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赵君令
  小满过后。
  桑果熟了,杏子黄了,南风也逐渐的多了,田野上的小麦也开始由青绿变得有些浅黄。
  从布谷鸟在田野的上空鸣叫的第一声起,我就知道,我们这里已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夏天了。
  这时候,太阳一下子变得火辣起来,炽热地烧烤着大地。石榴花也跟着凑热闹似的,在绿叶间点燃一颗一颗的火苗,红彤彤的燃烧着、跳跃着。
  在这个时节,身处外地的游子,赶忙打点行囊,心急火燎的赶往车站,踏上归途。如果说,春节急匆匆地脚步是为了与家人团聚,那么,芒种前的日夜兼程,则是为了一年中的第一次收获——麦收。
  这是北方麦区的农民进入夏季后最忙碌、最辛苦、也最开心的时节了。
  收割机轰隆隆地在田野里响起,随风起伏的小麦也变的金黄。收割机像船行驶在金色的海面上,运粮的三轮车飞驰地穿梭在乡间的路上,扬起如烟的尘土。
  现在麦收竟如此的简单。只要把麦粒运回家,麦收也就算基本完成了。而在我年少的时候,麦收却是很大很大的一件事情,俗话说:人怕过麦,牛怕过秋。那时,麦季的族律是紧张的,过麦就是一种受罪,似一种酷刑。
  刚过小满,人们就开始了麦收的准备。便到集市上置办镰刀、木杈、扬锨、木耙、扫帚、草绳等必备工具。
  接下来,就该准备打麦场了。
  用牛拉上钯,先将场面钯起细碎的土,然后撒上水、碎麦草,再用牛拉上碌碡将场面压平压实,我们这里叫钢场。等场面晒干,竟似水泥路面一样光滑结实,随后就到小麦成熟的芒种季节了。
  人们把镰刀磨快,带上草绳,到田野里收小麦了。那时的太阳毒辣辣的,像鞭子抽在农人的脊背上,火辣辣地痛。就在这样的太阳直晒下,人们一镰一镰地将所有的小麦割倒,然后再装车拉进早已准备好的麦场里。
  在太阳最残酷的中午,人们将麦捆抖撒开来,再一遍一遍地用木杈翻着厚厚的麦草,脸上的汗水粘着麦叶上的灰土,像墨染过一样,将脸自然地勾勒成一个一个黑包公。等到下午两点左右,人们用牛拉上碌碡又开始一遍一遍地碾压麦草,使麦粒和麦草分离出来。然后将麦草从麦场上清除出去,将混着麦糠的麦粒堆起来,等着风来。风起了,再由两个人合作,一个人用木锨一锨一锨把麦粒抛向空中,另一个人则拿着扫帚,轻轻地扫着落下来的麦粒中被风吹不走的小麦穗和其它杂物。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将小麦装进袋子里运回家中。“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俗话说:春争日,夏抢时。把麦粒晒好收仓之后,便又开始忙碌着浇水,又开始将希望的种子埋进泥土里,期盼着秋天的到来。
  过了麦收,雨也多了起来。夏天的雨不像春天的雨那样柔柔的,轻轻地飘洒,它是个急性子。一声响雷,一下子就从天河里倾泻下来,让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等回过神来,太阳早已经挂在天上了。
  雨过天晴,这时,蛙子们高兴起来。从水塘的荷叶下探出头来,一只跳上荷叶,鼓着肚子憋足了劲,领唱起第一句,其它的蛙子们便跟着合唱起来,那歌声虽说不上优美动听,但它的勇气还是会让我静下心来,慢慢地品味它们对夏天的颂咏。
  蜻蜓飞来的时候,已经进入了酷暑盛夏,池塘里也已经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知了也开始躲在树荫里鸣叫。
  现在的我,已经不太喜欢知了的叫声了,因为它会让我感觉到夏天更加的炎热,心生烦躁。但是,在我小时候,可就完全不同了。当听到知了的第一声鸣叫,就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忙着制作各种捕捉知了的工具了。有马尾套、长杆弓箭、还有面筋粘等等。
  制作马尾套很简单,就是用一根马尾丝做一个活套,拴在长长的杆子上,因为马尾儿非常细,不容易被知了发现,所以捕捉知了的机率是非常高的。虽然制作简单,但是要想弄到马尾儿却是得难很危险的事,因为马不容易让陌生人靠近,有被踢伤的危险。所以常常去央求生产队里的饲养员。
  长杆弓箭就是把弓箭绑在长杆上,拉动长杆上的机关,箭就会射出去。面筋粘就是在长杆上放一点面筋,用它粘知了。
  如果捕知了是为了玩,那么,到了晚上,寻找知了猴(我们这里叫借柳爬,统称金蝉)则就是纯粹为了吃。一到晚上,几个小伙伴提着手灯,钻进小树林,每棵树上仔细的搜寻,总有不少收获。将捉到的知了猴拿回家,泡在盐水中,等第二天,母亲便把它放到油锅里,给我炸上一顿美餐。
  现在的夏天,中午人们都躲进有空调或有电扇的屋子里,吃着冰镇的西瓜,还觉得酷热难耐。而我童年的夏天,只有一把蒲扇是调节署气的工具。在母亲的蒲扇下度过的每一个夏天,都是我记忆里最凉爽也是最舒适的夏天了。
  夏天就这样来了。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即便它的酷热令你生厌,它也会给你留下一些值得你回忆一生的记忆。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