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风(1914年—1992年)原名刘崇云,陵县糜镇寺后刘村人。他在青年时期就追求真理,寻求救国道路。1935年12月,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该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星星之火以燎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日军沿津浦铁路南犯占领德县、陵县后,国民党县政府人员闻风而逃。为了领导陵县人民的抗日救国运动,济南党组织派丁学风回到家乡。当年8月,丁学风与当时任中共商河县委书记的丁润生建立单线联系,受鲁北特委领导。他以教书作掩护,在糜镇、滋镇一带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组织“抗日救国会”,发展党员。他利用师生、同学关系,发展李清和、王清圣为党员。到1938年底,在丁学风和李学瑞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党员20多名,并建立了部分区、村级党组织。 1939年7月底,中共陵县工作委员会成立,丁学风任宣传委员。同时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丁学风任文教科长。滋镇(四区)成为最早的陵县抗日根据地,早期县委的活动主要在滋镇一带。 1940年5月的一天清晨,丁学风和四区干部郭新被敌人包围在赵家屯村。敌人从四面向村内推进,此时突围已来不及了,丁学风便化装成小孩被群众掩护起来。
艰苦卓绝斗敌顽
1940年秋,陵县抗战形势开始恶化。 12月中旬,县委书记孙晓峰被捕,丁学风接任县委书记。
1941年是日军侵入陵县后,实行“清乡”“扫荡”“蚕食”最猖狂的年份,也是我党抗战的艰苦时期。县委县府被迫转移到德县七区一带活动,留下少数骨干成员坚持工作。丁学风利用有利时机,带领抗日军民进行破路、割线等斗争。这年春天,丁学风组织后王寨村民兵王志高、王志远、王志深、王志久、王金石、王石林、郑明远等人在寺后刘村东南角,对糜镇通往孙路环村的电话线实施了大规模破坏,一次就割掉敌人的电话线达数千米,致使敌人各据点长时间中断联络。这年上半年,农、青、妇等抗日群团组织相继成立,县委还针对日军的奴化政策,在全县内举办了抗日学校,以培养抗日后备力量。
1941-1942年春,德县境内反动势力猖獗,群众意见很大。针对这种情况,地委调丁学风组建德县工委,以加强党的领导。 1941年10月工委成立,丁学风任书记。
在工委的领导下镇压了一批坏中之尤,伸张了民意,贯彻执行了中央“敌进我进”的方针,扭转了不利局势,德县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引起了敌人的惊恐,他们认为二、七区(现神头、土桥一带)有高级共产党分子在活动,于是从济南调来一四一五部队驻边临镇,配合德州宪兵队,专门破坏我党活动。 1942年,德县县委书记丁学风和组织部长王学武带领联四庄干部群众挖地道,先从时庄地下党员刘集中家开始,一直挖了五、六个月,终于在刘集中等几家堡垒户地下挖成一个秘密联络处。地道几家互通,有几个洞口出入,有的能通往村外。敌人多次进行“扫荡”、抓人都没被发现,为开辟地下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组织一直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
1944年1月8日,日军调集重兵,在德平县褚家集村包围并消灭了“曹五旅”的司令部,重病卧床的曹振东被俘。作为“敌占区”的德平县,情况更加复杂化,成为鲁北抗战形势最落后地区。 2月,丁学风调德平组建县委,并任县委书记。抗日战争很快进入了局部反攻。 1945年7月23日,我八路军解放了德平。
峥嵘岁月闪光辉
解放战争时期,丁学风历任渤海二地委组织科科长兼机关总支书记、中共陵县县委书记、渤海二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他认真贯彻党的战时政策,积极开展减租减息、土改和干部培训工作。
建国后,丁学风先后任山东分局农委土改指导处副处长,中共济南铁路大厂党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委委员、教研室主任,山东省社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山东省行政干校党委委员、教务长兼教务处处长等职。他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研究和干部培训工作。在“文革”期间他遭受冲击,却仍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经受住了考验。
1982年6月丁学风离休,享受厅(局)级待遇。 1992年5月18日,病逝于济南,享年78岁。(糜镇:齐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