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东方朔籍里系陵县神头镇毋容置疑
作者:田俊霞

安作璋教授题词“汉唐风韵”



  

(接上期)

  

四、延续千年的民俗活动三月三庙会

  春日的田野到处生机勃勃,漫步神头镇驻地以西2华里处,放眼望去,沐浴春风春阳春雨,成畦的小麦绿茵如毯,成行的杨柳嫩芽初上。苍松翠柏掩映处,直径30米、高4米、历经2000年风霜雨雪的东方朔墓巍然矗立,和隔河连绵分布、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汉墓群遥相呼应,见证着古城的沧桑巨变。每每至此,无不令人肃然起敬。这里就是以纪念东方朔为主题的三月三庙会的“主阵地”。
  有关其相术占卜方面的传说,使盲人对东方朔备加推崇,占卜技艺代代相传,每年三月三对其供奉跪拜,尊称占卜鼻祖。每到此时,本地及百里千里外的崇拜者自四面八方赶到东方朔祠和东方朔墓,对其供奉跪拜,年复一年,延续不断。后来又逐渐增加了秧歌、高跷、舞狮子、民乐表演、物资交流等内容,时间也由当初的一天延长为三月初三至初五共三天。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神头三月三庙会,即以纪念东方朔为主题的经济文化活动。自汉朝兴起,晋朝时盛极一时,且历经千余年延续不衰。今年的三月三庙会自4月2日(农历三月初三)开始,历时7天。庙会首日盛况空前,内蒙古、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及本县商家以及东方朔崇拜者、东方朔文化爱好者万余人前来参加。
  选择农历三月三举办庙会,其寓意应是那段非常精彩的《岁星下凡》所述三月三是东方朔转世下凡的日子,即其生日。
  此外,农历三月三,正值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后,恰是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美好季节,先人选此季节举办庙会,除了纪念先贤东方朔的主要用意外,大概还有对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祈求和憧憬吧?

  

五、丰富多彩的现代东方朔主题文化活动

  1.《东方朔》剧组“东方朔故里行”活动。 2008年8月26日,正值45集电视连续剧《东方朔》热播之际,《东方朔》剧组主创人员赴陵县开展“东方朔故里行”活动。剧组主创人员张华山、苟鹏、李功达、彦小追、程前、刘希媛、谢宁、王澜、马文忠等在陵县宾馆举行了“东方朔故里行”活动新闻发布会。时任县委书记李世民,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俊昀等出席活动。会后参观了文博苑和建设中的东方公园(现更名为东方朔公园),拜谒了东方朔墓。东方朔扮演者程前宣读了由笔者撰写的祭文,剧组主创人员代表还即兴表演了文艺节目。墓区周围,人头攒动,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涌来,怀着崇敬激动的心情,祭奠先贤,一睹剧组人员风采。此次活动虽在夏季举行,但无疑是一现代版的三月三庙会。活动当日还发生了一件很奇特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上午11时许,阳光灿烂,陪同刚刚开完新闻发布会的剧组主创人员,前往神头镇拜谒东方朔墓。临近墓区发现路面上湿漉漉的,显然刚刚下过雨,空气清新路上不再尘土飞扬且又无碍拜谒仪式举行。据维持秩序的某镇领导介绍,仅墓区周围下了雨,刚打电话问了就连很近的神头街也没下。于是笔者猜测:是巧合还是东方先生显灵,为远方的客人接风洗尘;或是老天有眼尽情表达剧组人员的敬仰之情;亦或兼而有之?
  2.“东方朔杯”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2010年8月4日至7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央电视台青少节目中心共同主办,中共陵县县委、陵县人民政府协办的“东方朔杯”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决赛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经过各地精心选拔,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报送单位推荐的220个节目,节目数量之多、水平之高、曲种之全、再创新高。经过严格仔细地复评,最后选出50个节目进入决赛。这些节目既有大家熟悉的相声、小品、故事、快板,还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四川谐剧、天津时调、沧州木板大鼓、兰溪摊簧、苏州评弹、鄱阳大鼓、广东粤曲、徐州琴书等曲种。其中既有反映学生校园生活题材的节目,也有反映孩子和家长之间情感故事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时任陵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俊昀与国家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及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国文联副主席、曲协主席刘兰芳,中国文联分党组书记、曲协副主席姜昆,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赵连甲、张志宽、李增瑞等共同出席颁奖仪式。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于10月1日至7日黄金周期间播出了决赛实况。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40余家媒体100余名记者参加活动,并予以及时报道。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使东方朔故里陵县得以更为广泛的认可。
  3.新编历史京剧《东方朔》献礼十艺节并广泛展演。 2013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的第十届全国艺术节上,由德州市京剧团编排的新编历史京剧《东方朔》广受好评。参加演出的演员均为市京剧团演员。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白云明执导,子金山、孙悦遐担任编剧。在剧本创作阶段,邀请省内外专家多次召开座谈会,对剧本进行多方研讨和论证。聘请上海著名舞美设计赵国良担任舞美设计制作;邀请国家一级唱腔设计续正泰担任编曲,唱腔设计汇集八大流派。反映了东方朔满载一车竹简入京求官,长安近郊遇酷吏张汤为建上林苑驱赶百姓,强行拆迁。他与卫青出面保护乡民,得到未亲政汉帝刘彻的赏识,并获卫青胞姐卫子夫的仰慕。嬉笑怒骂公主府,巧妙周旋长乐宫,东方朔别出心裁帮助尚未掌权的皇帝,演绎了一段诙谐机趣的故事。艺术节前后,该剧作为“喜庆十八大,相约十艺节”2012年全省优秀舞台剧目(德州)展演曲目,在市直及各县市区进行了数十场展演。
  此外,在陵县文化艺术中心及各乡镇、社区、企业文艺舞台上,反映东方朔的文艺节目广泛演出,广受欢迎。

  

六、闻名遐迩的地方美食

  1.“厌次春龙”(神头香椿)。主要分布于神头镇驻地及周围村庄,其主要特征是:嫩芽紫红,粗壮肥嫩,香味浓郁,口感美妙,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美容养颜、润肤明目、祛虫疗癣、收敛固涩等多种神奇功效。相传当年东方朔探亲假满,给皇上捎回家乡特产香椿。汉武帝见是些树叶子,便不高兴地说:“又拿些树叶子来糊弄朕,你倒是说说它的特殊之处! ”东方朔急忙辩解:“皇上,这可不是一般的树叶子,这是‘厌次春龙’,因产于我的故乡厌次,春天头茬香椿质量最好,整根香椿从侧面观像一条龙,故得此名。这是最美味的菜肴,你尝过就知道了。”汉武帝赶忙叫御厨做了一道香椿菜。果然,未见佳肴,先闻其香,沁人心脾;口感脆嫩,妙不可言,回味无穷;并且名字也响亮好听,富有诗意。汉武帝龙颜大悦,大加赞赏。从此,神头香椿便有了“厌次春龙”的美称,成为贡品,名声远扬。
  2.桃子。相传东方朔之母与嫂子到厌次河边洗衣服,吃了自上游飘下来的一个白里透红的大桃子后怀孕了。为父亲所不容,其母想帮其逃走,被父亲发现,正想撞墙而死,奇迹出现了,突然狂风大作,一条金色火龙把她驮走了,降落在厌次城东北三里之地抬头铺南的一片茅草地里。她顿觉腹中阵阵疼痛,原来小儿降生了。血染红了地上的茅草,这片茅草从此就成了红的,直到现在,那一块地里的茅草还仍是红的。母子俩被一对好心的老夫妻收养,因此时恰逢东方透晨曦,便给孩子取名“东方朔”。东方朔从小就聪慧过人,三岁能诵诗,四岁能画画,五岁能行文作赋,六岁便闻名乡里。但调皮的孩子骂他没爹,待问清母亲真相后,他知道了自己非凡的身世,与桃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桃子有一种特殊嗜好,几乎是爱桃成癖,视桃如命。目前,神头镇东方朔墓区周边大量栽植的桃树已开花结果。

  

七、日益完善的东方朔文化设施和研究机构

  1.东方公园(现已更名为东方朔公园)。位于陵县城区中心地段,东临政府街,南接陵州路,西靠青年街,北倚文庙路,占地220亩,总投资1.6亿元,2008年9月竣工开放,被誉为“陵县第一会客厅”。除了玉带卧波、奇石点缀、芳草如茵、百花争艳以及火树银花、霓虹阑珊等浓郁的现代城建气息外,更重要的当属其独特的以纪念东方朔为主题的浓厚历史文化内涵。
  驻足东方公园南主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并列横卧于景观河南北两岸的三座汉白玉拱型景观桥,犹如三条玉带飘舞于潺潺碧波之上。桥下的景观河即是按原有岸线整砌一新的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开挖的护城河。走下景观桥,矗立在来宾面前的是来自泰山山麓呈东西向安放的长10.6米、高2.8米、厚1.8米、重140余吨的巨大青色景观石。平原地区突兀巨石一尊,令人不禁为之震撼!虽然岁月流逝,现在无法邀请曾在此任过4年太守的颜真卿亲笔题词,但运用现代化手段电脑合成镌刻在巨石阳面的“东方公园”4个红色“颜体”大字格外醒目(近期,将请技艺高超的工匠打磨巨石阳面,重新镌刻“东方朔公园”园名),可谓点晴之笔!公园以“东方”命名,主要是为了纪念东方朔。东方朔、颜真卿两位名人聚集一石,仿佛又重返人间,和全县人民共享和谐盛世。
  过景观石北行即是文化长廊和历史广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几千年陵县发展变化的浓缩教科书。文化长廊呈弧形东西两侧对称排列,各68米长。其间40根立柱上镶嵌的40块黑色大理石展板,历数陵县的历史名人、文物古迹、重大事件、民间传说和历代诗咏—廉颇、东方朔、颜真卿、宋性、康丕扬、王凤岐、吴匡五等历代名人似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三奇”美誉画赞碑、神秘连绵汉墓群、雄伟壮观唐城墙、古朴玲珑棂星门等众多文物古迹引八方游客流连忘返;颜真卿平原抗叛、陵县农民暴动、大宗家战斗等风起云涌,彰显百折不挠之民族气节;桃仙子的传说、仙人桥的传说等千古传诵令人神往;山宾货牛的传说则表现了陵县人民自古就有以诚待人的高尚品格;唐·吴筠《咏东方朔》、宋·文天祥《赞颜鲁公》等更是脍炙人口代代相传……
  再往北走,历史广场正前方和道路两侧呈“n”型排列的是1块白色汉白玉和8块黑色大理石铭石,其上镌刻着陵县历代沿革表和疆域变化图。分布在铭石两侧的则是松柏掩映下铺设别致的鹅卵石。清晨傍晚,茶余饭后,男女老少穿行其间,或欣赏铭石回顾历史,或踩踏鹅卵放松锻炼,穿越时空数千年,油然而生“访古问今承传统,加档提速谱新篇”之感慨!
  徜徉东方公园,你会发现,无论是位于主轴线北端的主体建筑文化艺术中心,还是绵延的文化长廊、高耸的斗拱柱等等,处处彰显古代建筑理念,点点折射陵县悠久历史。
  2.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东方公园北首,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总投资8000余万元。其主体由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专家徐飞鹏教授设计,高台基建筑,夯土筑成,四周砌以条石,基础及主体为方型,中央的剧场自一楼直上楼顶且突出一层楼高为圆柱体,坐北朝南雍容华贵,南端河水蜿蜒曲折流淌不息,充分体现了汉代“高台建筑”“天圆地方”“明堂辟雍”的建筑设计理念,古代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文化氛围犹为浓厚。
  ①高台建筑。为表示君临一切的气概,汉代建筑多采取高台基建筑,有威慑四方的含意,更显示出高大气派。文化艺术中心主楼也是高台基建筑,夯土筑成,四周砌以条石,充分体现出汉代建筑风格。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不是党政机关的办公场所,而是专供平民百姓回顾历史、休闲娱乐的平台,内设历史博物馆等珍藏陵县历史文物的场馆及文化馆、图书馆、多功能剧场等现代文化娱乐设施,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②天圆地方。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稳定王朝,其建筑风格也体现出大一统的豪迈气派。这表现在文化艺术中心主楼建筑上,突出了“天圆地方”的理念。主楼基础及其主体为方型,中间的多功能厅自一楼直上楼顶且突出一层楼高为圆柱型,整个主楼的造型寓意“天圆地方”,也体现了东方朔“行圆智方”的理念,同时也表达了汉代“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和“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但这种思想也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意,这当是汉代建筑风格能“古为今用”的重要原因。别具匠心的设计,反映出陵县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一设计理念还同时表现在周围的休闲林地、舞蹈广场、武术广场、戏曲广场、小游园等多个功能区—各区由道路间隔为方形区域,但其间是绿树鲜花掩映下的圆形活动场地。
  ③明堂辟雍。明堂是古代帝王办公的场所,辟雍即水环绕的意思,二者合起来的思想是“王道教化,像水一样周流不息,无所不至”。这里的“明堂”显然就是文化艺术中心主楼,坐北朝南,雍容华贵;“辟雍”当是南端河水,蜿蜒曲折,流淌不息。
  ④斗拱高耸。位于文化艺术中心楼前的中国结广场是东方朔公园的中心主广场,造型与铺装喜庆、端庄、和谐,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广场两侧矗立着造型古朴的10根各10米高的汉白玉斗拱柱。斗拱柱,又称汉柱,顾名思义,即富有汉代特色的柱子,是汉代建筑风格的显著标志。汉代树立高大的汉柱,一是和主建筑相匹配,显示其威严宏大,另外还有一种功能,即皇上在上面随时记载有功的郎官名字,以备提拔重用。因此,“题汉柱”成为一个典故,比喻郎官即将得到皇帝的赏识。东方朔公园设立10根高大的汉柱,一是衬托高大的主楼,一是引发人们对先贤东方朔的思念之情。
  3、东方朔塑像。巍然屹立于陵县第一会客厅东方朔公园中央。这既是全县人民对历史名人的最好纪念,也为东方朔公园增添了点睛之笔和铸魂之作,同时也成为陵县名副其实的新地标。
  这尊塑像系陵县特邀中央美院著名美术专家,历时两年,综合历代画家所作东方朔画像优点,并广泛征求各界知名人士的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后定稿,摒弃了以往滑稽乃至丑化有余而端庄智慧不足的盗桃仙人形象;由著名石材雕刻之乡河北曲阳知名雕刻师以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花岗岩得天独厚的物理特性加之美丽花纹使其成为建筑的上好材料,素享“岩石之王”美誉。它不易风化,颜色美观,硬度高,耐磨损,是露天雕刻的首选材料。选此材质精雕细琢,足以表达全县人民对这位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以及擦亮“智圣”品牌的决心。
  塑像屹立于高1.6米、长宽各5米的紫红色大理石基座上。紫红色古朴端庄且兼容现代喜庆气氛,阳面“东方朔”三个金色颜体大字格外醒目,灿烂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塑像高9米、最宽处6米,堪称全省同类石材雕塑之最。“9”是天下最大的数字,隐含了历代尊崇“东方朔天下第一”之意。其他几个数字则是“一帆风顺”、“五福临门”的谐音,尽情抒发全县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誉及美好未来的憧憬。
  塑像运用写意的造型手法以及传神的雕刻技艺,强化东方朔“智圣”特点,石雕材质使其更加雄浑有力。蓝天白云映衬下,东方朔左手托举书简,右手紧握宝剑,凝神注视远方,身体微微前倾,似欲起步前行,美髯衣袂随风飘舞,一位潇洒自如、文韬武略、纵观古今、雄节迈伦、足智多谋的“智圣”形象栩栩如生,跨越时空,历数2000年世事沧桑,与全县人民共享和谐盛世。
  肃然伫立,仰望塑像,不禁油然而生缅怀先贤、铭记历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豪迈气概!
  4.东方朔文化研究会。为进一步挖掘、研究、弘扬东方朔文化,2013年年底,陵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东方朔文化研究会,并明确了以县政协主席张法利,县委常委、秘书长李守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炳超,副县长王贞以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筹委会。目前,外出考察、资料搜集、章程起草、网站维护、专刊编印等各项活动有序进行,成效显著。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文化日益繁荣,陵县县委、县政府又适时将东方朔故里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拟以智圣文化为主题,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擦亮智圣东方朔文化旅游品牌。

  八、历史资料的记载辨析

  本文开头所述几种辞书,均将东方朔故里记载为“平原厌次”是对的,只是注解时出现了“陵县神头镇”和“山东惠民县”两种说法。除此之外,不同时期还有若干文人学士著书立说,围绕两种说法各抒己见。在此进行辨析:
  据《山东通志》记载:“厌次”在历史上曾发生过6次变迁,正由于多次变迁,争论双方各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有关记载为自己的论点找到证据,谁也说服不了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因为东方朔是西汉时期人,故应把其籍里的考证放在其所处时代“厌次”究竟在何地这一点上。司马迁是据西汉的区划来记载东方朔籍里的,后来变迁了的“厌次”与东方朔籍里无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曾引用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一段文字:“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津,故县也……河水又东北迳千乘城北,伏琛之所谓千乘北城者也。”这里首先有个对“千乘城”的定位问题,“千乘城”始于战国,以齐景公有马千乘,长猎于此而得名。千乘城有二,一在今高青县城东南元和乡孙集东南3华里处,为“千乘南城”;一在今高青县城东北旧镇西南7.5华里处,为“千乘北城”。《地理风俗记》中提到的千乘县肯定指千乘北城,由千乘北城即高青县城东北旧镇西南7.5华里处往“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津,故县也……”则此故县按地理方位即是现在的惠民县。《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有西汉千乘郡,郡辖有漯沃县,这与应劭所记完全吻合。所以今惠民县当为“汉漯沃县”而非“厌次县”,则“东方朔为今惠民县人”之说为谬。
  西晋夏侯湛之父曾任乐陵郡太守,《晋书·地理志》记载:乐陵国统县五:厌次、阳信、漯沃、新乐、乐陵。乐陵有都尉居,即乐陵城是郡守或都尉的治所。夏侯湛由洛阳到乐陵省亲,又从乐陵到厌次瞻仰东方朔祠,慨然有怀,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赞文中有“我来自东”的话。前面提到乐陵城为乐陵郡治所,而据《山东各地概况》记载:魏晋乐陵城在今乐陵市杨盘乡一带,即在乐陵市西部靠近宁津、陵县的地方,由杨盘出发到厌次须“来自东”,很明显,厌次在乐陵城西。又据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实地瞻仰东方朔墓祠后得出结论:“故厌次城,今在平原郡安德县东北廿二里。 ”则夏侯湛所述厌次正是今陵县神头镇。若当时厌次县系今惠民县,那赞文就应为“我来自西”了。夏侯湛是西晋著名文学家,绝不至于将厌次县在乐陵郡的方位搞错吧?
  至于惠民县也曾叫过“厌次县”,已不是东方朔所处时期,自然不能作为东方朔籍里的依据。

九、专家学者的明确表态

  1.安作璋、王德椿、于占德等。 2008年6月6日,由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被誉为“秦汉史之大家”的安作璋,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副会长、省政府调研室原主任王德椿,省文化厅原厅长于占德等组成的省文化工作考察组一行7人,应邀来陵县考察文化工作。在市、县领导同志陪同下,实地考察了神头汉墓群、东方朔墓等,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对陵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表现出浓厚兴趣,对东方朔籍里系陵县神头镇予以充分肯定。安作璋和于占德分别欣然题词“汉风唐韵”和“智圣故里,汉唐古城”。今年1月7日,笔者曾慕名前往山师大住宅区拜访87岁高龄的安作璋先生,请教有关东方朔墓碑碑文等问题,受到热情接待和耐心指教,涉及东方朔籍里问题,老教授仍坚称“陵县神头镇说”。
  2.李牧、刘兰芳、姜昆等。 2010年8月,国家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及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国文联副主席、曲协主席刘兰芳,中国文联分党组书记、曲协副主席姜昆,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赵连甲、张志宽、李增瑞等,参加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央电视台青少节目中心共同主办,中共陵县县委、陵县人民政府协办的“东方朔杯”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决赛颁奖典礼时,对东方朔故里系山东省陵县均共同认可。 2012年3月8日,笔者陪同陵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俊昀,副县长王贞,在北京与姜昆先生就弘扬东方朔文化等问题座谈时,姜昆说:“东方朔是陵县的历史文化名人,是相声的祖师爷,这是公认的。你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3.刘金忠、季桂起、梁国楹等。山东省人文促进会常务理事、德州市地名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刘金忠,多年来致力于德州地域文化、历史名人等方面的研究,其编纂的《汉风唐韵美陵县》等多部书籍中,大量叙述东方朔,对其籍里系今陵县神头镇亦有确切说明。德州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季桂起,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院长、教学名师梁国楹等,对东方朔亦有较深研究,对其籍里系陵县神头镇确认无疑。
  4.闫永利、孙洪军、刘玉华、王志芳等。今年4月4日,笔者随同县政协主席张法利率领的陵县东方朔文化研究会筹委会成员一行7人,赴滨州学院,与该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会(含东方朔文化研究)4位主要成员—科研处副处长闫永利、中文系副主任孙洪军、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刘玉华、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王志芳,就东方朔文化研究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4位学者就该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尤其是孙子、东方朔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难能可贵的是,在听取了陵县注重保护现有与东方朔有关的文化古迹、完善相关文化设施、建立研究机构、开展研究活动等一系列做法,表示高度赞赏。尤其听取了笔者列举的一系列东方朔籍里系陵县神头镇的证据后,对方表示认可,承认当地无任何地上附属物。王志芳老师笑着说:“证明一个问题,一般双重证据足矣,你这可不仅仅是双重证据啦!”此前,孙洪军曾出版《东方朔研究》一书,对东方朔籍里系今滨州市惠民县进行阐述。座谈会结束后,我走到其跟前进行解释:“刚才所述仅是个人观点。”他非常谦虚地说:“我们证据不足,只是一本书而已。 ”
  注:本文二、三、七、八章节部分内容采用原陵县二中党支部书记、《陵县志》(1981 —2007)主编赵春万先生有关文章观点或系电话请教时所传授知识。特此致谢!
工作动态:
  4月23日,东方朔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人员窦汝刚、高世坤、刘凤海一行赴安徽淮北市怀集区朔里镇考察学习,先后实地查看了朔西湖、东方朔塑像,并与当地区文化局领导交流了有关东方朔的故事;收集到当地豫剧剧本《朔里源》和杜集区志中关于东方朔的记载。
  据杜集区志记载,传说东方朔曾离开长安,云游到此地一个店里住下,经常给村里人指点阴阳、看病,当地人对他很尊重,店主看东方朔很有学问,让他题写店名,东方朔提笔写下了“朔里店”三个字,说此地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东方朔一直住到皇上召回京,才离开这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东方朔,把村名改为“朔里”,延续至今。
  4月25日,县政协主席张法利主持召开东方朔文化研究工作例会。会议就济南山大教授座谈会、东方朔画册、以“东方朔”冠名的全国性征集活动、对接北京文化下乡活动等内容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张法利指出,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理顺思路、开拓眼界、重点突破,为更好的传承东方朔文化扎实工作。副县长王贞、东方朔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人员参加。
  4月27日,县政协主席张法利、副县长王贞带领东方朔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人员一行8人,赴山东大学召开东方朔文化研究座谈会。座谈会邀请了山东大学中对先秦两汉研究专家龚克昌教授、郑杰文教授、王承略教授和宋亚丽、魏代福两位博士后,山东财经大学王继训教授。会议从东方朔研究现状、县级如何开展东方朔文化研究工作、如何弘扬东方朔文化服务于现实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座谈。郑杰文教授对研究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当地县委重视程度高,工作干劲大,思路清晰,并表示会尽全力帮助东方朔研究会推进相关工作。张法利指出,要有信心、有决心开展好东方朔研究工作,把东方朔的智慧运用的现代社会,运用到对青少年的教育上,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田俊霞)□石贤圣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东方朔籍里系陵县神头镇毋容置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