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农耕生活史上,牛是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同人们生活密切,与马、羊、猪、狗、鸡合称六畜,“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目标。牛具有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优良品质,备受先民的推崇与喜爱,牛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二,是十二属相中形体最大的动物。
中国民间有“打春牛”的风俗,也叫“打春”。唐、宋时起,立春日,各州、县衙门用桑木做成骨架,再用黄土和成泥巴,塑成一头“春牛”,由州、县官主持,用红、绿丝线或彩绸编成的“春鞭”打牛三下,称为“打春”。“打春”寓意让春牛勉于耕种,为人们换取好的收成。州县官吏手执春鞭鞭打春牛的腹部,泥块破裂,人们抢着捡回家和上水,涂于灶台可不生蚂蚁,涂于牛棚可使六畜兴旺肥硕。还有人将碎块泡成稀泥在门上书写“喜”字,据说这样可阻止恶鬼进门。鞭打春牛的活动寄寓了百姓对春天的美好向往,正像州官鞭打春牛时念的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羊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七打七星高照,八打八方吉祥,九打九州太平。
人们以牛来耕地、负重及做交通工具,牛被驯化成了人们得力的帮手。古人认为牛是力量的载体,象征雄壮、威武和凶猛,有些地区人们将牛作为图腾崇拜,以牛角、牛头作为装饰。在有些地区,人们以斗牛为乐,在斗牛士与勇猛的公牛的对决中体现人的强悍,西班牙的斗牛全世界闻名。
在人们的意识里,牛总是给人一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印象,牛坚强有耐力,踏实肯干,乐于奉献。“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这首著名的诗形象而又深刻地道明了勤劳踏实、默默无闻,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老黄牛精神。深圳市政府门前的拓荒牛是深圳的一个标志。35年前,深圳的创业者们就像这头拓荒牛一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成为一个国际性现代化城市。“拓荒牛”代表的,正是深圳的这种开拓、勤勉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他甘做人民的“孺子牛”。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付出的是力气。
牛在农耕时代的确是人们的好帮手,据说蚩尤部落农耕时代就使用上了牛,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牛为人们奉献了几千年。尤其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更是那些老黄牛、开拓牛和孺子牛们不怕吃苦受累,乐于牺牲和奉献,积极进取,我们的祖国才变得富裕和强大起来。
在古代的战争中,一些军事指挥者也利用牛的勇猛来攻击敌人,在凶猛的公牛尾上绑上炮仗,点燃,催促牛群发疯般向前奔跑,火牛气势汹汹,冲散、击溃敌阵,这就是著名的“火牛阵”。三国时的军事家诸葛亮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帮助军队运输物资和粮草,极大地提高了物资供给能力。
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铸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牛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绚烂的一笔。在青铜器上就有牛的抽象纹饰:弯弯的牛角,大大的耳朵,圆圆的眼睛。古代帝王祭祀有“太牢”与“少牢”之分,牛是必供的牲畜,“牺牲”一词就来源于此。许多农谚俗语里就流露着人们与牛的关系,如“一头牛,半个家。”“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耕牛是个宝,农家离不了。”
更有一些文人学者们创作了大量的以牛为题材的书画诗作,使得牛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千年流传,汉代就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诗句流传。“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宋代陆游的《饮牛歌》就赞扬了牛的吃苦精神。宋代梅尧臣写耕牛“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高启在《牧牛词》写道:“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汉语中关于牛的词语就太多了,既有褒扬夸赞的,也有嘲讽贬低的,生动活泼,爱憎分明。形容藏书多,有“汗牛充栋”,形容数量少有“九牛一毛”,花大力气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某人嚣张用“牛逼哄哄”,说做事慢用“老牛破车”,说考虑事情思路狭窄用“钻牛角尖”等等,生动形象,说人笨用“蠢牛”,说某人本事大用“牛人”,太多的词语就不再一一列举。
子鼠入地,丑牛神起,时光已进入庚子年的腊月,辛丑年正牛气轰轰地走来,祝愿大家牛气冲天,福运满满。□何德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