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开发区“情”定民生
  □特邀记者 王丙峰 黄斌
  “民生问题大过天,枝枝叶叶都关情。 ”近年来,县经济开发区逐年加大民生投入,不断延长“民生清单”,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全力抓好抓实各项民生大事,真正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谱写了一曲曲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动人乐章。

学有所教——夯实民生之基

  “真没想到,俺们村里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可以在省级高标准化的教学楼里上课了,真是多亏了开发区的政策好呀! ”现年72岁的张军老汉看着装修中的将军寨小学教学楼感慨地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该区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政府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先后投资660余万元,修建了菜园小学、普利森希望小学、将军寨小学、土桥中学教学楼等,并积极号召区内企业进行资助,几年来,开发区企业纷纷慷慨解囊,资助教育事业,仅捐助的资金、物品就达200余万元。

老有所养——完善民生之依

  “真没想到,俺们这些老年人也可以按月领‘工资’,开发区真是为俺们老年人想得太周到了! ”刘彦龙村的焦开祥老人在领到自己每月100元的生活补助金时高兴地说。
  近年来,该区以“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为宗旨,着力加强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由区财政出资,为1480名65岁以上老人,按照年龄不同,每月发放不同数额的生活补助金,仅去年就发放67.5万元。同时,为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投资260余万元,在19个社区成立了集娱乐、健身、学习为一体的文化大院,芦坊、时楼等社区还成立了“老年活动队”,不定期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民有所为——构建民生舞台

  “多亏了开发区帮俺办贷款,不然,俺养不了鸡!”西寨村村民郭艳霞数着自己卖第一茬鸡所赚的5000元钱高兴地说。
  该区把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为帮助创业人员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问题,千方百计出主意、想办法,积极通过信贷助农、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村民走创业发展的路子;对于不具备创业条件的,发挥开发区对企业用工需求较为熟悉的有利条件,加强与劳务部门联系,帮助他们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几年来,该区先后举办各类科技培训30多场次,为村民协调办理养殖、种植等方面贷款260余万元,提供致富信息110余条,帮助340户农民新上了致富项目,安排就业 2000余人次。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开发区“情”定民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综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