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三十年前的那次中考
  三十年前的那次中考,是全国恢复高考四年后。
  那年中考分三类:除了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之分外,还多了一个小中专。这让千千万万个农家子弟的考生看到了一丝曙光。
  所谓的重点高中,就是在我们陵县一中内设的两个重点班,面向全县招收中考分数最高的到那里就读。而当时的小中专,就是招收初中毕业的应届考生,分数界于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这可能与当时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有关。第三类的普高,就是指当时全县的八所中学,按当时的公社所在区域划分,考试的地点也是这样。由于所在公社的原因,离我们县城一中只有六七里路的我,被划到了离家有三十多里之遥的陵县第二中学,也就是现在的郑寨中学所在地。这种画地为牢的招生政策对于我及我附近的学生与家长来说是很无耐的。
  平时在班里考试总在前几名的我,对于中考来说,心情不是怎么紧张。考上是一定的,至于哪一类并没有过多的去想,只是对当时的招生类别感到非常困惑与不解:考的过了吧,就上了重点高中,考的差点吧不但上不了小中专,弄不好连个普高也上不了。这也是对于自我感觉不错,急于跳出农门的农村考生来说普遍困惑的,也是最难把握的。
  当时的赶考和现在比起来是寒酸的。
  记得当年我就读的联中,只有一个毕业班,大约五十来人。由于路途较远,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天稍一放亮我们就赶路了。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一路上就考试中注意的事项等问题,班主任不时的提醒着、叮嘱着我们。挎包里除了考试必带的物品外,每人还带了中午一顿的午饭。条件好的考生,午饭是白面馒头,家长甚至还会煮上两个咸鸡蛋。条件差的,只能带着玉米面的饼子。与人合骑一辆自行车,或与邻家借辆。捎去的午饭中午时在学校的食堂里热上一热。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中考的过程是新鲜大于紧张:自小在农家长大的考生们,看惯了土屋农舍,用惯了自带的参差不齐的课桌及水泥罩面的黑版。而走进当时的二中后,看到的是宽大的院落,整齐的校舍,还有用砖块铺就的球场。走在校园里就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的感觉。甚至于把监考人员那凶煞的面孔及粗俗的言语也当成了大地方的现代文明的像征(后来入学后才得知当时的监考人员是学校种菜的校工)。
  十多天后,成绩下来了。我以低于小中专一分半的成绩与小中专失之交臂。那一年,全公社有四人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没有一人考取小中专。
  当时至于小中专到底招多少名额,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我们一概不知,也没有人去关心,总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情。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人来说,只要考上小中专就等于跳出了农门,那是整个家族的天大幸事了。而对于考上重点高中的农家学生来说,也无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小中专太难考了,一不注意就考过了。
  在当时一部分怀着急功近利心理的学生家长,反复按排孩子向小中专冲刺,大部分学生在反复中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同时也耽搁了读高中的时光,到头来悔恨一生。
  当今,面对早年罗彩霞被顶替上学事件的曝光,三十多年前那些靠收音机,靠小喇叭探知外面世界的农村人来说,那些当年在小中专的道路上苦苦冲刺的学子们,又有多少个与罗彩霞相似的命运呢?我们无从考量,也没有必要去探究了。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小中专”的目标,早已被人们的现代观念所超越。农转非已不是人们追寻的目标,甚至出现了倒流现象。即使当年的我,有了那一分半的聪慧,以后的道路上也许会被那小中专的十字架套住双脚,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比小中专更高一层的学历,也就汲取不到比小中专更多一些的营养了。□韩春山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十年前的那次中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