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汉太中大夫东方朔画赞碑碑文
作者:709—785年
  汉太中大夫东方朔画赞碑系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陵县文博苑。碑文如下:
汉太中大夫东方朔先生画赞并序
(晋)夏侯湛
  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厌次以为乐陵郡,故又为郡人焉。事汉武帝,汉书具载其事。
  先生瑰玮博达,思周变通,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顽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驰张而不为邪,进退而不离群。若乃远心旷度,赡智宏材。倜傥博物,触类多能。合变以明策,幽赞以知来。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阴阳图纬之学,百家众流之论,周给敏捷之辩,支离覆逆之数,经脉药石之艺,射御书计之术,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经目而讽于口,过耳而暗于心。夫其明济开豁,包含弘大,陵轹卿相,嘲哂豪桀,笼罩靡前,跆籍贵势,出不休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寮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已。
  谈者又以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弃俗登仙;神交造化,灵为星辰。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备论者也。
  大人来守此国,仆自京都言归定省,睹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徘徊路寝,见先生之遗像;逍遥城郭,观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怀,乃作颂焉。其辞曰:
  矫矫先生,肥遁居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涅而无滓,既浊能清。无滓伊何,高明克柔。能清伊何,视污若浮。乐在必行,处沦罔忧。跨世凌时,远蹈独游。瞻望往代,爰想遐踪。邈邈先生,其道犹龙。染迹朝隐,和而不同。栖迟下位,聊以从容。我来自东,言适兹邑。敬问墟坟,企伫原隰。墟墓徒存,精灵永戢。民思其轨,祠宇斯立。徘徊寺寝,遗像在图。周旋祠宇,庭序荒芜。榱栋倾落,草莱勿除。肃肃先生,岂焉是居。是居弗形,悠悠我情。昔在有德,罔不遗灵。天秩有礼,神监孔明。仿佛风尘,用垂颂声。
  译文:
  先生名讳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魏建安年间中期,厌次县划归乐陵郡,所以又可说先生是乐陵郡人。侍从汉武帝,汉书全面记载其事迹。
  先生身材伟岸,胸襟博大;思维灵活变通而严谨周密。他认为在浊世中不可以争取富贵,所以稍事游历而致力于取得地位。苟且取得了地位也不能行正直之道,所以采取一种灵活曲折的处世态度而傲视权贵;傲世这种态度是不能当作经验传给后世的,所以给皇帝提出正确的建言来表明节操;坚守节操是不能长久平安的,所以出语诙谐以取得朝庭的容纳。因此可以说,先生的理论和学说是高洁的;而行为事迹显得有些污秽;本质上是纯洁无瑕的,外在形象有点浑浊了。虽然驰张失度但是并不作邪恶之事,进退失据而并不离开公道人心。
  至于说到远大而豁达的心胸,才华毕露而不拘小节,触类旁通而且多才多艺,以巧妙的变化适应事态变局,通过深刻的推究而预知未来。自黄帝流传下来的经典: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利用阴阳图纬的学说来卜算未来,诸子百家九流三教之论;周密而对应敏捷的出色辩才,通过对事物的精辟分析来预测未来定数;经络脉象诊病处方投以药石的技艺,都通过精到的研究而深明其理,不必经常复习而尽得奥妙。过眼不忘而熟诵于口,听到一遍就明白其中道理且烂熟于心。
  还有明达事理解决问题的才能,敢于超越卿相豪杰、践踏贵戚的气势;得势时决不炫耀,贫贱时决不忧戚;戏弄万乘之尊如同同僚朋友,视那些同列朝堂的大臣如同杂草种子。雄大的气节远远超越同辈,精神修养神游社会常规之外了。
  评论家们又认为先生之“元气”达到“冲和”的程度,可以自由的吐故纳新,像神龙那样变化自如,精神与造物完全合而为一。也有说他根本就是太白金星变化而成。这些都属于奇怪蒙胧,不可详细完备的加以论述的了。
  我的父亲到这里来担任乐陵郡太守,我自京都,说定来向二老问候请安,有幸亲眼看见了先生的县邑,想起了先生的贞亮高风,在先生的陵寝这里俳徊,见先生之遗象;悠闲从容地游览你的城郭,观看先生的祠宇。心中有了深深感慨,于是为你作了这一篇赞颂的辞章:
  精神高扬的先生,隐居在朝堂上却保持了崇高的节操;
  被黜既不会最后隐退,得志也决不趾高气扬。
  象孟夫子说的那样,处世能够与俗同流,却又能做到并不合污;
  遵循孔圣的教导,身处浊世而能保持自身清白。
  以高亢明爽的性格,善于用柔和的态度来克服刚直;
  先生清高的境界,能做到把用污辱态度对待自己的,一律看作是对方轻浮。
  先生乐趣在于有言必行,处在沦落的地位而不忧伤;
  先生高扬的精神跨朝越代,犹如天马之行空。
  我想起令人神往的汉武时代,想起你业已远去的踪迹;
  踪迹似有若无的先生,你的道义就象一条龙那样清晰神奇。
  自称隐居朝堂上,善于和各色人等相处而不与他们苟同,做到孔子说的和而不同;
  仰慕你的大名鼎鼎,我愿意停留下来,从从容容的瞻仰。(栖迟:停留。典出诗经)
  我从东方过来,说定了到任所来问候高堂父母,
  同时以尊敬的态度来拜谒你的住所,久久的站立在低洼潮湿的坟场;
  高高的坟墓,把先生的神灵永远收藏在里面,
  百姓怀念你的风范,于是为你修了这座坟墓。
  我走进你的墓前享堂,只见你的遗像居中高挂;
  在院中徘徊,你的祠宇却这样破败荒芜;
  屋檩歪斜,杂草丛生,无人清除。
  如此庄严的先生,怎么好住在这里?
  虽然住得这样不成样子;并不妨碍我久远的怀念。
  自古以来,有德的人,都留下了神灵,
  天的秩序被称为礼;神的监督纤毫洞明;
  我面对你的神灵映照下的风尘,写下这篇赞美诗来加以歌颂。
  注:
  夏侯湛(243-291),西晋文学家。字孝若。谯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少为太尉掾,晋武帝泰始时,拜郎中,后为中书侍郎、南阳相,惠帝时为散骑常侍,元康初病逝。
  夏侯湛的文章以《文选》所载《东方朔画赞》最为著名。在这篇赞的《序》中,他称赞东方朔“凌轹卿相,嘲哂豪桀,笼罩靡前,跆籍贵势。出不休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寮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已”。他这样推崇东方朔,可能是因为在晋武帝时他有一个时期官职“累年不调”的缘故。
  附:
汉东方朔先生画赞碑阴记
唐·颜真卿
  《东方先生画赞》者,晋散骑常侍夏侯湛之所作也。湛字孝若,父庄,为乐陵太守,因来觐省,遂作斯文。赞云:“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魏建安中,分厌次为乐陵郡,又为郡人焉。”厌次今移属乐安郡,东去祠庙六百里。故厌次城今在平原郡安德县东北二十里,庙西南一里。先生形像,今则捏素为之,并二细君侍焉。郡尝为德州,其赞开元八年刺史韩公思复刻於石碑。真卿去岁拜此郡,属殿中侍御史平公冽、监察御史阎公宽、李公史鱼、右金吾胄曹宋公謇,咸以河北采访使东平王判官巡按狎至,真卿候於境上,而先生祠庙,不远道周。亟与数公家兄淄川司马曜卿、长史前洛阳令萧晋用、前醴泉尉李伯鱼、徵君左骁卫兵曹张遂麟、游尉韦宅相、朝城主簿韦夏有、司经正字毕、族弟浑、前参军郑悟初同兹谒拜,退而游於中唐,则韩之刻石存焉。佥叹其文字纤靡,藓生金,四十年间,已不可识。真卿於是勒诸他山之石,盖取其字大可久,不复课其工拙,故援翰而不辞焉。至若先生事迹,则载在《太史公书》、《汉书》、《风俗通》、《武帝内传》、《十洲记》、《列仙》、《神仙》、《高士传》,此不复纪焉。有唐天宝十三载季冬辛卯朔建。
  注:
  颜真卿的《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楷书,天宝十三年(754)十二月立于德州。晋夏侯湛撰文。这是颜真卿四十五岁时写的,大楷字径约十厘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远。 ”“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宝晋斋本《东方画赞》,传为王羲之小楷(日本国立博物馆所存的越州石氏本《东方先生画赞碑》)。鲁公变小字为大字,易清朗俊秀为刚劲雄强,应说是师古而不泥古。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号应方,祖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所书。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因受权奸杨国忠排挤,颜真卿被贬出任平原郡(今陵县)太守。次年,范阳、卢龙、阿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反意已显,派人去平原郡游说。颜真卿一面募兵储粮备战,一面泛舟饮酒假作懈怠,以麻痹使者。与使者同游时,见东方朔碑已残缺漫漶,便亲书赞文,重刻石碑。后安禄山举兵反叛,唯平原郡得以坚守。(陵县东方朔文化研究会整理)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汉太中大夫东方朔画赞碑碑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