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月牙池探秘
  在我们的家乡陵县有一处名胜古迹叫“月牙池”,是清代“平昌八景”之一,遐迩闻名。这里不仅有神奇的传说故事和文人雅士的诗篇,而且还有许多历史谜团等待人们去探究体味。
半亩“泮池”一鉴开
  阳春的村野风景秀丽,我和几位文友经过充分准备,相伴来到义渡口乡林家庄,这里就是月牙池的旧址。
  林家庄因与“月牙池”相连,过去也叫“月牙池”或“月池林”,旧时这里设有会社,印章上直呼“月牙池会”。该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属德平县。《德平县志·古迹》载:“月牙池在县西三十五里,居民掘土得砖甃小池,形如半月,故名”,方志上赞颂月牙池的诗词中最早的写于康熙年间。据此看出,清初月牙池就已经成名,它被发现应上推至明朝后期,这正是鲁西北绝大多数移民建村的重要时代。
  我们抬眼向村西望去,绿野中有一片突兀的高地,乡亲们说,此处从前是一处寺庙,占地有几十亩,香火很盛,解放前还有僧人住持。相传庙前的洼地就是月牙池的所在。据说早年间那池水底下是月仙嫦娥娘娘的行宫,有一个月牙儿常年放光,挺神的。再后来,不知为什么池中断了水,就在里面挖了两口井,分列庙门的左右,叫作“凤凰眼”,很有灵气,现在已不见踪影。
  有关月牙池的历史真相,扑朔迷离,虽经多方打听,我们的种种疑惑还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春风拂面,杨柳飞絮茫然飘过。我们在月牙池遗址上踟蹰,从地头的旧瓦砾堆中搜寻,杂列其间的汉唐旧砖瓷片,蓦然点亮了大家追寻的思路。
  月牙池实为先前文庙的“泮池”。我们掀开《德平县志》,“疆域旧图”上月牙池的画面非常清晰:在坐北朝南的庙宇前,一湾半月形的泮池,仿佛正熠熠闪烁,水清可鉴。
  东周时孔子开始在曲阜办学,古泮池位于城东南隅,是孔子与弟子们课余游憩之处;鲁僖公时在泮池东侧筑起“书云台”,成为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府,这样,“曲阜祖廷”的泮池视为后来的规制。汉武帝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后,儒学成为正统,全国各府、州、县普建文庙,兼具祭孔和学校双重用途。按照建筑规范,在文庙棂星门内外设有半圆形的“泮池”,成为学府的象征,后世便把读书人入学叫做“入泮”。
  一首《牙池新月》诗中这样赞美历久弥新的月牙池:“泮池半壁古来传,池以牙名境倍鲜”。
天光云影共徘徊
  古泮池放射着文化的光芒,潺潺而过。那股水流好像在月牙池中盘旋出一个问号,偌大的文庙起初为什么建在这里呢?
  老乡告诉说,原先从周围通向这里有六条路,在月牙池南边相交,像个篆体的“木”字,可见此处并非凡地。
  我们举镜远望,又埋首史籍,顿觉柳暗花明。从月牙池顺老官道向西南8里地,有辛安街村,据史料载,此为西汉的安县城,又称“安侯国”,王莽篡汉,国号“新”,始建国元年正月封孺子婴为安定公,在此以方圆百里之地为安定公国,谓之“新安”。到了隋代,在此又置新县。“辛安街”是后人谐音相称。据此推测,月牙池应该是属于当时安(或新)县城的文庙泮池,并且始建于上述历史时期。
  文庙一般每县一处,它除了棂星门和泮池,主要有大成殿、尊经阁、明伦堂,以及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等,布局大多是中轴分明,左右对称。中华礼仪之邦,祀典纷繁,届时之气象感天动地!月牙池作为县域的一方圣地,当初也是如此吧!
  隋朝开辟科举制以后,不分贵族平民开始平等选拔人才,人权得到进一步解放。遥想那时,先生、弟子们出入文庙,在月牙池边照照影,检点一下威仪,更显得文质彬彬了。德平县廪贡周景泮在《牙池新月》诗中感怀道:“极目高卑同一象,无边风景自年年。 ”
  月牙池在人类发展史中流淌着,那清清的水面上,天光云影在一起波动。传说孔融在北海任太守的时候,管亥率部把他围困在城中。这时太子慈奔平原向刘备求救,情况紧急,却逢夜黑天,“刘关张”的援军行动迟缓,沿官道由南往北正好路过月牙池,刘备大喜,说道:“月亮啊月亮!别在池中消遣了,快随我起程,成就一番事业去吧! ”那泮池中的银月本是月仙下凡,知道刘备乃是真龙天子降世,金口玉言既出,她哪敢怠慢,腾空而出随三军而去。明月照征途,刘关张三军日夜兼程,到北海杀管亥为孔融解了围。但月牙池从此再也没有了月亮。
  这段美丽的神话虽然衍生于三国故事,但也启示人们,月牙池连同文庙肯定是在社会变乱时期暗淡消失了。不过,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在一次次民族融合中,又注入了新的生机!
问池哪得清如许
月牙池在明末奇迹般出土后,又重见天日,尽管时过境迁屈居县西边陲,人们却重新赋予了它神秘的色彩。据传月牙池呈现瑞相,逢旱不干遇涝不溢,莲花绽放姹紫嫣红,特别是在水中有一月牙形的宝物,烁烁放光,无论何时总能水中望月,引来不少诗人骚客观赏吟咏,称奇叫绝。
  《德平县志》选录的“平昌八景”诗词中,以赞美月牙池的为最多。“西风取次入华池,半壁纤光挂远枝。宝匣乍开全魄彩,晚妆初上一痕眉。游鱼照影防钩误,栖鸟窥林避射移。耿耿银河曙色色,水晶宫畔欲迷离。 ”
  为什么仅仅一个小池竟被如此青睐呢?“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康乾盛世,社会清平安详,教育秩序良好,人们畅游风景如画的月牙池,那安定的心灵与清澈的池水情景交融,该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月牙池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繁荣的时代背景。
  乡间传说,月牙池是一块风水宝地,德平县令出了衙门口,便能看到这里升起的瑞气,来此祈求月仙就会平步青云。康熙时邑令季静的《游月牙池》写道:“湛湛一泓水,犹同阙月看。一钩浑是魄,半壁已成残。波逐昆明沫,光分太液寒。停骖羁宦况,回首忆长安。”也许讲究堪舆的人玩味此诗,会别有一番说辞。
  那么,近代的月牙池寺庙建于何时呢?县志没有记载。月牙池命名“牙池新月”正式入列“八景”中,按题赋诗最早的在乾隆末年,从所有诗篇中寻找,都没有关于庙宇的信息。可见,依托负有盛名的月牙池修建佛教寺院是在乾隆以后。后来月牙池渐渐淤废,取而代之的是两眼水井了。
  《德平县续志》载:“德平县禹基乡立高等小学校”创始于民国二年,校址设于城西三十五里之月牙池,当时以烟草秤捐为基金,招齐高、初级学生各一班,嗣因地面不靖,土匪猖獗,至十三年夏遂迁。据说,当时在校任教的都是举人贡生,地方名流。这条历史记录令人欣慰,尽管内忧外乱,华夏文脉却没有中断,月牙池的文化之魂有了新的闪现。
为有源头活水来
  著名的月牙池毕竟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禁要问,这处古“风水”后来为什么换成幽深的井呢?“千江有水千江月”,归根到底,水源才是它们活的灵魂。
  我们走访考察,看网上卫星地图,终于探明究竟。原来在月牙池北边,古时有一条西北东南流向的大河,堤坝与河床的遗迹现在依稀可辨。它上连现在的马颊河故道,途经义渡口乡境内的堤后刘村、林家(月牙池)、大付家至李志拔村,下接笃马河(新马颊河)。
  这条古河道以拥有防洪大堤为特征。在原德平、乐陵、庆云、盐山等旧地方志中,都有关于此河“古防洪堤”的记载,或曰“神禹古堤”,或曰“齐堤”、“金堤”等等,它从下游上溯到今陵县境,由范家桥、堤口王、田家堰、堤口孙家南、李志拔村北,一直蜿蜒而来,堤、水相依,《汉书》称其“笃马河”。
  防洪大堤过月牙池(林家)与马颊河故道交接后,再西行到徽王庄镇境内,王解村(重丘古城)东西也有古堤遗迹,地方史学界考证为古代“徒骇河”。
  由此,再向西南接马颊岔河,河左岸的古堤遗迹至今犹存,巍峨耸立,长有数十里,《陵县志》有相关记载,这里人称古黄河。
  《史记》载:“(秦始皇)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至平原津而病。”此“平原津”是黄河津渡名,在今平原县西南,沿这条古堤继续逆行就是。
  综上可见,这条黄河支流的由来不会晚于秦汉,抑或像很多地方志所论,早至商周乃至鲧禹治水时期也有可能;而这道绵延千秋的“古防洪堤”,就像一位上古圣人,把疏与堵的辩证法示现给了后人。
  《牙池新月》诗中写道:“临流我独怀幽赏,河汉空苍万古悠”。看来在月牙池枯竭以前,那古河道还有汩汩活水作为它的地表水源。据老乡们说,月牙池后来变成了一双“凤凰眼”,它那炯炯地目光中,是在企盼着“涅盘”复兴吧?
  探秘月牙池,令我们惊喜,家乡的一个小小景点,竟然汇聚着民族的教育传统和黄河的水文化!然而,展望春江水暖的祖国大地,无处不在的中华文明更让我们自豪,大家鼓掌吧!
□齐宝江李世英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月牙池探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