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老工头”本想回家养病 “不安分”养牛又圆富梦
潘书文:为自己攒“财产”为乡邻树“标杆”
作者:任晓敏报道
  □通讯员张鑫记者任晓敏报道
  本报讯4月19日,在于集乡如火如荼的“进民户、访民情、惠民生”大走访活动中,记者走访了该乡孟庄村潘氏奶牛养殖场。“老潘今年虽然60岁了,腿脚也不灵便,可是养殖场办得倒是越来越火。 ”该乡王路寺管区书记孙广深介绍道。“老潘”就是潘氏奶牛养殖场的场长潘书文。早年间,他曾组织本村村民在外打工干建筑,那时的他意气风发、干劲十足,谁料,1997年竟患上了脑血栓,不得不回家养病。经过治疗,虽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从此也落下了偏瘫。拖着落了残的左脚,心气高的潘书文实在不甘心以后的生活就这么平淡地走下去。1998年的一天,他走到村南边的水洼地时,想起自己生病期间,亲朋前来探望时大多是拎箱牛奶,心想:现在人们的生活真是好了,牛奶几乎成了必需品。一道灵光闪过他的脑海:何不利用这片洼地搞奶牛养殖呢?潘书文开始寻找人合伙,但村民们都不认为那片水洼地可以生金。于是,潘书文拿出全部积蓄,四处借钱贷款,共筹到38万元,于1999年填平了水洼地建起了养殖场,25头奶牛在此“安家落户”。
  万事开头难,虽然第一步走了出去,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由于缺乏经验,刚开始饲养没多久,潘书文的25头奶牛陆续生病,吃得越来越少,不但产奶量下降了,产的奶颜色也不正。看着日渐消瘦的奶牛,潘书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干脆搬到场里住,跟着他一起搬进去的还有半人高的奶牛养殖书籍。经过数日通宵达旦地学习研究,潘书文终于找到奶牛生病的根源所在:饲料太单一。于是,他按照提示在饲料里掺杂了胡萝卜等。在悉心照料下,奶牛体质开始好转,产奶量和奶质也有了很大提升,从此,潘书文又多了项给奶牛搭配“营养餐”的必修课。 2000年,潘书文淘到了第一桶金,净赚了4万元,让很多人眼红不已。
  就在潘书文刚要松口气的时候,问题又来了。 2000年6月,挤奶工反映,部分奶牛奶头出现了发炎的情况,牛奶也因为储存时间有限而质量不过关。看着奶牛红肿的乳头潘书文无奈地摇了摇头。为了消炎,不得不给奶牛吃消炎药,可是吃药就要有休药期,挤出的奶必须倒掉。看着白花花的牛奶倒入河沟里,潘书文心如刀绞。他查阅书籍,跟挤奶工不停地商讨对策。“再细心再周到也是不够的,必须提高硬件设施,决不能再出现类似情况了! ”潘书文决定购置一套全自动的挤奶储奶设备,以确保挤奶卫生和储存安全,具有10多年工作经验的挤奶工对此也十分赞同。眼见刚积攒起来的钞票又全部投入到购买设备当中,潘书文眼睛眨都没眨。设备买回来了,他诚恳地请技术人员到家里来手把手地教,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设备的使用,可同时为10头奶牛挤奶,消毒同步进行,在全自动制冷系统控制下实现牛奶储存。“现养,潘书文共养殖奶牛150头,日产奶1吨多,年产值达120万元。在老潘的带动下,我们村涌现出了10户养奶牛的,10户养猪的,还有60多户培育树苗的,全村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 ”该村支部书记潘红军高兴地说。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潘书文:为自己攒“财产”为乡邻树“标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经济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