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东方合墓志



  2002年3月15日,神头镇东街一村民耕地时,发现一古墓。接到报案后,省、市文物专家随即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经鉴定,该墓系唐代咸亨三年(672)古墓,墓室呈南北走向,南北长5.84米,东西宽4.7米,深1.5米,墓底及墓室四壁均用青灰砖砌成。墓中出土墓志一方,长43厘米,宽42厘米,厚12厘米。其上以小楷工整镌刻,字迹清晰隽秀,共计469字。墓志系智圣、汉太中大夫以及相声、笑话、谜语、占卜、俗文学的鼻祖东方朔第二十八代孙东方合墓志,所署时间是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该墓志史料价值很高,故被专家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另有秦王镜一面 (现存三面秦王镜之一,因锈蚀破裂,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和具有波斯风格的胡人抱囊壶、唐三彩水盂、龙凤纹贯耳宝月瓶各1件(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以及硬质白陶明器一宗百余件。同一墓葬出土数量如此众多且精美绝伦的文物,实属罕见。
  长期以来,关于东方朔之籍里,无确切的史料记载,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今陵县神头镇说,另是今惠民说。以一些大型辞书为例:《中国名胜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的“东方朔墓”条,将东方朔籍里“汉平原厌次县”解作今陵县神头镇;而《辞海》(1979年版)“东方朔”条,将“平原厌次”解作今山东惠民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82年11月重印版)附录的《各县异名表》把“厌次县”也说成是今山东惠民县的异名。
  东方合墓志的出土,足以证实东方朔是今陵县神头镇人,从而解开这个有争议的历史问题。
  其一,墓志铭首句话即为:“公讳合,德州安德人也,即汉大夫倩之二十八代孙。 ”意思是:墓主人是东方合,德州安德人,系汉太中大夫东方朔的第二十八代孙。安德即今陵县,隋唐前后曾在这里设过安德郡(国)、德州、平原郡,郡治(州治)均在安德县。东方合是东方朔(字曼倩)的第二十八代孙,是安德人。这就说明,东方朔的第二十八代孙还生活在德州安德,即今陵县,死后还葬在陵县神头镇。
  其二,东方朔是公元前161——前93年之人,东方合墓志铭的镌刻时间是唐咸亨三年(672),其间隔约800年,二十八代,每代人间隔为28年左右,这比较符合现实,故记载可信。
  其三,东方合墓志铭还记载:“曾祖,膺,永平中任青州长史。 ”即东方合的曾祖(东方朔第二十五代传人)是东方膺,北魏永平中(508—511)任青州长史。墓志铭说他“弼政三齐则羽仪人物,佐清千里则令范当时”。东方合的祖父(东方朔第二十六代传人)是东方老,墓志记载:“祖,老,齐特进,又迁济、益、南兖三州刺史”。这是说东方老在北齐位特进大夫(荣誉衔),后来又先后当上了济州、益州、南兖州刺史。这在正史中可找到佐证,《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高允》附载:“东方老,安德鬲人……文宣受禅,封阳平县伯,位南兖州刺史”。这条附载可以和墓志铭的记载相互印证,两处说的都是东方老的事,职务都是南兖州刺史。《北史》中说东方老是“安德鬲人”,因为北齐时安德为郡,鬲县县治在今陵县,鬲县辖有今陵县的边临镇、于集、神头等地,故安德鬲人仍是今陵县神头镇人。到唐朝前期,安德县设有德州,撤了鬲县,故东方合就成了“德州安德人”。名称虽有变化,但是所指地域都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今陵县神头镇一带。史书还记载,东方老是一有名战将,先是为高昂(项羽式的人物)的部曲,出生入死,经历多次战阵,为北齐的奠基人高欢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高欢的儿子高洋登基后就封东方老为阳平县伯,南兖州刺史。东方老后来作为一名重要将领率大军征南梁,虽然开头取得一些战绩,但后来遇到连绵大雨,遭到“水淹七军”的惨败,东方老被梁俘捉,随即遭杀害。墓志铭还记载:“父,荣,隋任右武卫长史……”即东方合的父亲(东方朔第二十七代传人)是东方荣,隋朝时任右武卫长史,是皇帝羽林军的官员,这个官职是皇帝的亲信人员才能充当的。东方合二十岁就很有名声,“龉年阐誉五车,富于经典六艺”,在隋唐变革年代,曾在军中任职,陪葬的秦王镜铭文曰:“赏得秦王镜,判不惜千金,非关欲照胆,特是自明心。 ”此为唐高祖灭隋时期,秦王李世民赏赐功臣所制。这充分证明东方合骁勇善战,功绩卓著,曾在李世民麾下,为建立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到唐朝统治稳定后,他也想致力于文官事业,可是忽然于672年死去,葬于家乡。墓志铭还记载了东方合夫人的简况:“为渤海封氏,在家女则,出适母仪。 ”总之,东方合的墓志铭记载了东方朔第二十五到第二十八代传人四代人的身世,文字记载的时间跨度(508—672)为160年左右,可是却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个朝代,这段历史正是中国历史上由乱到治的动荡时期。从东方膺到东方合四代人尽管朝代变迁,但每代人都在不同朝代的政治舞台上处于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东方朔后裔颇有其祖遗风。
  综上所述,东方合墓志的出土,足以证实东方朔是今陵县神头镇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东方朔籍里的唯一实物证据,填补了东方朔家族史的一大空白。陵县东方朔文化研究者王世明当时异常喜悦地撰联赞曰:“无曼倩后裔千古人间惑;有膺老荣合一碑天下晓。 ”
  该墓志曾作为陵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过2012年7月被征入德州博物馆收藏。
(石贤圣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东方合墓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