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依托科技创新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人才双向奔赴激活“一池春水”

  记者石少军通讯员苏安矗张劝劝
  2月23日,在乐陵市德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以“枣益良人”“枣食枣润”“齐润”等为商标的系列红枣深加工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
  德润的腾飞,正是乐陵鼓励企业端和人才端双向发力,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科技创新增强内生动力
  “市场经济大浪淘沙,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乐陵市德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月起说,德润不仅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重点研发高附加值的金丝小枣深加工健康类产品,开发出夹心枣、枣脯、枣茶、枣蜜、枣酒、枣醋等八大系列20多种产品。
  2021年是德润科技创新的关键一年,公司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5家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申请了“金丝小枣三产融合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项目列入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序列,总投资5800万元,其中获得省拨资金933万元。目前,德润建立了山东省红枣食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大楼、实验室、中试车间和食品贮藏保鲜库,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山东星光糖业集团同样依托科技创新出圈出彩。
  投资6亿元的星光首创年产5万吨功能糖(醇)重点产业项目有序建设中,新项目主打生物高科技制造业基地、先进食品制造业基地、综合技术服务基地三大功能区。星光首创公司副总经理李宁介绍,“星光的产业特色就是将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将制糖产业做成了全球、全糖、全品类、全体系的内循环产业链和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循环的产业生态圈。”
  政策扶持托起腾飞翅膀
  2月23日上午,在乐陵市化工产业园,山东宇世巨化工有限公司年产7万吨酚醛树脂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项目预计3月份进行试生产。在乐陵市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积极帮扶指导下,公司去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乐陵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石宁介绍,科技局每年积极为企业申报省市县三级政策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还会享受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税率从过去25%降到15%,30多家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
  乐陵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宗明介绍,市工信局去年共为91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政策20项,奖励资金2492万元,成功为139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争取项目、荣誉称号2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6项、市级10项。
  我市科技创新型荣誉称号亮点纷呈,目前,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个、山东省瞪羚企业4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2家,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山东省智能工厂2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6家、全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
  人才招引激活发展动能
  人才是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乐陵市委组织部通过调研发现,部分高层次人才有想进“体制内”的强烈愿望。为此,乐陵在德州市率先对“编制在高校、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联合引才机制进行大胆探索,在成人职业教育中心设立乐陵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院,建立20名高层次人才专用编制“周转池”,实行专编专用、单列管理、动态调整,开辟编制“绿色通道”。去年,来自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3名硕士毕业生,与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达成意向,让这项创新举措在乐陵落地。
  “新考入的人才,编制在创新创业院,他们将到企业服务3年,3年后进行双向选择,可留在企业,也可选择回到体制内,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安下家。”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董军说。
  不仅是人才“带编”进企,乐陵还针对高层次人才设置了一系列优惠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可优先办理“枣乡人才金卡”,为其提供交通、医疗、子女就学等40余项全生命周期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再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并进一步完善人才公寓等基础设施,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幸福感,实现地方、企业、人才三赢。”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李敏说,乐陵坚持把人才住房工作作为助力“人才兴乐”战略的重要举措,高标准建设3处人才公寓,打造青年人才友好型社区,并依托人才公寓建成德州首家青年人才服务中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去年以来,我市共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及硕士以上青年人才173人,本科学历人才3200余人,人数和质量实现双提升,科技创新有了源头活水。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企业人才双向奔赴激活“一池春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时政】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