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糜镇大陈村优秀党员陈有忠——
一心为民的领路人
  陈有忠,是一位来自农村基层的老书记、老党员,他两袖清风心系百姓,博得村民的敬仰,当了二十多年乡村书记的他生活依然简陋。他常说党员有为“三无”——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这句话便是他生活沉淀的全部结晶的高度概括。
临危受命砥砺前行
“肩负使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时光回溯到1999年。陈有忠上任之前,大陈村村级账务特别混乱,村干部调换频繁,老百姓怨声载道,村里一切工作陷入瘫痪状态。面对领导的信任和村民们期盼的眼神,45岁的他临危受命,毅然挑起了陈家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万事开头难,大陈村是一个有近千人的大村,外出务工人多,留守的大多是妇女老人,整个村村民思想素质较低,领悟上级政策能力偏低,对党的计划生育和各项惠民政策一知半解,采取观望怀疑的态度,很多具体的工作采取不配合,消极对待的态度。前任村干部留下很多疑难问题,村级账务混乱,宅基地审批不健全,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干群矛盾,群众上访比例在全镇名列前茅。面对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看看肮脏不堪满目苍夷的大街,一切从哪里开始入手呢?
  要想富先修路,村里街道尽管很宽阔,可是遇到了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就是因为这段路,好多学生选择了去城里上学。还是因为这段路,村里还有几个做小买卖的,因为这路,下雨天出不去,最后也只得罢手。陈有忠自己也深有感触,那一年他自己种了三亩地的葱头,收获季节正好赶上连阴天,雨一直下了五六天,大街上半月泥泞不堪,葱头卖不出去,一万多斤白白烂掉,最后扔进了池塘里。
  路成了致富路上的拦路虎,这是一个民心工程,作为刚刚上任的村支部书记,必须做出点实事来,让老百姓满意,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做下面的工作。说干就干,陈有忠是个急性子,拿准了的事情从不拖泥带水,当天他召开了村民会,修路老百姓自然一百个赞成,但是落实到出钱,都缄默不语了。陈有忠知道,村子是有名的乱村,前几任账务混乱,老百姓怨声载道,黄河水有的十来年没有清欠,如果再缴集资公路款,难度不小。
  陈有忠没有气馁,苦口婆心做那些困难户的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理财小组,聘请村里有名望的人担任,为了减轻村民的负担,他只身跑济南去德州,拜访村里在外创业的企业家和成功人士,用自己的赤诚感动了那些家乡人,为村里筹集资金六十多万,这样,村里每人只需要担负三百多元,村里所有街道就能铺上柏油路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陈有忠吃住在工地,伴随着轰鸣的机器,两个多月瘦了十几斤,胡子也没时间刮,用他妻子的话说,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就是这样,他硬撑下来了,公路正式通运的那一刻,面对村民的欢呼雀跃,这个硬汉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第一把火烧得红红火火,陈有忠再接再厉,面对村内老化的线路和多次出现的灾情,他多次跑电业局,争取下来扶贫资金,在2006年把全村的线路全部改造,并且改换了大容量的电盘设施,使老百姓在用电高峰也可以放心用电。
天大地大百姓最大
“有困难,找有忠。”这句话成了大陈村的口头禅。 69岁高龄的五保户陈洪友房屋漏雨,陈有忠带领建筑队给他修缮房屋,发现他哮喘病犯了,立即把他送往张习桥医院。陈洪坤说什么也不肯去,不为别的,是看病花不起钱。有病哪有不看的,陈有忠知道他的难言之隐,给医院捎话说,你们只管看病,花多少钱我来结账。陈洪友在医院住了整整38天,没花他老一分钱。身子骨硬朗了,陈有忠又在村里给他找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月薪能拿到300元,再加上为他申请的“五保户”补贴,月收入达到上千元,虽然还不算富裕,可他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小两口吵架、婆媳闹矛盾、老头子想找点活……当了近20年的村书记,陈有忠早就习惯了村民们的这些芝麻绿豆的大小事。
疏通沟渠疏民心
捐资助学留佳话
  去年天气大旱,陈家村西六百多亩地发生严重旱情,那些土地土质打不出甜水井,又没有水源,只能眼巴巴看着玉米打焉,有的玉米近乎绝产。当年,为了解决村西一千多亩地的灌溉问题,陈有忠召开了村民大会,决定开渠挖沟,引马颊河水。但是工程巨大,需要重型机械,还要协商外镇村庄。很多人认为关系复杂工程巨大,对此持有怀疑态度。陈有忠说干就干,亲自去兄弟村庄做工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7万元,雇用三台挖掘机,挖沟三千余米,土石十万余方,沟通了村西纵贯东西宽十四米深七米的沟渠,把马颊河水引进了池塘沟边,老百姓在田间地头使用了黄河水,解决了一千多亩的灌溉问题。看到人们幸福的笑容,陈有忠欣慰地笑了。
  最好的品牌是教育,最美的风景在学校。风景别致、书香浓郁的大陈小学,勾勒出一幅文明美丽的风景画。
  创建于七十年代的大陈小学曾是联办中学,原有平房校舍几经风雨、陈旧不堪,大都成为危房,严重危害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们的健康,给孩子们一个优雅安全的学习环境,作为村支部书记的陈有忠多方游走大力协调,大陈小学列入今年全区改薄学校计划,同时,又争取大陈在外企业家和社会各方力量资助,他主动带头拿出平时积攒的5000元用于学校建设,在陈有忠的努力和亲自监工下,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建成了现在的新校舍。同时,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各个教室统一购置了电暖气,让师生过冬无忧。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在新落成的操场上添置了篮球杆、足球场和乒乓球台,保证孩子们每天有体育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现在,走进新建成的校园,一边是明亮的教室和图书馆,一边是平坦宽阔的操场,干道旁紧挨的行道树生机盎然。放眼望去,刚好下课的同学正在校园内嘻嘻玩耍,整个学校焕发了勃勃生机,歌声嘹亮读书朗朗,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陈有忠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他没有因在基层工作繁琐而抱怨,没有因困难太多而吓倒,更没有因辛苦而松懈,更多的是舍小家顾大家,没日没夜地为村里的发展而不辍劳作。看到村民脸上的笑脸,看到整洁的村容,看到文明的村风,村民们笑了,他乐了。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心为民的领路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党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