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孔镇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全域有机更新 全民富美携行

万科华育种猪养殖基地


孔府家园一期项目建设现场


田间地头建起粮囤“玉米墙”


智慧农机助减损保丰收


“吨半粮”创建核心区


  记者胥爱珍见习记者王金刚通讯员贾鹏杨焕霞
  隆冬时节,收获的喜悦弥漫在乐陵市孔镇镇的每一个角落:孔府家园项目全速推进,一期建筑主体已完成过半;孔镇镇“吨半粮”创建核心示范区亩产最高达1011.57公斤,单产创乐陵新纪录;越来越多的“沉睡”资源正被盘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源自孔镇镇正加快推进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农村耕地碎片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并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2019年起,自然资源部部署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2020年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镇建设。2022年初,孔镇镇被确定为德州市唯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
  “我们坚持全域统筹,以群众满意为工作导向,稳妥有序推进土地整治,提高土地集约节约水平,对闲散废弃地进行开发利用,有效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探索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乐陵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班主任、乐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峰说。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 美丽乡村建设新探索
  距离孔镇镇政府不远处的孔府家园项目建设现场,一栋栋徽派风格的二层别墅正“拔地而起”。扎钢筋、架模板、铺路面……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抓紧施工,力争早日完工交房。孔府家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01亩,68户即将达到入住条件,其余183户完成主体工程;孔贤家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82亩,已具备开工条件。
  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高位推动和科学机制保障。2022年6月3日,乐陵市成立孔镇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班,抽调各相关部门骨干人员进驻孔镇镇,建立起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顺畅有效的推进机制,加快推动项目用地、质量安全管理、房屋选配等工作。
  在孔府家园项目建设中,作为专班工作人员,乐陵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专业委员会主任王三峰、市政协经科提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吉豹、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张书通几乎“住”在了现场,每日到工地巡查,全力指导、调度项目建设,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
  “广泛的群众参与是我们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孔镇镇党委书记韩晓刚说,前期,他们组织工作人员入户征求群众意见,加大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农民了解并参与到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各个环节,尊重和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初拟了项目施工工作方案后,特别是对楼房的户型设计、分配方案进行多次讨论,达成了一致意见。
  按照先建后拆原则,强化试点探索,孔镇镇选择镇驻地、张桥2个点位启动社区建设试点。搭乘国家政策的东风,孔镇镇针对农村闲散宅基多、村庄空心化的现状,用活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试点整村土地整理,建设新型居民社区,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在辖区内闲置宅基、废弃工矿坑塘较多的50个村,有序开展闲散地盘活利用。目前,对第一批11个自然村已完成统一综合申报,进行储备建设。
  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构建利益联结新机制
  已经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吕门楼党支部原书记吕廷良,今年迎来了自己的“新生活”——受聘于乐陵市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负责管理土地的“上班族”。
  “国企参与土地流转后,付给村民的流转费有保障,我们这些管理人员按劳动拿工资,旱涝保收。”吕廷良说,土地流转给国企后,耕、种、管、收由国企全程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土地效能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
  孔镇镇作为乐陵市“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土地集中流转能让良田成方连片,为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提供了更大空间。
  “我们以全域土地整治为契机,创新探索‘国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模式,即通过动员群众入股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村土地集中起来,统一流转至市属国有企业,以200至300亩耕地为标准方田,由市属国有公司统一发包流转给专业种植合作社进行集中管护经营,实现‘种、耕、播、肥、防、管’全生命周期运转。”韩晓刚介绍说。目前,全镇89个自然村党支部全部领办成立合作社,已流转耕地3.5万亩,其中整村流转4000余亩。
  依托土地流转新模式,孔镇镇在实践中探索出了“1+ 4321+N”利益联结机制,由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为农户设置每亩1000元“保底”资金,根据种植收益,按照农户40%、村集体30%、国企20%、合作社人员10%比例进行二次分红,村民还可获得小麦补贴、合作社和周边企业务工等“N”种多元收入。
  不仅如此,孔镇镇还健全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指导,定期举办“田间课堂”“粮王课堂”培训,助力实现“六统一”目标。同时,探索“藏粮于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发挥万科华育、壹号土猪、东源家庭农场等畜牧养殖项目优势,形成“粮食生产、提供饲料—畜牧发展、产生粪肥—有机肥处理、反哺粮食生产”的种养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
  2022年上半年,德州市“粮王”花落孔镇镇,亩产小麦778.7公斤;3.5万亩“吨半粮”核心区玉米平均单产851.58公斤、单产增幅9.8%,小麦平均单产651.3公斤、单产增幅7%,粮食平均单产1502.9公斤,达到“吨半粮”标准。
  闲置资源变身“聚宝盆”拓展乡民共富新路径
  秋收时节,在孔镇镇晨航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墙外,被一片金黄的稻田围绕,微风吹过,稻穗摇摆,一派丰收景象,与远处几间标准式的厂房遥相呼应。谁曾想到,以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盐碱地”。“多亏党委政府的好政策,带着我们想法子、蹚路子。”看着成片的土地“变废为宝”,附近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原来,西井子、李黄家等村因部分耕地地势低洼、易涝积水,导致盐碱地偏多、农作物难以生长。“之前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这些坑洼地、盐碱地也成了‘沉睡’的资源。全域土地资源整合的实施,激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孔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涛表示。
  低效土地、闲置土地等公共资源应收尽收后,如何更好地用在刀刃上?换思路才能有出路。盐碱地、荒地不长庄稼,干脆让它“长”产业、“种”企业。各村广泛动员村民将盐碱、荒地入股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将入股土地流转给招引来的畜牧养殖企业,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通过有效利用“沉睡”的土地资源,大大提升了农村发展空间、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
  目前,孔镇镇连片整理了730余亩盐碱地、荒地、其他低效用地,成功吸引万科华育种猪、壹号土猪、东源家庭农场等大型畜牧项目落户建设,村民每亩地可增收300元以上,有关村集体年增收总额可达60万元以上。项目的落地,不仅为附近村带来了租金收入,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据初步统计,已有200余名村民实现了就近上班。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域有机更新 全民富美携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