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家乡唢呐响

  高书峰
  在我老家,乐陵的东南方向,刘武官那边,大家都直呼唢呐为喇叭。喇叭结构简单:哨、气牌、芯子、杆、碗,却表现力强,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深受人们喜爱。以往,村民家里婚、丧、嫁、娶时,总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我小时候,经常看见喇叭班子,那是有红白喜事的人家从外村请来的,人们称之为“吹喇叭的”。农村白事隆重,家家户户都雇用这些人;红事反而简单,有的人家用,有的不愿意花这个钱,响上大喇叭就够了。
  吹喇叭的艺人不是村村有,我们那就没有,离得最近的也二十里以外了。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种营生,种地之外的额外收入,他们也爱好这个,不单是为了赚钱。农闲时,吹喇叭的艺人们会聚在一起切磋,冬天找个空房子,夏天找片树荫,你吹喇叭、我拉二胡,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熟悉老曲、练习新曲,敞开嗓子使劲唱,乐在其中。
  民间喇叭班子是松散的组织,人员不固定,常常是一家人:爷爷、儿子、孙子齐上阵,兄弟、妯娌、邻居一块来。热热闹闹大半天,一天下来,赚个几百上千元。每次来多少人呢,十个人左右。下请帖的人家(又称东家)找到他们,如果得空,喇叭班子主事人会当即应承下来。一些出名的民间喇叭班子很抢手,经常是几个村的红白喜事撞在一天,谁家下帖早,就去谁家,晚一步,你去找别人吧!
  要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这就是大家伙儿的事,可以说是人人参与,即使啥也帮不上,最起码捧个人场。还有些邻村人,男女老少赶来凑热闹,有时,里三层外三层,把民间喇叭班子的“大棚”围得严严实实。红白喜事搭大棚是必须的,夏天遮日头,凉快;冬天挡寒风,暖和,有时旁边还要架上劈柴烧。棚子下面支着两张简易的木头方桌,桌子上摆着糖茶、酒菜、零零散散的乐器。
  在这种民间乐班里,喇叭是主打,一个人吹,一群人配合,紧锣密鼓,忙而不乱,夹杂着村民的喝彩声,甚是热闹。要知道农村“事上”要的就是动静,不怕吵!越吵越好。看得人越多,吹鼓手越卖力,但不是一天到晚都“可着劲”吹,那得累死头牛!一天当中,他们也有起伏,时而激烈,时而缓和,笙歌间作,劳逸结合。
  根据几百年来的经验,他们设了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段,早上,吹鼓手落脚,收拾麻利,摆好阵势,吹拉弹唱,好不欢快!声音传出好远好远,顺着风走,五里地之外都能听见。第二个高峰在十一点左右。这个时候,不管是白事、红事,亲戚朋友、乡里乡亲,该来的差不多都来了。第三个高峰,若是红事,就在新媳妇进家门之时,你可以听到《百鸟朝凤》;若是白事,就在饭前“开丧”时,只见孝子贤孙,披麻戴孝,白花花一队人,子孙们痛哭流涕。
  艺人们擅长的曲目也不一样,有些人吹传统曲子:山东吕剧、河北梆子、河南小调,其间都会结合当时流行的歌曲,吹奏出悠扬的旋律。乐器声伴随着村民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声浪似要把大棚掀翻。
  如今,随着移风易俗的开展,红白事不再有唢呐声,但吹唢呐并未衰落,现在俨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这不仅因为其表现力强,更因这里面蕴含着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喜怒哀乐,还有那说不清道不尽的乡愁。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家乡唢呐响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