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大势是怎样炼成的
——解读陵县“跨越发展”密码
作者:李照明
  □记者李照明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眸2013年我县走过的坚实脚步,我们信心满怀。 2013年,我县这艘“大船”,乘风破浪、破冰前行,驶出了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航线”。
  一年的风雨险阻,一年的乘势突破,县委、县政府用实干、实效、实绩,赢得了民心,锻炼了干部队伍,显示了强大的执行力、感召力、公信力和创造力,为建设富强、品位、幸福陵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执行力:握指成拳“突破”发展

  2013年初,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决定在全县集中组织并实施事关全局、关系全县长远发展的五大战役。
  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关键,就等于抓住了跨越发展的“纲”,就可以“纲举目张”。一年来,全县上下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调子,集中兵力、集合力量,集聚资源、集中突破,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大战役”在全县全面铺开。
  项目东区充分利用完善的设施、优越的区位、充足的空间,面向珠三角、长三角等六大招商片区开展招商,知名度迅速提升。一年来,先后开工建设瑞冬空调、鼎味食品等16个项目,总投资58.6亿元。投资300亿元的中国华阳集团低碳科技园、100亿元的中燕专用汽车产业城、50亿元的中国华戎产业园等大项目、好项目成功签约。
  马颊河生态岛通过BT方式招商引资、寻求合作,破解了资金难题,迅速拉开了大开发、大建设的序幕。征地拆迁、景观改造、道路施工、社区建设等工作全面展开,核心区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接踵而来,洽谈引进了华戎东方智慧养生苑、理想镇等6大门类29个项目。开工建设了黑马城市综合体等6个项目,总投资64亿元。
  通过实施基础设施改造、产业园区提升、企业转化升级三大提档升级工程,“4+2”产业园老园区焕发新活力。新规划建设了中小企业孵化器、精细化工产业园,园区功能进一步细化。以企业解困助推转化升级,华茂集团与广州康采恩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园区内262家企业有242家实现了良性发展。
  投资27亿元,开工建设了7大类47个城建项目,城区面貌实现较大改观。颜城街南延、黄办路建设、315省道改造工程高标准完成;完善城区管网建设,解决了县城多年来雨污混排、河流污染的问题;实施了人民公园、鬲津河、颜城河水系景观改造工程。仅用一个月时间,无震荡拆迁东方公园片区2091户、40万平方米。“两区同建”和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乡镇驻地改貌工程全面启动。全县开工建设社区16个,建设面积102.5万平方米,搬迁入住4396户,完成了42个村整体或部分拆迁,拆旧农宅5529处,拆迁面积3467亩。建成19个产业园区,实现了农产品就近加工,农民就近就业,生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
  2013年,五大战役都获得了阶段性胜利,不但给全县人民呈现了累累硕果,还向全县人民展现了五张美好的画卷,在这场为实现“富强、品位、幸福”目标而战的伟大战役中,县委、县政府用“实战”凝聚了共识、集聚了力量,形成了“破竹”之势,激发了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感召力:群众所需我们所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坚持发展为了民生,重发展更要重民生。”在集中发展经济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解决民生问题。
  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民生上,我县针对老百姓最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广泛开辟网络、热线、意见箱等“民声”反映渠道,最大程度地听取群众意见。 2013年,全县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了81.2%。城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开工建设了4处中小学校;招聘129名中小学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不断增强,开工建设了4处门诊病房楼;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补偿医疗费用1.6亿元,受益群众达68.3万人次;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直接让利群众426万元。
  同时,一大批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各类保障房开工2049套,启动了烈士陵园扩建工程,开通了德州至陵县104路公交线路,解决了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城区集中供暖当年开工当年供暖103万平方米,群众性文化演出活动100余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民生工程听取“民声”,有效解决了民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公信力:金牌服务绿色环境

  环境是一种资源,环境更是竞争力和生产力。实践证明,哪里的投资环境好,哪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具备了传统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之后,我县将打造最优的投资环境放在了“生命线”的重要位置,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的实行反映了县委、县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加快发展的决心。
  2013年,我县在抓发展、保民生的同时,从规范政府行为,转变工作职能入手,强化依法行政,对涉企收费、行政处罚项目有效压减。年初,我县对工商、环保、安监、国土等12个部门的62项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共免收项目10项,压缩、合并、降低收费标准31项,并编印了《陵县涉企收费项目、标准》政策汇编,规范收费部门行为。同时,启用了3000平方米的县政务服务中心,37个行政部门及4个中介机构全部进驻,可集中办理351项业务,真正为企业办理缴费、审证等各项事务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便捷服务。优良的环境换来的是省内外客商的纷至沓来。 2013年,先后有300多批次客商前来我县考察洽谈,全年引进项目62个,总投资394亿元。其中,过5亿元的7个,过10亿元的3个。
  发展是重中之重,但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广大群众呼吁:“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几年来,我县更是吹响了“生态陵县”的号角,将上级环保部门下达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先后投入4.8亿元用于水污染治理,各类治污设施正常运转达标排放,马颊河等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水污染防治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造力:心系群众爱民为民


  2013年,我县以习近平同志“亲民爱民、执政为民”重要批示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探索实行了以“县委常委包乡镇、县委委员包片区、科级干部包村居、党员联系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包一联”网格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一股暖流迅速涌遍陵县大地,一股推动陵县科学发展的正能量迅速凝聚。
  县人社局协调县农村信用社在110个村安装了自动取款机,方便了老年人领取养老金;民政局听取群众建议,提高了最低保障标准;烟草专卖公司投入120多万元,助推了农村社区建设等一批实事、好事;边临镇郭庄村74岁的姜洪胜,儿子病故,儿媳离家出走,10岁的小孙子姜风豪全靠他一人抚养,生活艰难。包村干部刘志涛听说后,每月拿出100元,帮助小风豪重返了校园……“要一切为了群众,坚持真包实联,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俊昀的话掷地有声。一年来,广大包联干部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带着真情、带着深意,走千家、进万户,共走访党员11271人,走访群众122169户,发放联系卡近13万张,征求意见建议5532条,各级党员干部踊跃捐款捐物,累计投入资金1697.8万元,解决民生事项2673件。
  一双双紧握的双手,一张张欣慰的笑脸,在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亲密接触中,党群关系更近一步,鱼水之情更深一层。“三包一联”成为凝聚全县人民力量的伟大创举,为富强、品位、幸福陵县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势是怎样炼成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