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强化“规矩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6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在西柏坡定下了六条规矩。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感慨地说:“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规范各级干部行为的多项禁令密集出台,立规矩、纠“四风”,执纪监督空前严格,推进八项规定成为“铁八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制度刚性,不断编密织牢抵制歪风邪气的制度之网,为的就是强化各级干部的“规矩意识”,以清风正气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制度的硬约束面前,不少干部改变作风,增强了规矩意识。但也有一些干部,至今仍然没有主动寻求改变,或感慨“为官不易”,或感到不习惯,或把约束看成一时的“紧箍咒”。有的不拿规矩当回事,视规矩为橡皮泥,随意拿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为了个人或局部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肆意闯“红灯”,大打“擦边球”;还有的在制度面前搞例外、耍特权、作选择、钻空子等等。这不仅使个人形象受损、单位声誉受害,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群众在拍手叫好作风改进的同时,不禁发出“一阵风”“倒春寒”的感叹。
  规矩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若仅仅把规矩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当摆设、做样子、不落实,或者只叫别人去照办落实,自己则置身于规矩之外,就很难使规矩成为方圆。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和部门也建立了一些制度机制,规定了很多“必须”“严禁”“不许”“一定”“绝不”,看似严格,结果却成了摆设。原因就是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没有给铁笼子“通上电”,往往只是明确怎么办,而没有明确违反制度怎么处理;执行制度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却睁只眼闭只眼。因此,就容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破窗效应”,让制度规定成为“稻草人”。
  各级干部任何时候都须自觉置于规矩之下,把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按党性原则、政策法规、制度程序、礼仪规范办事。敢于板起脸来批评,敢于狠下心来问责,确保所作所为时刻都在规矩之中。
(作者系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吴士亮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化“规矩意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