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马乾修
作者:1921.05—1944.04

  □石贤圣/文
  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边区曾活跃着一支赫赫有名的回民大队(后更名为回民支队)。当初回民大队人数虽少,但英勇善战、屡挫敌锋。以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战南北,勇往直前,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0年9月11日下午,我在陵城区神头镇赵马拉村,与村文书冯志水,原队长、会计谷学胜,原会计回登信,村民赵林生、回合祥座谈,一提起回民大队,他们便难掩骄傲自豪之情,因为该村曾有30余人参加队伍,且原回民大队大队长(连长)马乾修牺牲后安葬在该村。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对我国大举入侵。各族人民义愤填膺,纷纷投入抗日战争。陵县被占领不久,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动下,回族同胞也组织起来投入战斗。1939年下半年,正是我们部队大发展大扩充的时候,党组织安排陵县人李登武在家乡一带发展回民武装,同时发给他一纸委任证明,并帮助他建立了一个扩军小组。待李登武组织起五六十人时,冀鲁边二分区司令部发给他们几十条枪,命名他这支部队叫“回民大队”。后派马乾修任大队长。后编为冀鲁边二分区独立大队6小队、渤海二分区独立3大队11连,马乾修先后任队长、连长。
  为壮大队伍,马乾修来到回族大村赵马拉动员参军:“乡亲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国家正处在危急关头,咱不能袖手旁观,要踊跃参军,共同抗战,把日寇赶出去……”在他的鼓舞下,冯永利、冯万忠(此系后文所述冯万忠,原籍陵城区于集乡北盐店村,常在妻子原籍赵马拉村参加革命活动)、夏登奎、赵贵清、赵元胜、王顺福、李金德、白光山等纷纷参加。接着,李玉池来了,他和回宝仁积极动员大家参军,又进一步壮大了队伍。
  1942年初,回民大队提出了“打胜仗,过新年”的口号,决定在农历新年攻打济阳孙耿伪军据点。经周密调查和策划,腊月廿九(当月小月)下午,回民大队从60里外急行军直扑孙耿。天擦黑时到达,埋伏在村外一块洼地里。这时,村里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老百姓迎来战乱中的新年。约八九点钟行动开始,大家悄悄地摸入据点,哨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捂住了嘴,威迫他作向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院内。这时屋内伪军们正围在一桌桌丰盛的宴席四周,猜拳行令,枪支都挂在墙上,丝毫没有防备。战士们端着枪一跃而入,对准他们大喊:“不许动,举起手来! ”伪军们个个目瞪口呆,乖乖地举起了手。战士们先把他们赶到院内,再把墙上的枪支摘下来卸去枪栓,交给他们每人扛着一支,然后押解他们回到原防地。就这样未费一枪一弹,拔除了这个据点,缴获步枪20余支、匣枪1支,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胜利,鼓舞了全队士气。
  1943年,伪华北政府治安军一个团驻防山东,他们经常活动在济南至济阳一带,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并且扬言“要在一个星期内,肃清这一带的共产党”。我干部战士得知后,非常气愤,决定消灭这股匪徒。秋季的一天,得知他们一个营要向济南城北出动,司令部就派出包括回民大队在内的400余人,埋伏在公路两旁的青纱帐里,待他们出来,大家一涌而上,给以迎头痛击。敌人未及抵抗,就全部溃散。回民大队缴获机抢1挺、小炮1门、步枪14支,其他连队均有所获,我方无一伤亡。
  同年9月,临邑马家寨据点伪军何狗子出动一个小队到四周村庄抢粮抓夫。马乾修得知后,立即集合队伍出发截击,几个回合下来,伪军全部溃退,我军紧追不放,追出五六里地到了一个村庄。他们跑进一个大院,登上屋顶,企图顽抗,被我队包围起来,全部歼灭。我队缴获机枪1挺、小炮1门、步枪40余支、匣枪2支。回民大队的武器逐步扩充起来。这时,赵马拉村又有冯胜学、赵梅生、冯玉宝、赵金喜、赵金财等参加回民大队。
  1943年10月,回民大队奉命开辟德平战场,当时该县顽军曹五旅经常纠集日寇“扫荡”我游击区,他们除了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外,还引伸出什么“三要、三不要”,即“看得见、相得中、拿得动的都要”“看不见、相不中、拿不动的不要”。每次出动,都是大车小辆,鸡、鸭、牛、羊、粮食、衣物等,满载而归。当地人民恨之入骨,但又无力反抗。一天,我队驻扎刁家及郑杜村(现属陵城区神头镇)。曹五旅会同日寇将我军包围,企图一网打尽。虽然敌强我弱,但我队毫不气馁,凭借修好的工事顽强抵抗。日伪军两次进攻,被我消灭60余人。入夜,敌人连续发动攻击,又被我打死打伤70多人。敌人慑于我军擅长近战夜战,仓惶撤退。我战士赵书亭受重伤。
  1944年4 月的一天,在寺后刘村东头的莲花台遗迹附近,发生了一场激烈战斗。当时曹五旅势力还较强大,仍控制着德平的大部分区域,冀鲁边区二分区制定的1944年6项工作重点就包括开辟德平新局面,在上一年控制德平最西部的任集和刁家、郑杜村的基础上,继续向东扩展。为遏制八路军进一步发展,同时为了保护抢收夏粮,曹五旅派出第四团两个营在寺后刘设立据点。一个营驻扎在村东南,一个营驻扎在村中央湾边。八路军趁其立足未稳,马上派兵攻打寺后刘据点,由于投入兵力不足,进攻过于仓促,加之曹五旅人多势众,我第一次攻打失利。
  几天后,八路军卷土重来,这次做了充分准备,并且调来了回民大队,同时针对第一次失利原因进行了总结,提前将据点附近居民疏散,将家家户户山墙掏空,便于兵力隐蔽运动接近据点,选择月黑风高之夜发起进攻。曹五旅几天前刚击退了八路军,没想到八路军会这么快再次发动进攻,加之军纪败坏,官兵经常到村中明抢暗夺,所以村民暗地里都帮助八路军。战斗过程中,由于据点大门一时打不开,八路军战士就背上厚厚的门板,上面绑上棉被、柴草,放到据点大门下,点燃柴草,用火攻将据点大门打开进入,拿下了据点。由于这次战斗发起突然,曹五旅其他部队得到消息时据点已被拿下。寺后刘据点从建立到被攻下,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别处的增援部队拼死来救,但八路军早有预料,提前设下埋伏。日寇中队长跳下汽车,凶神般地抽出指挥刀,正要举刀指挥进攻时,我队战士谷文生瞄准他猛扣扳机,他立即应声倒下,敌人顿时混乱起来。马乾修高喊:“同志们,冲啊!”带领全队战士跳出战壕,猛虎般地向敌人冲去。一时间,硝烟滚滚,杀声震天,日伪军在失去指挥官和我队勇猛攻击下,纷纷溃逃。此次战斗,打死打伤敌人100余人,缴获机枪3挺、步枪68支及手榴弹、子弹一宗。在这次战斗中,我队伤亡甚重,冯胜学、赵书泉、于宝林等受重伤。马乾修在冲锋时被子弹击中胸部和头部,光荣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战斗结束后,渤海二分区、中共匡五县县委等专门派出人员,与陵县赵马拉村干部群众,按照回族礼节,在该村为马乾修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授予其战斗英雄、革命烈士荣誉称号。
  这次战斗过后,八路军打开了德平的局面。曹五旅战斗力很强的两个团被吃掉,元气大伤,从此走了下坡路。
  经上级批准,回民大队大队长(十一连连长)由冯万忠接任。他是一个对党忠诚、足智多谋、胆大心细、作战勇敢的人,素为全队队员所信赖。他接任后,立即组织全队开了一次大会,他含着热泪悲愤地说:“同志们,我们的连长为国牺牲了,血债要用血来还,我们一定要向鬼子讨还血债,为连长报仇。要化悲痛为力量,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誓不罢休!以后我们的策略是:打大的威胁小的,打小的一网打尽,任何人不得放空枪,坚决做到3颗子弹结束战斗。打起仗来,任何人不得松劲! ”回民大队在冯万忠的指挥下,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20世纪50年代末,曾有一部抗战故事影片《回民支队》广受欢迎,广大观众深受感动和鼓舞。因其主人公为马本斋,是回民支队队长,于是不少陵县人说这是我们的队长马乾修,马乾修曾叫马本斋。不过,那是咱的“一厢情愿”;其实《回民支队》是根据冀中平原抗战期间的真人真事改编的,马乾修原名不是马本斋而是马修成。不过,冀中平原、冀鲁边区相距很近,马本斋、马乾修同为马姓回民支(大)队队长,同为英勇抗战,《回民支队》里有咱回民支(大)队以及马乾修的影子那是肯定无疑的!

  相关链接


  马乾修(1921.05—1944.04),原名马修成,男,回族,临邑县临邑镇老马家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鲁边二分区司令部机要员、抗日回民大队大队长、冀鲁边二分区独立大队六小队(回民大队)队长、渤海二分区独立三大队十一连(回民大队)连长。 1939年至1944年间,马乾修率领回民大队活动在陵县、临邑、德平、济阳一带,打鬼子,除汉奸,由小到大,愈战愈强。 1944年4月,回民大队在德平县寺后刘村(现属陵城区糜镇)打击日伪军,马乾修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后被授予战斗英雄、革命烈士荣誉称号。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马乾修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