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村庄事务村民说了算
糜镇:村民自治促社会和谐
作者:村
  □通讯员 田俊霞报道
  本报讯“以前要把这周围500余亩地浇一遍水得需20多天,现在从陈韩干沟引水开挖的这条沟,挖好后只需10天左右就能浇完一遍。这条沟的开挖使村里500余亩地有了水利保障。”10月22日下午,笔者来到糜镇韩家村东部的挖沟现场,村委会主任李登国高兴地介绍。“以前,这周围的500余亩地,旱难浇、涝难排,到了浇地的时节,为了抢水,有时还闹矛盾。 ”一旁的村民李连军说,“现在开挖了这条长200米、宽18米、深5米的沟渠,不光解决了引水问题,挖出的土方又抬高周围的15亩涝洼地,还造出可耕地25亩。 ”
  原来,韩家村有500余亩地由于引水设施不完善,丰收难保,成了村里的一块心病。村里早想解决,但90%的男劳力常年外出打工,这事就担搁了。“秋收前,村委会就做好了预案,借着村民还没外出打工,秋收还没结束就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大伙一致赞同挖这条沟,村民们都积极提想法、出点子。 ”村党支部书记李登海说。
  “要不是这事,俺们早就外出打工了,一天打工最少的挣到150多元,既然是村民代表,那就得和村干部一样带头干。 ”村民李连祥说,“以后再出去打工就不用惦记着浇地了,省力省钱又省心呀,俺心里高兴……”
  由于村民们的支持,这条沟渠一周时间就完工了。“现在村内所有重大事情,如村庄建设规划、村规民约的制定、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承包方案、集体资金的使用等,我们都是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村委会提出方案,由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同时还将‘过程公开’,群众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村委会的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李登海说。“目前,我镇45个社区(村)都采取这种方法,‘让村民说了算’,把村里的大事置于村民的参与和监督之下,遏制了个别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减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让群众放心、干部省心,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立民说。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糜镇:村民自治促社会和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