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和乐同行 奏响文明\"主旋律\"
——我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德州市深化“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乐陵举行


泰山现代城小区“和乐小亭”


“山东好人”孔维国照顾瘫痪邻居


朱集镇枣乡农民画工作室


乐邮·蒲公英联盟巧手工作室


“暖心食堂·益老有为”志愿服务活动


“透过非遗看文明”红领巾体验课


朱集镇美德健康主题农民画风情街


  记者胥爱珍通讯员刘蔷薇
  驻足街头,礼让行人、交通文明、车水马龙秩序井然;漫步公园,风景如画,美德小品林立,令人心旷神怡;置身市井,人间“烟火”温暖弥漫;流连社区村落,设施配套齐全,邻里和睦互助友善……新年伊始,乐陵街头处处劲吹文明之风、处处可见文明之事,彰显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
  2022年,乐陵市以最佳的状态、最扎实的举措全心投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深入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探索工作路径,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走深走实,实现了各项工作出圈出彩。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全域文明“拔节生长”
  1月9日,市委编办组织志愿者到文明“1+1”帮扶村西段乡程王村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宣传活动,倡导文明过节。
  一个文明单位就是一面文明旗帜。
  乐陵市结合全市93个文明单位和社区(村)实际情况,按照1个文明单位对口1至2个文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原则开展结对共建,重点围绕思想铸魂、文化惠民、村风弘扬、家风培育、环境改善、移风易俗等六项工程,通过“讲、评、帮、乐、庆”等五种形式,按照“十个一”结对帮扶,让公益资源围绕需求“流动起来”,文明触角延伸到群众心坎上。
  “做实资源统筹、织密实践阵地,是我们聚焦实践功能,筑牢基层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举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盛慧说,我市研究出台了《乐陵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星级评定管理办法》,挥动“星级评比、以奖代补”指挥棒,量化18项建设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规范化、项目化,争取上级资金110万元,拓展提升1个中心57个基地17个实践所138个实践站。各级各单位统筹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妇女之家、青年之家、365暖留中心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变“各自为战”为“集团作战”,实现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
  积极回应群众的生活需求,我市在打造中心、基地、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的基础上,建设了810处“好邻居”家庭站、32处特色工作室、35处蒲公英联盟“聚”乐部、510处“和乐小亭”志愿服务点等新阵地,大小各类服务阵地达到了2000余处,交叉辐射出“10分钟文明实践圈”。特色阵地与功能性阵地交叉辐射,把志愿服务推进到群众的“家门口”。
  从榜样广场到文明一条街,从美德小板凳到家风文化示范巷,从“和乐小亭”到农民画风情走廊……漫步在乐陵,你会发现文明阵地处处可见、文明之美已经深深嵌入这座城市的肌理中。
  2022年以来,乐陵市全力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纵深开展,从细节入手,涵育立德树人“全环境”。充分利用公园、歇脚亭、美景亭、广场等公共服务类场所,打造好人广场46处、美德小板凳600余处、农民画风情街13处,200余处公益小景……“美德基因”注入人居环境,俯仰间尽是文明新风,城乡风貌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
  以全域开展“美德实践课堂”为抓手,线上依托乐陵融媒APP及抖音、公众号等各类新媒体资源开展公益直播课、线上咨询课等栏目,通过邀请名师讲课、让枣文化博物馆、爱国主义展馆“上云”,把“思政课”开到了群众身边。截至目前,各类节目点赞收看量已超40万。线下组织专家学者、身边典型、党员干部、“五老”人员成立了190支特色宣讲队伍,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专家讲专业事、榜样讲经验做法的形式,在社区、在学校、在企业、在机关、在农村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主题宣讲活动。经典阅读分享会、百姓故事会、“阳光成长”心理健康宣讲等一大批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美德课”不断涌现,丰富的宣讲形式把道理“讲活”,“思政课”变成老百姓身边的好听、带劲、管用的“热门课”。
文明实践“精准滴灌”
激发基层善治内动力
  “感谢你们上门帮忙,一下子解决了我行动不便的燃眉之急!”望着村里“红马甲代办员”帮自己采购并送上家门的大米、面条、白菜等生活用品,丁坞镇东郭村五保户张荣芹心里感到阵阵暖意。
  为解决弱势群体购物不便的难题,乐陵市丁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文明实践云平台招募、就地就近转换等形式,组建起了一支涵盖76个村庄、共计210人的“红马甲代办”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化身“宣传员”“采买员”“跑腿小哥”“红色邮递员”,根据群众点单精准开展服务。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不应有人掉队。以残疾老年人为代表的高龄人群、留守儿童、生活困难群体、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需要社会公共服务群体等五类人群,是基层社会治理格外需要倾注心力的对象。2022年,山东省明确五类需要特别关注的社会群体,要求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打造志愿服务矩阵,精准开展“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乐陵市认真落实省里要求,围绕“五为”志愿服务,精准孵化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孵化外卖行业“乐骑小哥”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配送文明进万家”、“欢乐聚场”舞动全城、“蒲公英联盟”疫情防控、“随手志愿·共护家园”等256个特色服务项目,在46处暖心食堂设立“五为”志愿服务驿站,号召社会各界开展特色服务项目,精准定制服务事项,固化“枣林自然课堂”“老年手机课堂”“枣约15”“爱心益剪”等一大批受群众追捧、喜爱的特色项目,为群众送去温暖服务。与此同时,乐陵市发挥民间艺人、科技能人、“五老”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作用,就地组建200多支适应群众需求的特色志愿服务队。
  各类志愿服务的“私人订制”充分盘活了社会各方资源,构建了“一呼百应”多元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一呼”即“和乐同行”志愿服务总队,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百应”即630余支各具特色、响应号召的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活跃在城市发展、社区治理、服务惠民的一线,在疫情防控、“五为”志愿服务等城市治理、关怀关爱的关键领域、关键时期“召之即来、来即能战”,成为推动城市发展、构建群众幸福生活的中坚力量。
  此外,乐陵市还借力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中心”深度融合高效化,通过丰富平台板块,设立志愿服务点单、典型榜样展示、积分商城、志愿服务展示等特色板块,“两中心”联合策划活动丰富内容。先后策划了“美在乐陵·德润万家”“我替英雄看亲人”等活动,全方位动态展示文明实践风采。线下抓牢文明实践专管员的“管育用”,把“两中心”管理纳入专管清单,通过走访困难户、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使用智能手机困难的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需求,线上点单送服务,真正把文明实践送到群众身边、融入群众心间。目前,正在创新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智慧社区、数字乡村“五平台”融合发展,积极构建以志愿服务为引领的互通互融治理格局。
凡人善举涌现
塑造“好德之城”
  28年如一日照顾瘫痪邻居的孔维国、勇救落水儿童的李春利、自筹建养老院赡养400位老人的孙曰平等立得住、叫得响的“身边好人”,在乐陵不断涌现,“好人辈出”成为枣乡新名片。
  近年来,乐陵市深耕“好人文化”,通过实施注重“评培双行”的好人机制,突出群众参与、释放好人效应。
  通过实施村级自评、镇级选评、各界参评、市级评审、线上测评“五级联评”,乐陵市在村级结合文明家庭创建、“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月月评选各类“好人”的基础上,乡镇进行初筛并按照每月1至2名好人选评上报,社会各界、部门单位、新闻媒体积极推荐参选,市级开展专家评审,最终借助线上投票广泛开展群众测评,形成了从发现、推荐、选评群众全过程参与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良性机制。去年以来,8人获评“山东好人”、8人入选德州好人之星、1人获评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3人获评德州市新时代好少年,构建了“人人向好、人人行好”的良性生态。
  “评出了好人,还要把好人精神宣传出去,才能培育出更多好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大为介绍,乐陵市融合各级“身边好人”资源,积极组织事迹突出的省市级好人组建宣讲团,通过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等“六进”宣讲报告会,身边榜样“现身说法”,讲出感人的事迹故事、分享心路历程,让真挚的好人事迹深入人心;并依托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建立了345支固定的“身边好人”志愿服务队,通过在美德“好邻居”家庭站、社区“和乐小亭”等身边阵地开展“好人故事分享会”“我身边的凡人善举”等主题交流会,用土话方言传播好人精神。截至目前,已开展交流会2000余次。
  以营造“人人向好”社会氛围为主线,在嘉许礼遇、扩大宣传上下功夫,乐陵市出台了《身边好人嘉许礼遇机制》,在健康查体、交通出行等领域对好人进行礼遇嘉许。同时,通过在乐陵融媒APP上设立好人宣传专栏,对好人事迹进行集中宣传、上级媒体集中宣推,扩大宣传效应,构建出“德者有得”的良性社会生态;以构建“人人行好”良性循环为主线,在榜样示范上下功夫,点燃身边的“凡人善举”。截至目前,近3000人通过“好人感召”注册成为志愿者,真正构建出“人人敬好人、人人行好事”的良性文明生态。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和乐同行 奏响文明\"主旋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