当时陵县抗日根据地变成游击区以及日伪军频繁进行“扫荡”和“治安强化”运动的实际情况,他带领武装队员挖沟破路、改造地形地物,组织人民群众坚壁清野,积极开展反“扫荡”斗争。
  1944年,侯毅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匡五县二区区长和县粮库主任。他身兼二职,带领二区队武装主动反击敌人,并保障了匡五县担负的军需供给任务,屡建战功,直至抗战结束。
  1946年6月,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1947年8月,侯毅刚与另外9名华北部队南下干部,随解放军到湖北襄樊地区建立地方政权,在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中,留守南漳县的丁集、吴集、九集、温畈4镇,并成立了一个区,由他任区长。他积极开展剿匪反霸斗争,加强村政权和群众组织建设,安排群众生活,巩固新解放区。
  1949年2月,在全国解放战争打得异常激烈的时候,侯毅刚接到上级命令,筹措物资以支援解放军下一步的渡江战役。他立即与指导员杜光发等4人到襄阳县泥咀区,动员富人出粮、穷人编织草鞋,支援大军渡江。
  由于当时新解放区刚建立不久,村级政权尚未建立,反动势力还很猖獗。国民党残余分子和当地的土豪劣绅勾结土匪恶霸,密谋在4月8日发动反革命暴乱。4月6日,侯毅刚和几名干部被提前暴乱的反革命分子残酷杀害。平定震惊襄(阳)南(漳)宜(城)反革命“四八”暴乱以后,县政府授予10名牺牲的革命干部为“四八烈士”。侯毅刚牺牲时年仅32岁。此时,正值清明,年轻的英雄将最后一滴鲜血洒在了异乡又泛新绿的丛林里。
  1950年4月24日,当地群众在王岗村东修建烈士墓,为侯毅刚烈士立碑纪念。碑文如下:
  上方:精神不死
  中间:侯烈士毅刚同志纪念之碑
  右侧:光荣殉难牺牲
  左侧:浩气千古不减
  许德善,原名侯集成。他童年时代亲眼目睹了敌人的残暴罪行,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充满仇恨,对新生活充满向往。少年时期即发愤读书、追求真理、立志报国。
  1939年5月,许德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在中华民族危难关头,他毅然参加了抗日救国会,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而艰苦的斗争中,先后任前侯村党支部书记,鲁北游击队县大队三中队指导员、敌工站站长,匡五县委执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面对日伪军对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分割“扫荡”,他不顾个人安危,经常深入敌后进行抗日宣传,认真分析研究敌情,合理制定作战方案,带领游击队员深入敌人心脏腹地英勇奋战,出色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荣立大功1次。
  解放战争时期,许德善先后任匡五县三、四、五区区委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二地委民运部工作组组长,和平医院教导员等职。他坚决贯彻执行纵队党委首长的命令指示,广泛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积极宣传革命形势和党的作战方针,带领干部群众一边搞好生产自救、一边开展武装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立二、三等功各1次。
  新中国成立后,许德善主要从事公安和武警部队工作。
  1989年3月,许德善离职休养,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离休后,他仍注重学习,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关心党和部队的建设发展,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党、对军队的无限热爱。病重期间,多次拒绝到体系外医院住院治疗,嘱咐家人向党组织及时交纳特殊党费、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关于英雄的后代,我做了一些了解,均无愧于这个革命大家庭。
  侯玉成(侯江成)长女侯全芳曾任博兴县曹王镇轧钢厂厂长,遵纪守法,科学经营,为发展地方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其另外两个女儿一生务农,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
  侯毅刚(侯文成)早年壮烈牺牲,没有留下子女;养女为侯全芳。
  许德善(侯集成)长子侯全贞,中共党员,当年经考试到陵县西关棉厂从事保卫工作,尽职尽责,没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现已退休,随在烟台的儿子一家生活。侯全贞之子侯家文,军人,中共党员,转业后在烟台从事公安工作,工作优秀,多获好评。
  许德善(侯集成)次子侯全功,军人,中共党员,转业后到陵县滋镇供销社工作,先后任保管、供应股股长,工作认真,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现已退休回归故里,安享新农村建设成果。大街、胡同平坦整洁,宽房大屋居住舒适。秋阳普照,金风送爽。院内石榴、苹果树等硕果累累;花生、韭菜、茄子、辣椒等长势喜人。侯全功之子侯家涛,军人,中共党员,2012年2月转业后经考试到德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教务处工作。目前,负责所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及26个教室共300余台电脑的网络管理、故障维修及各种文印工作。他苦练本领、精益求精,从未出现“掉链子”现象,广受领导师生好评。 2013年以来,连年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立三等功1次,两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喜看今朝,在先辈们曾经浴血奋战的这方热土上,全区人民只争朝夕、不懈奋斗,疫情防控扎实有效,改革开放步伐铿锵,基层党建再上台阶,脱贫攻坚完美收官,乡村振兴实现突破,民生福祉日益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信心百倍、豪情满怀,阔步奋进在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奋进”陵城、打造新时代现代化强区的新征程上。

  相关链接


  侯玉成(1913—1952),曾用名侯江成,男,汉族,陵城区郑家寨镇前侯村人。青年时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等进步思想影响,与弟弟侯文成(后改名侯毅刚)、侯集成(后改名许德善)先后参加革命。曾任陵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跟随县长吴匡五、区长王冠三参加抗战。 1943年,因病经组织批准去天津投靠亲友治疗。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市公安局工作。
  侯毅刚(1917.07—1949.04),原名侯文成,男,汉族。 1939年夏,任陵县动委会武装部长。 1940年,陵县形势日趋恶化,他在三区(郑家寨)坚守巩固抗日根据地。 1942年,调任抗日游击八大队大队长。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匡五县二区区长和县粮食库主任。 1947年8月,随解放军到湖北襄樊地区建立地方政权,任区长。 1949年2月,同指导员杜光发等4人到襄阳县泥咀区,动员富人出粮、穷人编织草鞋,支援大军渡江。国民党残余分子和当地土豪劣绅勾结土匪恶霸,密谋在4月8日发动反革命暴乱。 4月6日,侯毅刚和几名干部被提前暴乱的反革命分子残酷杀害。平定震惊襄(阳)南(漳)宜(城)反革命“四八”暴乱后,县政府授予10名牺牲的干部为“四八烈士”。 1950年4月,当地群众在王岗村东修建烈士墓,立碑纪念。
  许德善(1923.02—2009.09),原名侯集成,男,汉族。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参加抗日救国会,先后任前侯村党支部书记,鲁北游击队县大队三中队指导员、敌工站站长,匡五县委执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出色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荣立大功1次。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匡五县三、四、五区区委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二地委民运部工作组组长,和平医院教导员等职,荣立二、三等功各1次。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公安和武警部队工作。 1950年1月,入中央公安干部学校学习并兼任学习组长。先后任公安部机关三局警务处科长、民警局副处长,政治部体协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三局民警处处长、边防局负责人、六局处长;武警部队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1989年3月离职休养,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兄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