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黄夹镇开展红色代办服务 解决在外群众“急难愁盼”
搭建“连心桥” 构筑“同心圆”

闫甲朋拿到驾驶证


驻济流动党支部成立


驻津流动党支部代办员工作中


邱万水(右)到农户家中查看自来水供应情况


  记者石少军通讯员赵俊鹏
  “以前,百姓办事总要来回跑多趟,现在由红色代办员主动联系群众、帮助群众,体现了为民服务的初心。”6月29日,黄夹镇和谐新村大海李党支部书记杨书军说。
  近年来,黄夹整合驻京、津、济流动党支部及在外乡贤资源,镇内外党组织联合开展红色代办服务,解决黄夹籍在外人员的“急难愁盼”,通过招引乡贤回乡干事创业,助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搭建“连心桥”,构筑“同心圆”。
  代办“送上门”
  服务“零距离”
  “太感谢红色代办员了,人在天津就把家里的事办了,真是太方便了。”6月30日,在天津开饭店的黄夹镇闫家村村民闫甲朋开心不已。前不久,他在天津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时,办事员发现他的驾驶证上名字为“闫嘉朋”,与身份证不符,要求他出具户籍地派出所的相关证明,这让闫甲朋犯了难。
  “我长年在天津市西青区经营一家小餐馆,每天起早贪黑,店里离不开人,哪有时间回老家啊!”闫甲朋说,“幸好我在老乡微信群看到有个红色代办服务,找到了位于南开区红旗路的红色代办点,‘红管家’主动帮我联系黄夹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协调派出所办理了相关业务,不到两天证明就寄到我手里了。”
  闫甲朋遇到的难题得以解决正是受益于黄夹镇推出的红色代办服务。享受到此项服务帮助的黄夹籍在外人员不胜枚举——黄夹镇范纸坊村范国路,人在北京就办完了老家的营业执照年检;台张村退役军人张爱强,在红色代办员的帮助下,通过微信联系黄夹镇工作人员,把退役士兵档案转移到了济南市历下区……贴心、暖心的红色代办服务赢得黄夹籍在外人员的交口称赞。
  黄夹镇与河北省隔河相望,可实现“3小时到京、2小时达津、40分钟抵济”。因其独具优势的区位,被纳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区、环渤海经济圈、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省省会城市经济圈、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等战略规划。
  “黄夹镇户籍人口8万余人,是德州市人口第一大镇,但常住人口不足35%,5万余群众在北京、天津、济南等地务工经商和生活,造就了黄夹镇独特的社会环境和乡村风貌,也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带来了特有‘难题’。”黄夹镇党委书记徐磊称,“说是‘难题’,其实也是机遇,庞大的外出人口成了丰富的乡贤资源。我们根据特有镇情,从去年6月份开始谋划成立红色代办点,想方设法为黄夹籍外出群众搞好服务,让他们‘离镇不离家、办事不回家’。通过与天津党员群众代表联系对接,依托黄夹镇驻津流动党支部,于去年7月,揭牌成立了全市首个红色代办服务点,让近2万黄夹在津群众享受到‘家’的服务。”
  黄夹镇党委副书记王猛介绍,黄夹镇红色代办服务是以驻外流动党支部为支点,串联起镇党委、黄夹镇驻外流动党支部、代办区域负责人、红色代办员、村级公益岗,高效服务在外群众。以天津为例,红色代办服务点设置在黄夹镇驻津流动党支部——天津市北辰区浦东路浩宇便民早市。市场由黄夹镇在外乡贤殷歧勇创办,同时,殷歧勇也是黄夹镇驻津流动党支部书记。整个市场总占地1.25万平方米,共有220多个摊位,其中黄夹籍摊主占到60%以上。
  “市场创办以来,凡是黄夹籍的在津老乡来承包摊位,我都减免2年的租金。”殷歧勇说,“聚集来的老乡越来越多,我了解到他们大都遇到过回家办事难的情况。正好黄夹镇党委找到了我,协商成立驻津红色服务代办点,我与镇领导一拍即合,并建议选址落在便民市场。”
  黄夹镇在天津北辰区、南开区等9个区分别设立了1名区域负责人,每个区域配有2至3名红色代办员,负责与乡镇工作人员联系,另有多名志愿者为在津群众提供咨询、跑腿等服务,他们多为在津党员,为群众提供无偿服务。通过“老乡会”的形式,实现了“老乡带老乡、老乡帮老乡、老乡服务老乡”,增强了黄夹籍在外群众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一年来,黄夹镇在“天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又相继成立了北京、济南红色代办服务点,已发展为一支拥有198名代办员、志愿者,可代办17类103项政务服务事项,覆盖3万余在外群众的强大服务队伍。自成立以来,已为1300多位黄夹镇在外群众办理了诸如“异地就医备案、灵活就业登记、宅基地建设咨询、希望工程学生资助、医疗保险变更”等2000余件代办事项,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切实实让在外群众“省心、省力、省时间”。
  架起“连心桥”
  合力促善治
  红色代办在乡村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乡贤成了化解群众矛盾的“调解员”,有的乡贤成了政务公共服务的办事员。红色代办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乡贤参与到家乡建设中。
  在新冠疫情期间,黄夹镇收到了来自乡贤捐赠的价值40余万元的抗疫物资。现在的黄夹镇,乡贤的身影闪现在捐资助学、村庄建设、民生保障、矛盾调解等各个领域。
  乡贤宋金昌牵头进行村内小农水改造,修缮大湾、修建村中心文化娱乐广场,铺设公路4000平方米,根据实际情况资助当地贫困学生,多次为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乡贤邱万水个人出资1万余元,为村里安装30余盏太阳能路灯,治理村内被垃圾堵塞的排水沟10余处,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方便了老人孩子外出活动。
  经过不断完善,黄夹镇红色代办服务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在外群众服务“黄夹模式”。制定了“自愿、无偿、便民、高效、依法、公开、督查、评价”八大准入原则,以及“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全过程登记、预约邮寄和严格保密”六大服务制度。红色代办服务品牌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在外群众的点赞和支持。
  “通过红色代办,黄夹镇用心用情服务,搭建起党员和群众连心桥,让黄夹籍在外群众不管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到家乡党委政府的温暖,探索出人口外流乡镇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范式,强化了乡镇党委与在外群众的密切联系,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徐磊欣慰地说,黄夹镇勾勒出一张紧密而又清晰的党委和流动党支部联系网,把驻外基层党组织覆盖到一座又一座城市,哪里有黄夹人,哪里就有黄夹红色代办服务。网络持续壮大,联系越发密切,驻外党支部焕发出坚强的堡垒作用和强大的组织能力,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名在外群众的身边。
  徐磊表示,今后,黄夹镇将进一步完善红色代办制度建设,强化组织保障、优化服务体验、深化党群联系,在北京、天津、济南红色代办点的成功基础上实现提点扩面。按照在外人员分布的实际情况,黄夹镇正在谋划成立石家庄、东营等地的红色代办点,让服务惠及更多群众,把温暖带去更远的他乡。
  乡贤回乡
  激发共富活力
  “咱家乡一心为我们在外群众考虑,我们回乡创业、回馈家乡义不容辞。”在北京做家居建材生意的黄夹籍企业家邱万水说。今年,他的新公司成功入驻黄夹镇京津冀产业园,新上的家居建材生产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
  无独有偶。在红色代办员的帮助下,天津“馒头大王”、黄夹籍企业家张海广最近也开始筹备返乡创业,他要在家乡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一处集馒头生产、销售、仓储、物流、直播带货于一体的高标准厂房,目前,项目正在选址中。“代办员帮着联系选址事项,还帮着跑各种审批手续,回乡创业‘一路绿灯’,真是太省心了。”张海广对家乡的红色代办服务赞不绝口。
  “我们积极发挥驻外商会、老乡会作用,依托驻外流动党支部,延伸红色代办服务触角,招引更多乡贤回乡干事创业,助推乡村振兴和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王猛说,越来越多乡贤“一心向党”,选择回乡创业,演绎出一场震撼人心的以“党群同心、双向奔赴”为主题的新时代赞歌。
  黄夹经济商会天津分会秘书长宋金昌,回村担任省定贫困村杨纸坊村党支部书记,成立黄夹镇杨纸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黄夹经济商会天津分会会长赵华新,回村担任赵古屯村党支部副书记,他提出入股集资的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硬化村内道路,实现了户户通柏油路的目标。
  走进黄夹镇赵古屯村,一排排装配式轻钢结构的绿色农房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绿色农房正是赵华新带领村民们建造的。赵华新结合村内实际,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农业特色产业链,为村集体实现了增收。同时,创办了山东三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建设新型装配式轻钢结构绿色农房,不仅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提升村容村貌,更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给留守老人一个温暖的家。
  “目前,我们开始搞数字化农业,让全村的老百姓逐步住进现代农房里,吸引更多外出的青年回乡创业,在家门口陪伴老人和孩子的同时增加收入,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赵华新满怀信心地说。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搭建“连心桥” 构筑“同心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