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家企业带起一个产业
宋家镇农村兴起养牛热
作者:杨廷发报道
  □特邀记者杨廷发报道
  本报讯“我这次出栏的20头牛平均重一千多斤,鲁众农牧的收购价是牛腔子十四块五,比市场价每斤高出一块多,我这20头牛就能多卖两万多块钱呢! ”5月16日,宋家镇王寨村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负责人武维平高兴地说。
  据了解,宋家镇农民养牛历史悠久,饲养经验丰富。 2010年,集肉牛繁育、屠宰、排酸、分割、副产品深加工、肥牛火锅餐饮连锁店为一体的鲁众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该镇,日宰杀肉牛达150余头。公司总经理李万平说:“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我们将牛肉分割出53类产品上百个品种,使每头牛比普通屠宰增加效益1000多元,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宋家镇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以基地建设促龙头企业发展”的方针,动员全镇农民发展肉牛养殖,并在资金、技术方面进行扶持、帮助。今年3月,大姜村村民姜振国养殖了20头肉牛,想改建牛棚,但苦于资金不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强了解情况后,马上为其协调办理了10万元贷款,还帮他向村委会协调修建了青储池,解决了肉牛的饲草问题。截至目前,该镇已帮助养殖农户解决问题23个,协调小额贷款资金40万元。同时,该镇还发挥畜牧养殖的优势,围绕市场积极转变观念,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专业化肉牛养殖路子,初步实现了由生产型畜牧业到产业型畜牧业的转变。武维平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我现在养了80多头肉牛,都是和鲁众签约的‘合同牛’,到出栏时一头牛比市场价要高出1000多块钱,在宋家镇养牛就能致富。有了良好的加工企业和市场,宋家镇农民肉牛养殖积极性高涨。
  目前,该镇已建成肉牛饲养小区11个,发展养殖专业户54户,肉牛饲养总量达1.5万头,年出栏2万多头。仅此一项,全镇农民年增收达6000余万元。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家企业带起一个产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