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办起“村晚”迎新春

  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张萌萌
  “开场舞再加些蛇年元素。”“情景剧背景音乐声音有些小。”“相声的包袱还有待加强……”1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丁坞镇杨盘南街文化广场时,杨盘“村晚”总指挥陈焕滨正指导村民进行晚会彩排。从服装道具、舞台布置、节目质量、演出效果来看,杨盘“村晚”办得有声有色。
  56岁的陈焕滨是当地文化带头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跑玩意儿”传承人,在指导彩排的间隙,他与记者聊起杨盘“村晚”的背后故事。
  “2015年,我牵头办了第一届‘村晚’,到今年整10年了,中间由于特殊原因停了2年,所以今年是第八届,能坚持八届,真的太难了!”陈焕滨坦言。
  杨盘“村晚”定在每年的正月初三晚上7点正式开始,在陈焕滨看来,选个好日子很重要,村民在外地做生意的较多,年前大都回不来,正月初六就都走了,初三最合适。晚会一般进了冬月就筹备,进了腊月集中排练,正月初一、初二下午集中走台。
  “俺们村村风特别好,老少爷们全参与,初三上午,男劳力都过来帮忙搭舞台,一个多小时就全部搞定。晚会结束,大家伙儿都不走,再帮着把舞台拆完。”村民王劲飞说,晚会现场很是热闹,全体村民都出来看,几乎家家都有人参与进来,演员有100多人,后台人员有30多人,有递话筒的,有候场的,有搬道具的,有管秩序的,分工十分明确。
  “陈导,主持人现在定住了,上报的节目有27个,大家问什么时候进行海选。”41岁的魏德芹是陈焕滨的助手,此前参加过5届“村晚”的筹办。
  “腊月二十二初赛,小年那天组织决赛,不达标的节目坚决拿掉。”陈焕滨回答得简单干脆。
  随后,陈焕滨就海选的细节与演员们进行了详细沟通。
  “听说办晚会的费用都是您自掏腰包,是什么推动您将晚会办下去的?”记者问。
  “我年轻时就有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举办咱老百姓自己的晚会,留住年味,留住乡愁,为了这个目标,我早早开始了准备。1992年,我开办饭店,2014年,我感觉时机成熟了,就把村里的文艺骨干叫到一块儿吃了顿饭,把办晚会的想法一说,所有人都很支持。农村发生了巨变,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大家更需要文化大餐,通过办‘村晚’,能聚人气,也多一个交流的舞台。”陈焕滨说。
  “记得第一届晚会,筹备得特别费劲,很多村民没登过台,不好意思表演,我只好带领家人们打个样,我儿子陈博、侄女陈佳做主持,我孙子陈泽宇刚7岁,还上台讲了一段话,我和我爱人演的小品哑剧。”回忆起10年前的场景,陈焕滨仍历历在目。
  “村民们大都有自己的生意,有开超市的,有开理发店的,有卖服装的,有开香油店的,每次晚会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陈焕滨记得,有一届晚会,一名跳广场舞的女演员的父亲去世,阵形早就排好了,女演员最终顶着压力怀着悲痛,参演了节目。还有个演员名叫贾秀芝,她爱人患有癌症和脑血栓,每次排练,她都要提前2个小时起床,给丈夫做好饭、喂好饭再出门。情景剧演员贾秀娥,丈夫意外受伤,为了集体荣誉,她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参加排练。有一届晚会,小品演员魏德芹不小心摔伤,大腿肿得厉害,但她依然坚持排练,最终保质保量完成演出任务。
  “近几年,我们杨盘文化特别出彩。我们的‘村晚’节目去年登上了央视舞台和快手‘乡村超级碗’,让全国观众了解了丁坞杨盘文化,了解了我们的非遗‘跑玩意儿’,村民的自豪感越来越强了。”陈焕滨开心地说,“我们将继续深挖身边故事,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反映新农村、新气象的优秀节目与作品。”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办起“村晚”迎新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新春走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