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怀念我家李树园
作者:许仁红


  (接上期)每年暑假正是李子成熟的时候,摘李子、选李子都是我的工作,这些活对于没干过的人来说可能很新鲜,可对我来说却觉得是个苦差事:三伏天,在空调屋里一动都浑身是汗,你想象一下在闷热的果园里摘李子会是什么滋味?李子高高地挂在枝头,人站在地上很难摘到,我就得爬到树上去摘,摇摇晃晃的树枝让人心惊胆战不说,衣服被汗浸透了贴在身上实在难受,再加上蚊虫叮咬,“洋辣子”还时常在身上、脸上刺上毒汁,头发被树枝挂的乱七八糟地贴在脸上,那滋味估计很少有人尝过。
  有一次我自己在树上摘李子,一不小心踩空了,人悬挂在半空中,上不去也下不来,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后来我横下心来松开紧紧抓住树枝的手,摔倒了地上,所幸离地不远,才不至于摔伤。还有一次,我扛着沉甸甸的一袋子李子运到地头的车子上,脚被草丛里的一根棍子绊了一下,人一下子趴在了地上,李子撒了一地,我也差点滚到旁边的河里去,那时候我真想大哭一场,可是想想娘一个人的日子难过,我只能把眼泪往肚子里流。后来我的腰每到阴天就像断了似的疼,躺一会儿才见轻,估计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
  娘不识字,算账也不很清楚。都说“顾客是上帝”,可有的时候“上帝”真的很难伺候,比如:李子2.5元一斤,买整斤该多少元,娘会算,可有的“上帝”偏买二斤半或者就买两块钱的,娘就不会算了,有好几次回来让我算账,都被人赚了便宜;还有的时候到一个地方,一下子围上一大群人,买完了回家拿钱,有的把钱送来了、有的则滥竽充数,一去不回头了。看到这些情况,我决定和娘一起去卖李子,在这个过程中真让我见识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人生百态。
  走街串巷做买卖哪儿人多去哪儿,什么时候人多什么时候去。在农村的夏天,正当午时的时候大街上人很少,只有清早人们下地的时候和傍晚收工的时候大街上的人才多。因此为了赶这个时候,我们早上几乎不吃饭,5点多就收拾完毕出门,一边吆喝一边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有时候卖到中午的时候筐里还剩下一些,大街上骄阳似火,我们汗流浃背地站那儿,娘的嗓子喊哑了,真期盼能有人出来照顾我们的生意。每当这时,听到人家屋里一家人的欢笑声,闻着从屋里飘出的饭菜的香味,想象着一家人吹着风扇或空调,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的情景,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有时候晚上我们回来的很晚,车灯摇晃的娘心里难受,像晕车一样,有时候车子坏在半路上,那种孤独无助的滋味只有我和娘能体会得到。
  和娘一起卖李子时,我很抹不开面子,最怕碰见同事或者学生家长,不是舍不得让人家品尝李子,而是可怜的自尊心让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在大街上卖李子很丢人,所以有我学生的村我不去,或者在村外等着,有时甚至干脆去远处没有熟人的村去卖。娘的嗓子吆喝哑了,我只能提醒她多喝水,或者尽量为她做好后勤服务,却一次也没帮她吆喝,因为我曾偷偷地试过,在心里无数次的喊过:“卖甜李子咯!”可是,这句话却每次都堵在嗓子眼喊不出来,最后只能作罢,看来我的心还没有坚强到无所不能的地步呀!
  娘是一个心肠很好的人,无论在哪个村,遇见小孩或老人围着车子看李子,都会赶紧挑甜李子给他吃,不管他买不买,用娘的话说:“自己家种的李子,吃点算什么! ”有一次,在大郭村有个老奶奶,穿的很破烂,跟着我们的车子走出很远,娘一次又一次给她李子吃,还往她怀里塞了十几个,老奶奶就是不回去,有人说:“她家三个儿子都不管她,一家呆一个月,多一天都不行,自己的被褥、碗筷自己背着去,衣服也没人洗。”娘就说:“人都有老的时候,看着老人怪心疼的。 ”老奶奶感动地对娘说:“你这人心田好呀,我求菩萨保佑你好人有好报呀!”听老人这句话,我心里酸溜溜的:唉,世态炎凉啊!在界牌刘村我们还看到有老夫妻俩,老太太得了脑血栓,老头搀着她出来晒太阳,老头给老太太买了一斤李子,娘赶紧多给了好几个,还把一个又大又红的李子剥了皮送到老太太手里。我们感叹说:“这才是老伴呢,老伴老伴,老了作伴啊。 ”
  卖李子什么样的人都能遇到,有的人很大方,从不打价还价,挑最好的买,买的也多,这样的人我们喜欢,但绝不让他吃亏,除了价钱合理外,我们还会多给他一些,因为他的慷慨让我们少费很多口舌。有的人则吝啬的要命,在苗家村就有这么一位男子汉,在买李子之前就尝了好几个,然后买了半斤,临走还随手又拿走了两个,我心里那个气呀:堂堂男子汉,不去想法挣钱,在人家面前捡小便宜,真不嫌丢人呀!
  关于李园的故事还有很多,甜甜的李子曾经带给我很多营养与快乐,也让我品尝了生活的苦涩与无奈。关于李园的记忆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留在我的生命里。如今娘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我也已经惧怕这种紧张忙碌、起早贪黑、提心吊胆、牵肠挂肚的生活,所以很想把李园砍掉,让娘轻松地过晚年生活,可是现在李树的砍伐又成了一个难题,唉!看来李园与我的缘分还不到头,让我又爱又恨的李树园呀!(许仁红)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怀念我家李树园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