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市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乡村就医“一刻”即达

乡镇卫生院推出中药代茶饮


中医推拿治疗


乡镇卫生院引进彩超设备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记者胥爱珍 通讯员苏安矗 马莉
  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以前看病得去乐陵城里,来回就得大半天。现在村卫生室条件好了,医生水平也高了,小病小痛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省心又省力。”3月6日,正在孔镇镇卫生院输液的高秀珍感慨地说。
  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乐陵村民享受到“家门口”就医的便利。近年来,我市完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持续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初具雏形的乡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让基层医疗更有“厚度”,健康服务更有“温度”。
  “软硬”齐抓
  乡村医疗条件全面升级
  走进杨安镇卫生院,宽敞明亮的诊室、整洁有序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卫生院新引进了CT、肠胃镜、彩超等设备,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村民可以享受到更加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3月6日,杨安镇卫生院院长孙华彬介绍。
  为从源头上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硬件条件差、患者“看病难、看病远”等普遍问题,乐陵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硬件升级。
  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云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即将建成投用。2024年,强力推动村卫生室“五有三提升”。科学统筹村卫生室功能科室布局,支持业务用房面积不达标的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鼓励结合实际设置检查(检验)室、值班室等功能科室,全年对100家薄弱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提前超额完成德州市下达的73家薄弱村卫生室“五有三提升”改造任务。在全市所有基层卫生院及村卫生室高标准开展6S管理,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管理水平。突出乡镇卫生院服务辐射能力提升,实施紧密型医共体医疗设备购置项目,为19家乡镇卫生院购置CT、彩超等设备44台(套),大幅度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检测能力,是德州市第一个完成乡镇卫生院设备“应配尽配”的县市。
  “有了先进的硬件设备,还需要高素质的医疗人才。”乐陵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杨全勇说,乐陵市聚力强化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全覆盖培训三年行动,提升基层医护人员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2024年底,毕业于菏泽医专的赵逸凡通过大学生村医的招聘考试,进入西段乡卫生院工作。一入职,卫生院就为他安排了一对一帮教的医生,并让他参加市里统一组织的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培训。“大学生的加入,让我们的医生团队更有活力,大家比着学,提升诊疗水平。”西段乡卫生院院长史忠玉说。
  我市持续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专家下乡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交流活动,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医疗队伍扎根乡村,当起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打造特色专科
  乡村诊疗“有专长”
  “赵医生,这几天腰疼,您看看能针灸治疗吗?”3月7日,黄夹镇封家村村民封国胜一早就来到村卫生室的中医阁,找赵勇刚医生看病。“我一直都是找赵医生看病,他的医术我信得过。”封国胜说,他是赵勇刚的“老病号”,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都会找赵勇刚,中医技术治疗让他很受益。在夯实基层基础的同时,乐陵市还注重打造乡镇卫生院的特色专科,让乡村医疗更有“专长”。
  胡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国医堂,中医诊疗室和中药房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黄夹镇中心卫生院的国医堂开展的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诊疗项目,在周边小有名气;铁营镇卫生院的医养结合服务,深受群众欢迎;朱集镇卫生院的中医康复理疗中心内,开辟了红枣药食同源健康科普基地,让中医理念深入人心……乐陵市19家基层卫生机构结合各院人才、设施、区域位置等不同条件优势,针对肛肠、骨病等不同类疾病,积极建设乐陵市级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目前已有16处通过评审,4处被推荐参与建设德州市级特色专科卫生院,让居民有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选择。
  围绕中医药特色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74家中医阁,涵盖16个乡镇(街道),服务15万余人,提供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中药饮片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
  在市中街道振兴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王建忠,是山东省基层名中医,从医45年,经验丰富。自从他所在的服务站建立了中医阁,来看中医的病人越来越多,中医处方占总处方的比例达40%。
  “让辖区内更多居民能实现‘家门口’享受中医药服务的同时,还广泛普及了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了中医药文化。”朱集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宋兴臣说。
  我市对分布在基层、民间的中医药古方良方进行收集、论证,建立中医药保护名录,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近年来,先后挖掘整理古方良方10余种,梁俊平“梁一贴祖传膏药”、尹鹏飞“六部七冲门舌诊”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朱氏流派百会穴排瘀血疗法”“安氏正骨”等5个项目入选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足于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特色服务,乐陵市大力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帮扶。推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建立梯次帮扶工作机制,推广“组团式”“点餐式”等精准帮扶措施,鼓励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离退休老专家开展送医下乡活动。2024年开展了“百名医护进乡村”活动,共计派驻60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人员承担帮扶任务,其中,二级医疗机构帮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扶村卫生室30人。“医疗资源下沉,专家来卫生院坐诊,让患者近距离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宋兴臣说。
  医疗资源下沉
  健康管理更贴心
  近日,大孙乡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带着专业的医疗设备,深入辖区内失能、半失能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中,为老人免费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肺听诊、量血压、测血糖等基础项目的检查。每到一户,医生们都耐心细致地操作仪器,认真记录各项数据,并针对每位老人的日常用药情况,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
  “我们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入户,为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送服务上门,守护他们的健康。”大孙乡卫生院院长张寿松介绍。
  家庭医生服务,是乐陵市乡村医疗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为村民们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从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到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方面,家庭医生都给予村民全方位的关怀和帮助。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家庭医生团队195个,签约服务人口381268人。
  事实上,乐陵市农村居民的健康,不仅有家庭医生在身边守护,还有上级医院的专家医生在线上守护。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乐陵市整合全市医疗资源成立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上下联动等措施,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前不久,在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一处工地上工作的一名建筑工人,因身体不适到附近的铁营镇兴隆社区卫生室就医。值班医生根据工人的症状判断,他随时有突发心梗的风险,便将病人的情况上传至“市人民医院牵头医共体平台”微信群内,市人民医院胸痛科医生第一时间进行了在线诊断,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由社区卫生室通知病人立即转诊至市人民医院治疗。
  工人得到及时救治,得益于“心电一张网”发挥的首诊作用、首诊医生对心电图结果的及时云传输、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团队的高效判读、院前急救的精准有序及超强能力、胸痛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以及患者转诊救治过程的无缝衔接。
  近年来,乐陵市以人民医院为牵头院,在全市1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防中心、精神专科医院及120家村卫生室,布设心电检测设备,构建了“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心电一张网”三级防治救治体系,极大地加强了县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帮扶和技术指导。截至目前,乐陵市人民医院心电中心已累计收到心电图2.6万余份,其中预警类心电图500余份,危急类心电图190余份。县域急性心梗死亡率降低3%,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实现了健康管理服务更加快速高效。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乡村就医“一刻”即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关注】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