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东方朔画赞碑补墨》前言
作者:一中退休教师:曹树青
  颜碑亭下翰墨香,这芳香就是来自《颜子碑》,即《东方朔画赞碑》。该碑是我国现存的颜体碑文中一块唯一的篆隶合体碑,属国家一级馆藏文物。在我国碑刻艺术中,它享有书法瑰宝的美誉,是颜真卿当年的亲笔手迹。
  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大家,自幼喜爱书法艺术。曾从师于褚遂良、张旭、远溯练字习书。在名师指教下,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从而形成个人的清雄端庄、气势轩昂、遒劲有力的艺术风格,为后世书法名家和爱好者所叹为观止,青睐不已。公元754年冬天,安禄山的来使前来打探,时任陵县太守的颜真卿以一介书生之气,挥毫书写碑文。借此来转移视线,迷惑来使,应变于万一。
  该碑距今已历经1200余年,其间风雨沧桑,虽屡遭劫难而不失矣。单就其人文价值而言,实属一件让后人因喜出望外而欣慰的事,也是值得我国书法艺术界庆幸的事。据史料所载,该碑原在神头街内东方朔祠放置,约在元代中期又移到县城,并建亭于县衙堂之侧保存。公元1667年,即康熙六年曾发生地震,其衙堂和碑亭因之倒塌,碑石埋于黄土之下。百余年后,到1792年,即乾隆五十七年,才被挖出并再次建亭于文庙西侧,重新放置。 1984年初夏颜碑亭落成,在几经辗转后,《东方朔画赞碑》等刻石立于其下,供人观赏。
  一方《颜子碑》既道出西汉著名词赋家、滑稽大师东方朔的为人风采,也展现着书法文化名流颜真卿的处世才识,可谓集汉风唐韵于一身。这使人对书法家王德升先生偏爱颜体艺术不会再有诧异,而且也更理解在他文墨阁设学习班向青少年只传授颜体笔法之举。至于有幸得到一本宋代未经剜刻的画赞碑帖后,他有了为该碑补墨的夙愿,那就是顺理成章中的必然过程了。
  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化的艺术环境中,各种流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而作为传统派,他依然坚持走着传统之路。因为沉潜于我国的书法传统已数十年之久,这是他的积习和学养。长期以来,由于印刷工作的需要,使他和书法结下不解之缘。时光荏苒,他以颜体为宗,居高临下,广临颜、柳、欧、赵等群帖;日积月累,他以楷书为主,百尺竿头,兼及行、篆、隶、草诸字体。最终融历代名家之长而形成个人独具的风格,因而为补墨颜子碑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一、在原帖字迹上,先用白色充填均匀;二、再用黑色修补其残缺和失真部分;三、在已修补的字体上,用线笔勾划清晰;四、经反复缩小或放大,使颜体气脉贯通自如;五、去伪存真,取其神韵。这项工作从2010年夏天开始,前后达数月之多,方才欣然结束。《东方朔画赞碑补墨》对照千余年前的原碑和依据原碑而复制的新碑,从线条艺术来看,这项补墨工作是成功的。可以说,原始碑文中模糊不清、残缺失真的点画、架构、字迹、篇章,均已恢复颜体所曾有的气势和生机。这不仅在咫尺间尽展了名家的风华和才情,而且对映之下也表现出王德升先生的书法功力与灵性。无容置疑,这本书的出版既是给予钟情于颜体的后来者的一份精神财富,也是对我国书法艺术的一种特殊贡献!
  这篇前言是在应邀之后撰写的。为同德升先生共勉,遂赋《读古碑补墨感怀》五绝一首:“前人渐行远,古碑犹斐然。岁华逝如水,浪花非瞬间。 ”
(一中退休教师:曹树青)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东方朔画赞碑补墨》前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