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接“地气”才能长“底气”
作者:吕希华
  接“地气”是走群众路线,也是为官之正道,长“底气”是敢接受监督,也是为官之厚德。接“地气”深不深,反映的是工作作风严不严,长“底气”实不实,反映的是官德人品厚不厚。正道修德,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接“地气”才能长“底气”。
  深入末端接“地气”,一言一行长“底气”。深入末端接“地气”是实施正确决策指导的有效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常出现这样两种接“地气”的不良现象:凭经验“隔时”接“地气”,有的把基层工作经历当成了解基层的资本;处高位“隔空”接“地气”,有的把基层汇报材料当成掌握基层的途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迈开双腿下基层、进社区、入农户,与群众面对面、心与心交流,把一把群众的脉搏,听一听群众的心声,才能见知入微,了解实情,找准靶子,有的放矢,真正做到总揽全局有“高度”,落实指示有“深度”,制定措施有“力度”,言行举止有“厚度”。
  攻坚克难接“地气”,应急应变长“底气”。攻坚克难接“地气”是检验应急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取势谋势必先入势掌势。在攻坚克难中,虽然事先有方案,但过程却复杂多变,因此,只有身入心入察“时情”、谋“时势”、抓时机、解“时难”,才能掌控过程,管控细节,正确决策。比如,一些机关干部在帮抓基层时,如果是蜻蜓点水“走过场”,不沉到最底层、不深入第一线,就很难“接地气”,就体味不到基层苦乐、体察不到基层实情。因此,走进基层不等于走近基层,身在群众中不等于亲民爱民,接地气身入更要心入,走近更要走进,说到更要做到,这样接的地气才能冒热气、长底气。
  接受监督接“地气”,为官修德长“底气”。接受监督接“地气”是加强人品官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如今,由于种种原因,领导干部接受监督成了一个难题,有的素质较低,不受监督;有的地位特殊,难以监督;有的重用轻管,忽视监督;有的公务隐蔽,无法监督;有的赋权过重,不敢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保护,也是为官做事的立身之本。因此,要立足防范,提高素质,强化自我监督;明确责任,坚持原则,加强集体监督;发扬民主,征求意见,形成群众监督;赋权适当,从严制约,加强责任监督;健全制度,规范行为,保证经常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行为在轨道上行驶,为官在修德中坦荡。 (吕希华)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接“地气”才能长“底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