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工信局党员干部赴宁津、乐陵等地接受红色教育
  □通讯员李祥洲张芬报道
  本报讯近日,区工信局组织26名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分别赴宁津县柴胡店崔杨抗日纪念馆、乐陵市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滋镇红色洄河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感悟党的百年发展历程,领悟党的光荣革命历史,追寻革命精神,增强机关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红色教育第一站是宁津县柴胡店崔杨抗日纪念馆。纪念馆展出实物360件、照片190幅,分为边区组织坚强堡垒、威武不屈气壮山河、万众一心共御外敌、红色崔杨威名远扬、碧血丹心彪炳史册5个单元。大刀人任玉杰,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和村长,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积极支援抗战,组织全村四盘铁匠炉,无偿为八路军、游击队打造大刀,打造出一批批大刀送往部队,为抗战作出积极贡献。崔杨大刀从此美名远扬。“崇德尚义,笃信图强”的大刀精神和宁津人民舍生忘死、矢志不渝的革命奉献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红色教育第二站是乐陵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乐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忠诚”二字。纪念馆分为孕育形成、发展壮大、艰苦奋战、全力支前、传承红色基因五个单元。冀鲁边区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畏艰险、奋起抗争,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无数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舍生取义、壮烈牺牲;他们用生命把“忠诚”刻入历史的丰碑,他们的民族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万古长青。
  红色教育第三站是滋镇红色洄河纪念馆。三洄河是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鲁西北村落,因村党支部建立早,抗日活动开展得好,对抗战贡献大,被群众誉为冀鲁边区的“小莫斯科”。据介绍,从1939年底三洄河村党支部建立至1945年抗战胜利,全村先后发展党员64人,无一人叛党、退党,是远近闻名的“红乡”。为保持上下级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的联系,陵县县委在三洄河村设立地下交通站和秘密联络站。在当时险恶环境下,交通员和联络员乔装打扮,与敌人斗智斗勇,圆满完成了通信联络任务,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
  “开展红色教育目的是为了营造人人学党史的浓厚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受洗礼、境界得升华、身心更放松,在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中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展现工信人崭新的精神风貌。”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冠泉说。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每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深受震撼、深受感动、深受教育,烈士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工信局党员干部赴宁津、乐陵等地接受红色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