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落实责任
我县食品安全整治成效显著
作者:杨洪涛报道
  □记者杨洪涛报道
  本报讯近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全县22所中小学的食堂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监督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采购食品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今年以来,县食安办组织各成员单位认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切实得到保障。
  深入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质监局重点查处非法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工商局开展了流通环节食用明胶专项检查;食品药品监管局督促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全面落实食品添加剂“五专两公开”制度。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585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993家次,立案查处食品添加剂违法案件2件,涉案货值0.69万元。
  深化重点品种综合治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突出对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蔬菜等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上半年,省、市先后五次对我县蔬菜产品抽检,全部100%达标,是全市唯一100%达标的县(市、区)。今年以来,各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867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4929户次,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7件,涉案产品货值18.26万元。今年3月15日,县食安办对专项整治行动中查获的80多个品种、重达3吨多的假劣食品进行了公开集中销毁,进一步警示和震摄了各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
  以农村食品市场为重点,开展重点场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质监局把城乡结合部、小型企业及非法生产窝点、小作坊及生产比较集中而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确定为重点整治范围,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商局以农村集市、城区食品批发市场、学校周边超市为重点,依法查处从非正规渠道进货的食品经营单位,依法查扣了不合格食品及过期食品60余种,货值5000多元。畜牧局建立健全“瘦肉精”黑名单监管制度,对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的兽药生产经营企业、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养殖场(户)、收购贩运企业和经纪人实行“黑名单”制度,在依法查处的基础上,对进入“黑名单”的进行重点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局认真落实学校食堂季度检查制度,已开展学校食堂专项监督检查6次,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县食品安全整治成效显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政教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