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第一书记”来帮扶 村民有了“主心骨”
侯庄村有位“红薯书记”
作者:刘静
  □记者刘静通讯员孙伟
  “我的6亩地瓜还没收完,这几天卖不了……”10月28日,记者在边临镇“地瓜村”侯庄村看到,地瓜大丰收,正在地里收获地瓜的村民侯佃真时不时接到买家的电话。其实,侯佃真的6亩地瓜当天就能收获完毕,但他不急着卖。“今年地瓜的品质不错,产量也好,4个地瓜窖都放满了,其余的只好堆放在院子里,往年都是自己联系买家,今年不着急卖是因为‘第一书记’帮俺村成立了地瓜种植协会,全村地瓜种植户都入了会,就想着能通过协会卖个更好的价钱。”侯佃真有自己的“小算盘”。
  侯佃真所说的“第一书记”就是县委组织部下派到侯庄村驻村帮扶的组工干部褚清森。今年,全县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县委组织部选派50名县乡年轻后备干部,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褚清森于4月份进驻边临镇侯庄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中他发现,该村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全村420口人,耕地只有750亩,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就是种地瓜,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产品品质也不错,在周围县市小有名气。但由于村民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各自销售,一直没形成规模,更没有自己的“名片”,遇有地瓜大批上市时,种植户辛苦一年的收入也只能随着市场波动,不稳定。
  今年63岁的村民侯清坡种地瓜已有40年,他说,“侯庄的土质是特有的白沙土,是上天赐予的‘宝地’,最适宜种地瓜,这也是侯庄地瓜好吃的原因。 ”侯清坡的6亩地每年都种地瓜,去年他的地瓜亩产达到了5000多斤,他赶集、通过亲戚好友联系销路,12月份就全部销完了,最高价卖到了每斤2.7元。“卖早了,去年有的户家卖到了每斤3元,我比人家每亩少卖1000多元呢。 ”侯清坡说:“今年种植的地瓜亩产达到了6000多斤,收成不错,要是有固定的收购商,把侯庄地瓜的名气再打响点,就不愁地瓜卖不出好价钱了。 ”
  了解到村民的期盼,褚清森同村干部、群众代表就怎么解决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广泛征求了农业专家和村民们的意见建议后,为侯庄地瓜注册商标,打造农产品品牌,促侯庄地瓜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摆上了议程。“只有有了品牌,才能有市场竞争力,也才能让侯庄地瓜真正有名气,真正让种植户受益。 ”褚清森说。现在,褚清森已帮助侯庄村成立了侯庄红薯种植协会,“侯庄红薯”商标注册已进入审核阶段。看到希望的侯庄村村民亲切地称褚清森为“红薯书记”。“目前,我们协会正积极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系,扩大地瓜销路。下一步我们还要结合节日市场,走侯庄地瓜包装进超市、网上销售的路子,让‘侯庄红薯’真正打出品牌,打出名气,增加农民收入。 ”侯庄村党支部书记、侯庄红薯种植协会会长侯春生信心实足。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侯庄村有位“红薯书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