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童年的玉米甜秆
□姜宝凤
  秋天来了,在乡下是庄稼收获的季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对于乡下人来说,秋天的味道里处处氤氲着瓜果飘香、颗粒归仓的喜悦。田埂沟谷,那熟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红通通的枣儿,宛如一颗颗玛瑙逗人喜爱;满树的苹果,仿佛是一张张少女羞怯的脸,闪着迷人的光彩。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谷穗,飘散着醉人的芳香;密密匝匝的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黄澄澄的玉米,挂着长长的胡须压得秸秆都直不起腰……只要一想起这些,儿时的记忆便会油然而起。
  当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小孩子是极少有零食可吃,但乡下孩子泼实,什么东西放进嘴里都能咂巴出滋味来,所以最令我怀念的还是吃玉米甜秆的场景。那一棵棵卸下玉米棒子的玉米秆,不仅是我们孩子们手里追逐打闹的“金箍棒”,也是啃在嘴里汁液四溢、爽美无比的甜秆,那种甜甜的味道,就如甘蔗一样,足可甜润整个童年,让人一生都难以忘却。记忆中,每年玉米收割时,我都要随父亲和母亲去地里干农活儿。父亲用镰刀割倒一排排玉米秆,我和母亲则把玉米棒撕去外皮后,用力掰下来,堆成一堆儿一堆儿的,而后再装进木架子车篓里,收工时由父亲晃晃悠悠、吱吱扭扭地推回家里。然而,我可不会一直安安稳稳地蹲在地里掰玉米,甜秆对于我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在地里干活是带着吃的私心而来的。所以在掰玉米的过程中,我时不时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寻找着那种可吃的玉米秆。凭我的经验,一般叶子翠绿,秸秆尚青的,是可以咂出汁水的,先用牙啃下一小节尝一尝,如果不太甜,就扔掉继续寻找,如果非常甜,那就是今天的美味了。
  吃甜秆,得先剥皮,这是一项技术活。用镰刀砍掉结穗儿往上的部分和最下面的根部,只留下中间较粗的一段,因为玉米秆的外皮既坚硬又光滑,咬开之后的边缘还很锋利,稍不留神就会割到嘴和手。由于从小在泥土地里长大,早就摸透了玉米秆的习性,练就了铁嘴钢牙,掌握了识甜秆、吃甜秆的技巧。我会用牙齿从玉米秆的茎节处先咬开一条口子,然后用手捏住啃开的外皮成倒八字形撕开,这样既可避免外皮折断又能撕得干净利落不留残皮,如此反复将一条一条外皮全部剥掉,直到最后只留下里面水灵灵、鲜嫩嫩的秆穰为止。咬上一口,嘎吱嘎吱咀嚼一下,那甘甜汁水便会立刻在口腔里流淌开来,顿时将人浑身上下的燥热和疲惫一扫而光,只留下清凉甜爽,余味无穷。就这样,席地而坐手捧着玉米秆,边啃、边嚼、边吐,吃得不亦乐乎,既混时间又解渴,不一会儿眼前就会吃剩了一大堆碎玉米秆渣。
  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即便是在农村也很少有小孩子吃过玉米甜秆。而回首往事,作为甘蔗完美替代品的玉米甜秆,不仅给我苦涩的童年带来了无数次甜蜜的回忆,更让故乡的味道融进我一辈子固守的乡愁。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童年的玉米甜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