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计生·幸福·女儿
  我在县计生局工作,只有一个女儿。我非常拥护国家的计生政策,在我看来,现在的孩子非常幸福,他们是国家计生政策最大的受益人。这里有我自己切身的体会。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国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社会观念是“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每个家庭三个孩子就算少的了,一般家庭基本兄妹四五个正常。我家就是兄妹五人,四男一女。在我记忆中,那时候生活是艰辛的,就从衣、食、住、行、学这五个方面说起吧。
  衣。那时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最后改改老小穿。我的衣服就是穿二哥的,因为中间隔着姐姐,一般是大些,所以就由妈妈灯下改小后再穿,每件衣服都有几个补丁,破了洞也都是补补再穿。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件新衣服,当然也没有现在的衣服形式多样、色彩斑斓。
  食。我记忆中吃饭是能吃饱的,但基本是地瓜玉米,要是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把全年的白面拿出来,蒸成白面馒头,走亲戚时,拿上四个或六个,用竹篮盛好,找一条新毛巾盖上,小心地挎着,到姑家姨家姥姥家拜年去。而且,亲戚家是不能全部留下的,只是留下两个意思一下。这是约定俗成的,因为谁家都没有太多的白面馒头。等一圈走下来,所有的馒头都干裂了。现在想来,能吃上一个白面馒头,比现在去吃麦当劳要幸福百倍。
  住。那时孩子多房子少,十分拥挤。我家在农村,当时看自家房子,觉得十分高大宽敞,后来长大了,再看老房子,真是又矮又窄,那时少有砖瓦房,都是土坯房。几个孩子挤在一个土炕上,晚上睡觉热闹非凡,不一会就打起架来。
  行。那个年代,要是出门远行可不是件容易事。要是谁家能有辆自行车,就像现在有辆宝马奔驰一样。出门基本步行,人们的活动范围是很小的。家中有人病了要到医院去,只能用手推车步行推着病人去几十里外的医院,很多病人因此耽误了治疗。
  学。那时候孩子上学还是方便的。因为孩子多,每个村都有一所学校。但是学校的设施是不行的,“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是当时的写照。师资力量也薄弱。所以,很多孩子不能升入更高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以上这些情况,当然也是由当时的经济水平所限。但是孩子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个家庭每天所做的就是维持一家温饱,哪还有心思考虑别的。
  计生国策三十年,在我看来,我的女儿是受益者。女儿是八零后,尚未出生,妻子就开始实施胎教补营养等措施,出生后的衣、食、住、行、学就不必过多表述了。女儿上学后,正值改革开放的好时节,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和教诲;现在,她自己有一份舒适的工作,生活上没有一点压力,不必为三餐发愁,反而为明天穿哪件衣服费脑筋;住在舒适温馨的家里,业余时间上网冲浪。她们真是幸福的一代啊!我时常暗自羡慕她们今天的生活。
  我觉得,我的女儿这一代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与我们国家的人口计生政策密切相关的。计生国策改变了13亿中国人的生育观,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使我们国家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的女儿现今已24岁了,今后,她们这一代仍将受益于国家的计生国策。而且,我相信她们的下一代也将继续受益,因为,少生优育已然深入人心了。我祝福她们,也祝福天下所有孩子们幸福。
(计生户口述,时玉民整理)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计生·幸福·女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经济·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