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记者 王丙峰 黄斌
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近日,笔者走进开发区农家,扑面而来的是新农村建设的新风、新事,感人至深的是农家院里农民身上的巨大变化。
农民买电脑——信息是个宝
“现在信息是个宝,我通过网络发布产品供求信息后,客户不断,以前的台式电脑不能随身携带,一些新客户发布的信息常常看不到,怕耽误生意。 ”近日,后刘村经营面条加工生意的村民魏学兵花7000多元购置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2009年,魏学兵建起了“瑞智兴达”挂面厂,生产龙须面、杂面条、精致挂面等十几个品种,可由于宣传范围小、缺乏市场信息等原因,只能在本县市场进行销售,销量很小。后来,他参加了开发区组织的科技知识培训班,学会了使用电脑,网上查询、发布供求信息,目前通过网络已与天津、临沂等地的13家客户建立了长期供求关系。
近年来,该区把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结合文化大院建设、远程教育活动等形式,利用农闲季节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使农民开拓视野、转变生产观念、丰富了头脑。截至目前,该区共培训农民3000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5000余份。现在,全区49个行政村中购买电脑的农民已达900余户,学科技、用科技已成为农村的新潮流。
“组团”去打工——挣钱好轻松
“原来外出打零工,不光工作不好找,而且每月收入不均衡。现在我加入了村里的装卸队,跟村民‘组团’打工,队员什么事也不用操心,每月只管领工资就行了。现在我每月固定收入达1500元。 ”说起时楼村的“企业装卸服务队”51岁的村民孙德成高兴地说。
现在外出打工已不是新鲜事,如何让打工者有活干、工资有保证,组团打工成为一种理想方式。
时楼村“企业装卸服务队”是由该村党支部书记孙丰宾组织起来的,成员是村里40、50多岁劳动力,主要为辖区内企业提供装卸服务。现该公司已发展成员100余人,并与普利森、卓尔等企业签订了长期服务合同。
近年来,该区大力引导农民“组团”打工,克服了以前单枪匹马找活干,工资收入很有限的弊端,既保障了打工农民利益,又增收了农民收入。据了解,在该区像时楼村一样的“组团打工”队还有4家,农民“组团”打工已成为新时尚。
汽车进农家——生意全靠它
近日,笔者走进芦坊村村办超市时,发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唯独酒水摆放的比较少。“现在俺村买卖人多,富裕起来的村民都有了自已的车,村里光小轿车就一百多辆,喝酒开车不光不安全也耽误事呀! ”超市老板芦新勇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近年来,该区以“服务经济发展、助推农民创业”为主题,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构建起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目前,该区已发展个体工商业户1400家。而富裕起来的农民,也是纷纷购置汽车等先进交通工具,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据统计,仅去年该区借助国家车补政策购买的汽车就达465辆,现如今“开着汽车谈生意”已成为农民的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