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东方朔的个人成就
作者:石贤圣
  4、东方朔是中国俗文化的鼻祖
  文学评论界的开山鼻祖刘勰,对东方朔的文章评价说:不仅有志气磐桓,各含珠采可与司马迁的名著《报任少卿书》相媲美的高雅文章,他还著有大量的通俗易懂的文章。汉辞赋由韵变散是东方朔首开的先河!他的文章通俗易懂、诙谐有趣、雅俗共赏,“喜为庸人诵说”;《汉书·东方朔传》中载道:“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
  5、据若干史料记载及知名人士评价,东方朔还是诙谐睿智的雄辩家、博学多才的文学家、远蹈独游的地理学家、提出“无产业者”的第一人、踏上北极的第一人等。
  6、东方朔与节庆、民俗、美食
  由于崇拜东方朔的人格及渊博的学识,后人把他誉为智圣,捧为岁星、桃仙子、滑稽大师、知识之星,推崇他为相声、笑话、谜语、占卜、俗文学的祖师爷。《东方朔民间传说》于2007年相继被列入首批山东省、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说或反映东方非凡身世、或闪耀爱国忧民思想、或散发博学机智光辉、或展示滑稽幽默风采、或体现相术占卜才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且不少与节庆、民俗、美食有关。
(1)东方朔与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最隆重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挂彩灯,吃元宵,放鞭炮,闹社火,意味着这一年春节的结束,也正式拉开了新一年春耕生产等活动的序幕。
  相传元宵节传统习俗始于汉朝,其形成与智圣东方朔有关。东方朔是汉武帝的宠臣之一,知识渊博,精通周易,风趣幽默,机智多谋,而又心地善良,忧国忧民。一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汉武帝觉得无聊,便差东方朔到御花园为其折梅花。东方朔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急忙上前搭救,并询问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和一个妹妹,自从进宫以来,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逢冬尽春来时节愈加思念亲人,总觉得不能在亲人面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表示一定设法使其和家人团聚。
  第二天,东方朔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知道他足智多谋,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求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城里人心惶惶,人们纷纷求问免灾办法。东方朔不慌不忙地说:“正月十五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城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你们可以求当今天子想办法。 ”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
  老百姓急忙拿起红帖直奔皇宫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的字句。他不由大惊,连忙唤来东方朔帮忙想办法。东方朔心中暗喜,假意地想了想,煞有介事地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并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臣民都在正月十五晚上挂红灯,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火神君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急忙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正月十五这天晚上,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熙攘攘,热闹异常。宫女元宵也做了一个大灯笼,写上自己的名字,给汉武帝做完上供的元宵后,急急忙忙手提着大灯笼到街上看热闹。她的父母也依此前东方朔所授之意,带着小女儿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灯笼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高兴地跑过去,终于和家人团聚。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挂灯笼、放烟火、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人们也把汤圆叫做元宵,正月十五这天就叫“元宵节”。
(石贤圣)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东方朔的个人成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政教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