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李恒泉
作者:1915—1944.09

  □石贤圣
  在临邑县林子镇(抗日战争时期属陵县五区)西官道村西的临邑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广场西侧,有南北分列的三尊汉白玉塑像,最南端一尊是李恒泉——他身着戎装,面向东南方泰然站立,左手紧抚腰间的手枪,右手指向远方,神情自若,目光炯炯,充满必胜的信心。头上蓝天白云,身后树木葱郁。塑像西南侧不远处,是渤海二军分区和匡五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4年为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烈士建设的革命烈士纪念塔。西北侧不远处绿树掩映下,则是李恒泉墓,墓碑上镌刻的“浩气长存李副政委恒泉之墓”金色大字雄浑端庄,寄托着后人的哀思;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吴匡五及陵县县大队副大队长李恒昌之墓分列其东、西两侧。
  据临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革命烈士陵园管理科科长杨立华、西官道村党支部书记宋传强介绍,每到清明节、中国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都会有大批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干部群众及青少年学生前来瞻仰凭吊,慰籍先烈英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李恒泉,河北唐县人。 1936 年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国民党唐县五区农村训练员和派出所警长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
  1938年9月,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来到冀鲁边区开创抗战新局面,组建了大量的地方抗日游击队。 1939年7月,在纵队的领导下,为了巩固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武装,党委决定派一批当地干部返回冀鲁边,组建津南支队,派老红军干部李宽和任支队长,任命仉鸿印为副支队长,李恒泉为支队政治委员,以6支队7团转移时留下的两个连为基础,迅速扩军。
  在边区党、政、军组织的帮助下,李恒泉和仉鸿印等投入到发动群众的紧张工作中。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新建成第五连、第六连、第七连,又将一个地方抗日武装收编为第八连,还有两个手枪队,形成了共计300多人的队伍。他们连续打了几个漂亮仗,从敌人手里夺来武器,装备自己。到1940年9月,津南支队被改编为115师教导第6旅第16团2营,李恒泉担任该团政治处主任,之后又调任第17团政治处主任。
  1942年9月,李恒泉任冀鲁边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此间,正值日寇在华北搞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实行铁壁合围、拉网战术,首先是在一分区,后发展到二、三分区,斗争十分残酷。 1943年1月,临邑城南王家楼子战斗,敌人采用拉网战术,分区部队受了重大损失,副司令员徐尚武牺牲,整个二分区环境进一步恶化。主力部队由以营、连为单位活动,化为小分队。此时,李恒泉着力做好部队思想工作,宣传坚持斗争的有利条件,使部队和地方的活动能够得到帮助和掩护,支持了全区的对敌斗争。
  1944年1月,根据中共山东分局与山东军区指示,冀鲁边军区与清河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李恒泉任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并任军分区党委书记。他转战于乐陵、商河、陵县、禹城、临邑一带,为开辟鲁北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8月1日,秋风乍起,带来丝丝凉意,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滋博店(现滋镇)一带传来了锣鼓声、歌声、欢笑声,为紧张的战争环境增添了些许轻松氛围。李恒泉在这里亲手创办了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队,组织编创了许多歌曲、舞蹈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深入部队和老百姓中演出,活跃气氛,消除疲劳,鼓舞斗志,以利再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受军民喜爱。由于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后来宣传队被亲切地称为“恒泉剧团”。
  宣传队还担负了写标语、组织担架队、安顿伤病员等任务。随军作战期间,每个队员随身携带自制麻刷一支、粉筒一个。每到驻地,队员们第一时间在临街墙壁上写上“我军必胜,敌军必败! ”“中国共产党万岁! ”等标语口号,振奋精神,提升士气。战斗间隙,队员们根据需要,认真开展战地伤病员安顿、接管俘虏等工作。有时甚至化装成农民、商人、教书先生,跨过封锁线,到敌占区开展工作。
  1944年9月11日,由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赖金池指挥,军分区主力部队在齐河、平禹、匡五等县大队配合下,秘密向临邑集结,拉开了攻打临邑县城的序幕。
  当天黄昏,部队从盘河出发,行军2小时到达县城附近。进攻前,敌工部负责人对伪军展开政治攻势,说明当前形势,指明出路,命令他们在限定时间内放下武器。迫于我军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伪军小队长王玉逐于12日下午率部投诚。对于死硬分子,二军分区决定给予毁灭性打击,就攻城方案展开部署,命令一大队攻打南门,二大队攻打西门,三大队攻打东门,县大队攻打北门。各队随即进入指定区域,以南门为主攻方向。
  13日凌晨2时许,随着一声巨响,南门被炸开,战士如潮水般涌入。其他各门也发起总攻,在历经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后,城内大部伪军及自卫团缴械投降,残敌溃逃商河。我部缴获敌人大批枪支、弹药、被服、粮食等军用物资,临邑县城第一次解放。
  在这次战斗中,李恒泉身先士卒,来到最前线。为了积极宣传前线的英雄故事,军分区宣传队也来到前线。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一名宣传员由于缺乏战斗经验,跑到了没有隐蔽的地方。李恒泉发现后,为保护宣传队员,毅然跳出掩体高呼:“快隐蔽! ”向前猛冲着连续对敌射击,吸引了敌人火力。这位同志获救了,可李恒泉却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因为当时的战略重点仍是农村包围城市,以游击战术打击和消灭敌人,为保存革命力量,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分区主力随即撤出临邑县城。
  1944年底,临邑境内,敌人除在县城、营子、兴隆寺、盘河等地设有几处据点外,其他据点、岗楼均已被我部拔除。这充分说明,我部已打破了敌人的封锁和分割,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抗日力量得到壮大,为对日全面反攻,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重要条件。
  1945年上半年,我军开始全面反攻,按照渤海二地委的部署,临邑党组织领导抗日军民也开始了反攻日伪军的战斗。我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攻克了日伪一个个固守的据点。除临邑县城外,全部变为解放区。解放临邑县城再次被提上重要日程。 8月20日,在赖金池、路有水的领导下,县独立一、二大队向临邑县城发起总攻,一举歼灭了临邑守城之敌,临邑县城解放,临邑全境也随之彻底解放。李恒泉在天之灵当倍感欣慰。
  虽然李恒泉牺牲了,但恒泉剧团却承载着他的革命精神,经历了一系列炮火的洗礼,部队走到哪里,剧团就跟到哪里。临邑战役,剧团人员伤亡严重,从30人减到18人,但始终战斗在最前线。1944年,从济阳两次东进;1945年9月,解放商河;1945年10月,解放平原;1946年春,追歼禹城李连祥匪部,参加鲁西战役,剧团一步也没落下。 1947年,恒泉剧团与三分区宣传队调渤海军区政治部学习,结业后继续随军作战;1948年2月,参加胶济西线战役;1948年9月,参加解放济南战役……
  2015年8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李恒泉名列其中。

  相关链接


  李恒泉(1915—1944.09),男,汉族,河北省唐县人。自幼聪颖好学,1934年毕业于保定德育中学。 1934年7月,在保定农学院当工人。 1935年入农村建设训练班学习。 1936年2月,在训练班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以国民党唐县五区农村训练员和派出所警长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家乡沦陷,他只身南下,随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38年7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高树勋部先后任师宣传队副队长、宣传科长、政治处主任、组织科长、军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等职。 1938年12月以来,先后任八路军冀南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津南支队政治委员兼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16团、17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边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4年1月,任渤海区二地委敌工部长,二军分区党委书记、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转战于乐陵、商河、陵县、禹城、临邑一带,为开辟鲁北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9月,在攻打临邑县城的战斗中,身负重伤牺牲。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李恒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