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刘玉彩:是党员,就要带头干

刘玉彩(右一)讲述自己在解放战争中的经历


刘玉彩荣获的奖章


  

□本报记者于春芝本报通讯员苏安矗
  6月27日,清晨,宁静的丁坞镇闫美玉村鸟语花香,微风轻拂,有稍许清凉。在这里,我们见到了93岁的老党员刘玉彩。
  彼时,他刚刚骑一辆电动三轮车驶进自家的院落。只见老人头发已白,背已佝偻,但交谈间,声音洪亮、眼中有光。
  得知我们是来采访,刘玉彩从一个包装严实的袋子中拿出了自己多年的“藏品”——解放奖章、革命军人证明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学习毕业证书和几张身穿军装的照片,一件件“藏品”似乎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山东、河南、甘肃、上海……
  79年前,刘玉彩参军入伍,跟随部队辗转南北,先后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战役,后在上海某警卫连担任排长,其间荣获三等功。
  “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去战场就有可能回不来,但是当时需要我,我就去了。”1945年,年仅14岁的刘玉彩说服母亲,告别亲人,毅然走上了战场。
  回忆起当时在部队的经历,早年奋战的情形,刘玉彩说,那些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刘玉彩个子矮小,背着步枪,枪托都拖在地上。“部队照顾我,给我发了两个手榴弹。”刘玉彩说,为了躲避敌人的袭击,部队经常白天休息,晚上赶路。记得有一年寒冬腊月,大家要过一条河,水冰冷刺骨,一不小心就有掉进河里的危险,每个人踩在冰上都小心翼翼。“从河里上岸后,腿冻得失去了知觉,大家相互帮助,没有一个人掉队。”刘玉彩讲述,因为他年纪小,大家对他多有帮助,比如运送炮弹时,排长看他扛着吃力,会一把接过去。
  历经枪林弹雨、风刀霜剑,艰苦的环境磨炼了刘玉彩的意志,也锻造出他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精神。
  而战友的帮助、乡亲的支持,也让刘玉彩越发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部队的刘玉彩进步很快,入伍两年后,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就成为他的行事准则。
  解放战争结束后,刘玉彩被调至上海的某警卫连。其间,他还积极参加解放军步兵第六预备师政治部组织的文化学习。20世纪50年代末,已是排长的刘玉彩面临退役转业的人生转折。听说东北条件艰苦,他二话不说,自上海出发,一路向北,再向北,到最需要他的地方垦荒种粮。
  “那个年代,东北人烟稀少,条件差,党员都带头干。”刘玉彩说,那时条件差,最主要的就是犁、耙等农具稀缺。靠着一双手,他们种下一粒粒种子,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果实。
  两年后,刘玉彩又义无反顾地来到贵州,此次他被指派担任指导员,带着100多人的队伍,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修建沟渠,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时间来到1962年,刘玉彩的母亲病重,当时他的姐姐和妹妹已因病先后去世,他不得不提出申请,回乡照顾母亲。
  尽管离开了部队,但是作为一名党员,刘玉彩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回村后,他担任保管员一职,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他就像一面旗帜,给村民作了榜样。”闫美玉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斗说,刘玉彩的“好人缘”源于他乐于助人的品质。打坯、盖屋、收庄稼……村里谁家需要帮忙,打声招呼,他一定会到。
  刘玉彩平时话不多,但教育孩子,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人有难处,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也成为一家人为人处事的原则。
  刘玉彩有四女一子,现在已是四世同堂,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他,见证了祖国从贫困到富强,谈起过上的好日子,他说,“我们现在吃得好喝得好,多亏了共产党。别看我已经90多岁,但还干得动”。说这句话时,刘玉彩整了整衣襟,特意提高了声量。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刘玉彩:是党员,就要带头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