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建项目、育人才、兴文化,省派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队——
聚焦助力倾心服务惠民生
作者:李晓楠本报

服务队队员与农户交流


服务队队员在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察看辣椒长势。 记者李晓楠摄


  “社区收入提高了,4500余亩耕地以年均每亩85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投资4600余万元规模达1.5万余平方米的大型冷库即将竣工投入使用;环境变美了,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柏油马路笔直平坦;组织变强了,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区重新设置,服务审批到了群众家门口……”细数起省派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以来办的实事儿,杨安镇崔刘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学山连声称赞,“在服务队的帮扶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乡村振兴更有信心了! ”
  自2018年9月27日正式进驻乐陵,省派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立足聚焦助力、服务发展的职责定位,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目标任务,扎根基层,倾心服务,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带强了产业、聚集了人才,提振了群众精气神。

产业固本
  好项目助农增收

  杨安镇是省级调味品特色产业镇,现有调味品生产加工企业213家,规模以上52家,年产值近100亿元。如此发达的产业集群,杨安镇并不缺产业。但服务队在调研中发现,杨安镇调味品品牌定位杂乱,同质化严重,缺乏拳头产品、商标和品牌,为解决这些问题,服务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山东鲁望农业发展集团是服务队倾力帮扶的企业之一,作为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战略核心的产城融合集团化企业,鲁望集团凭借现代农场建设与运营、规模农业综合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园、废弃物集中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各类经营主体、体现现代高效特征、具有强力辐射效应的‘农业综合体’,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杨安镇有需要,也有必要建立园区。”服务队队长、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梁荣合表示,为此,服务队主动对接鲁望集团,邀请有关负责人多次来乐陵市考察、选址,助推乐陵市、杨安镇党委政府赴鲁望集团总部洽谈,促成鲁望集团于去年8月23日与乐陵市政府、杨安镇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生态农场、农业规模化综合服务体系等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展开深度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衔接匹配。
  在杨安镇调味品共享产业园内,一处规模达1.5万平方米的大型冷库正在崛起,它就是服务队推动崔刘社区发展的新的集体产业。
  了解到杨安镇调味品企业众多,原材料流通范围广、储存需求量大的现实情况,服务队展开调研,在与镇政府深入交流后,决定建立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在崔刘社区建设大型冷库。服务队广泛征求崔刘社区党总支及村民意见,采取村民自愿入股集资的方式建设冷库。目前,该项目主体框架和墙体建设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冷库主体内部施工。期间,服务队积极对接全国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德州飞马集团,开展市场前景预估,提供技术支持。“崔刘社区冷库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能带来900万元的集体收入,不仅带动村民致富,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杨安镇调味品企业仓储、流通成本。”服务队副队长、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纪委书记魏传亮表示。“杨安镇作为我国最大的调味品加工基地,对辣椒、大蒜等调味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当地长期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服务队队员王芦芦表示,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队提出并积极推进调味品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建设。目前,基地整理土地800余亩,投资568万元,建成水肥一体化泵站2座,完成全部管网铺设,并对道路、沟渠、桥梁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
  不仅如此,服务队还潜心整理、认真编写了《辣椒、樱桃等蔬果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手册》,内容涉及杨安镇主要经济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各类作物病症及解决方法等方面,目前已发放至农户手中。“尽管受疫情影响,出口受到限制,但基地经济作物的种植比玉米小麦传统农作物每亩将增收2000余元,村集体年可增收20万余元。”种植户路国华告诉记者。

人才强基

  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对接高校、成立人才培训小组、发展基层党员队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服务队结合实际,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有效方式,多角度拓展乡村人才思路,多渠道提升乡村人才素质。”服务队副队长、省委台港澳办公室交往交流处副处长周瑞鹏表示。
  为引进学历高、专业强的高素质人才,服务队积极对接济南大学、德州学院、山东职业学院等高校,发挥各高校学科的专业优势,为杨安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邀请杨安镇领导、各高校专家、企业负责人等开展座谈交流会,促成3所高校与乐陵及杨安镇签署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与乐陵市华畅调味品食品有限公司、乐陵市庞大调味品食品有限公司、乐陵市神厨调味品食品有限公司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
  不仅如此,经多方意见统一,揭牌成立了德州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乐陵分院、济南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德州学院科教实训基地,鼓励教师到乐陵开展培训和课题研究,鼓励大学生到杨安镇实习实践、创新创业。
  为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服务队专门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小组,主动与德州市、乐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对接,有计划地分类开展专项人才技能培训,提升各类人才管理和技能水平,引导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目前,已组织杨安镇83个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集中培训和现场参观学习;组织280余人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开展了近300人参加的乐陵市第一期“创新型小微企业高管特训营”和“乐陵市第四届创业大赛”;协助组织杨安镇面点师培训班,60余人免费参加了培训,并取得全国承认的培训证书。
  “为了打造乐陵本地的培训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我们积极推动协助杨安镇成立乐陵市新农村发展学院。”周瑞鹏表示,新农村发展学院依托杨安镇原便民服务大厅,构建起“一院五中心”的组织架构,内设培训中心、教研中心、“三农”问题调研中心、红枣产业调研中心、调味品产业调研中心和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基础保障功能办公室。
  新农村发展学院在承办乐陵市培训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针对村党组织书记、农村乡土人才、职业农民等人群的就业和创新创业培训;围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聚焦乡村人才创新创业、调味品及红枣产业发展、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等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和学术讨论活动,不断探索新时代下新农村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

文化铸魂

  打造美丽村居

  每天傍晚,杨安镇堤北董村的广场上就热闹起来:跳广场舞的、纳凉的、唱戏曲的比比皆是。“以前一到晚上,村民就在广场上打扑克、麻将,现在好了,村民全都换娱乐活动了,这得感谢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扶。 ”村党支部书记张秀峰告诉记者。
  服务队了解堤北董村小广场的情况后,与杨安镇党委政府协商,在广场原有的基础上,重新整修,打造成现在的“三治融合”广场。同时,在广场周围建设“三治融合”馆,旨在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宣传教育阵地,为村民提供新的活动场所,改善村民娱乐活动不健康、场所不固定的问题。
  “三治融合”馆项目建设面积560平方米,投资275.5万元,目前外部主体框架已经完成。为了更好地利用“三治融合”馆内部展览设计,通过党建引领推进“三治融合”,服务队会同杨安镇,多次就馆内展览内容、展览板块等设计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和论证,并初步形成了一致意见。场馆分为“三治讲堂”“村志展区”“村民图书馆”及文化长廊等板块,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探索形成完善可复制的乡村治理有效体系。为了更方便村民夏季开展日常活动,服务队还专门购置了灭蚊灯安装在“三治融合”广场四周。
  “杨安镇有许多非遗项目,但大多未能很好地开发,根据这一情况,服务队深度挖掘传统文化。”梁荣合表示,杨安镇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练兵屯兵的地方,演化流传的战鼓秧歌世代相传,距今已有1000多年,但长期以来战鼓秧歌动作编排略显老旧,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没落。服务队了解情况后,与杨安镇政府合作,邀请专业的文化团队,深入挖掘战鼓秧歌文化内涵,融入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将其重新编排。并专门成立文化社区秧歌队,定期开展文艺汇演,这一举动不仅吸引了中老年人,也让许多年轻人纷纷加入,让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梁荣合表示,服务队联合杨安镇政府举行“村规民约及红白事标准讨论与修订”大会,制定出台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村规民约和红白事标准;协助杨安镇举办“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表彰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同时,与市民政局对接,通过扩大原有祠堂规模和建设公共墓地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绿色环保殡葬制度改革,推进移风易俗。
  “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和长期工程,任重而道远。”梁荣合表示,服务队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进一步扎实工作,因市因镇因村施策,做好相关政策与现实需要相结合的文章,确保如期完成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目标任务。

扎根乡土的为民情怀

□胥爱珍
  省派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不到2年,就办了不少让群众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实事、好事,为杨安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建设夯实了基础、明确了方向。可以说,群众的称赞,充分反映出服务队真帮实驻的接地气、有人气,杨安镇的全面发展则映衬出服务队全体人员心系“三农”、扎根乡土的为民情怀,是他们把初心写在田间地头,把责任融入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正如省派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梁荣合所说,服务队每一名队员的身上都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从入驻乐陵市第一天起,他们走出了机关单位,深入到田间地头,扑下身子、脚沾泥土地奋战在乡村振兴最前线,从产业规划到项目合作、人才培育,聚焦群众期待、聚力乡村发展,用心用情去做好每一件事,甘当乡村发展、群众幸福的“铺路石”,无愧于党委、政府的信任,无愧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重托。
  实践证明,一项战略的顺利实施、一项政策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乡村振兴已然起势,但以后的路还很长、困难也不少,这尤其需要我们向省派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学习,真正做到借势借力,把乐陵乡村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好。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为民情怀,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举过头顶,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敢于面对挑战、勇于主动作为。要学习他们实干加巧干的工作方法,真正研究政策和本地特点,因镇因村施策,做好政策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文章。还要学习他们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真正把基层一线当成干事创业的大舞台,用不懈的付出和汗水回应群众诉求,走好为民服务之路,点亮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本报记者 李晓楠 本报通讯员 郝坤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聚焦助力倾心服务惠民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