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支持力度更大种粮更有信心
一号文件让我们吃了“定心丸”
作者:穆修奇报道



  □特邀记者穆修奇报道
  本报讯近日,安德街道办事处大刘村种粮大户李金柱带领记者走进麦田里。“看,这大片麦子全是我种的。去冬气温低,杀死了地上地下虫卵、细菌,又接连下了几场大雪,墒情很好,看这刚刚返青的麦苗,长势多旺盛,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李金柱说。
  2011年1月,35岁的李金柱和村委会签订每亩每年300元、承包期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承包了村南153.5亩高洼不平、只长芦苇不长庄稼的洼地。当年,他投入24万元整平土地,开挖了3条排灌沟,解决了抗旱排涝问题;又投资11万元,种植153.5亩棉花。但秋后只收入5.8万元。去年,他全部改种粮食,这一年小麦平均亩产800斤,玉米平均亩产840斤,每地净赚1010元,共赚15万余元。“中央一号文件说到我心窝子里了。政府对咱农民的支持力度更大了,特别是对咱种粮大户有了更多的扶持政策,俺种田的干劲更足了。 ”李金柱说。
  李金柱说,最让他高兴的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这对我们流转土地种粮食是一个利好政策,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坚持集约化种植。 ”“今年我将计划投资5万元,在承包地东边中间、马颊岔河分支上新建泵房,安装总长1100米的南北地下管道和东西地下管道,实现省时省力省工节水灌溉。投资15万元在承包地西北角修建一座2000立方米的粮仓和一处占地5亩、混凝土硬化的粮食晾晒场地,解决储粮难和粮食晾晒难的问题。 ”李金柱信心满满地说。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号文件让我们吃了“定心丸”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经济·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