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哈腔农民剧团——
戏曲传乡韵 古调谱新章

参与“文化进万家”活动


参与孔镇镇第二届桃花节活动演出


在孔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演出。记者李丹丹摄


  记者李丹丹 通讯员张立梅 杨春晓
  拉起二胡,敲起板鼓,竹板声脆,丝弦音悠……年逾六旬的“花旦”周书方轻掐声线,款步来到台前,一招一式利落干练。12月5日,一台哈哈腔《夜宿花亭》在孔镇镇孔兴村文化广场开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孔镇镇,活跃着这样一群平均年龄超60岁的“哈哈腔”忠实爱好者。成员都是附近村庄的普通农民,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的也有60岁。他们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便聚在一起,拉弦儿、敲板儿、唱曲儿,用哈哈腔演绎浓浓的古韵乡情!
  哈哈腔,又名柳子调、喝喝腔,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地方小戏,由鲁西北和冀东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曲衍变而成。其以朴实独有的唱腔和表演手法,深得观众喜爱,2006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乐陵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算起来,孔镇哈哈腔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过去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一唱就是好几天,可热闹呢!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娱乐方式变得多样化,哈哈腔演出越来越少,逐步没落下来。”说起过往,今年69岁的哈哈腔爱好者伊全岭充满感慨。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穿,咱不能眼睁睁看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这么没了,就想重新把哈哈腔拾起来。”2015年,伊全岭带领周书方、陈长富、刘德春、赵增尧等人,凑钱买了二胡、笙、皮鼓等道具,就这样,一个哈哈腔农民剧团成立了。
  “由于经费有限,道具不够,我们就想方设法自制各种道具,并在爱好者孙方生家建起了哈哈腔戏曲小院,时间一长,周围十里八村会唱的也都加入进来。如今,剧团总共有20多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我们人老,心却不老,大家聚到一起吹拉弹唱,就为图个乐儿,也能给乡亲们带个乐,给过年增添点年味。”说起剧团近两年的发展,伊全岭颇感欣慰。
  每到农闲时,戏曲小院便尤为热闹……夏季最热闹的时候,20多人聚在一起切磋技艺,再加上围观的群众,超高的人气和火热的氛围让小院成了远近闻名的哈哈腔戏迷聚集地。
  俗话说,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白天再忙,晚上他们也要抽出时间集中练习一个半小时,凭着这股子韧劲,剧团里人人身怀技艺。板鼓、笙、二胡等乐器,在他们手中尽显灵性,吹得、弹得有声有色。从小戏开始排,然后到经典剧目,苦练了一个冬天,2016年初登台,便吸引了方圆十里的村民。
  剧团最年长的鼓手赵增尧今年已76岁,精气神却足得很,每当打起板,敲起鼓,老人浑身上下便洋溢着一股劲儿,一招一式皆有范儿。
  “平时演出多在广场、田间地头,少有舞台,需要提高调门才能让观众听清,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高亢、激昂的演唱风格。音乐一响起,不管有多忙,都得先把戏唱完。”负责说唱的周书方笑着说。
  “俺们全是免费为村民演出,这个剧团能够支撑下来,靠的都是大家对哈哈腔的痴迷。”多年来,伊全岭和剧团成员一道,默默坚守,热爱和守护着哈哈腔,让哈哈腔重新回到村民身边。
  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他们还自编自演了《说说孔镇大变化》《廉洁文化在乐陵》等多部剧目,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与现代文化交融、共振,哈哈腔也愈发富有生命力,深受群众欢迎。
  结合全市弘扬传承国粹艺术活动,剧团与齐屯小学共同开展“戏曲润童心”活动,让戏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此外,还积极参加村里、镇里、市里举办的各项活动,将哈哈腔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截至目前,累计参加“文化进万家”等各类公益演出30余场,为1万余名观众献上精彩演出。
  现在,在不断推广哈哈腔文化之余,伊全岭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找到合适的徒弟,把哈哈腔传承下去。
  “这么多年,年轻人愿意加入的很少。培养一个成熟的哈哈腔演员,少说也要几年。再过几年,能够登台演唱哈哈腔的人就更少了。”伊全岭感叹道。
  由于哈哈腔本身就具有幽默、滑稽风格,所以唱哈哈腔的人自然就形成了乐观、开朗的性格。伊全岭并不气馁,一边努力创作新的哈哈腔剧本,一边组织大家多演出,“我会继续把哈哈腔农民剧团办好,希望在我们的坚持下,能够影响更多年轻人,让他们爱上听戏、唱戏,让哈哈腔传承下去。”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戏曲传乡韵 古调谱新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