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循环经济示范园搭建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提质效保安全——
智慧天眼“看护”绿色化工
作者:于斌本报

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平台监管安全生产。记者于斌摄


  “这就是化工园区内的‘天眼’,从这里可以实时监测各企业、项目的生产情况,以及周边空气质量、排污情况等,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园区企业排查火灾隐患,降低安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6月18日,在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管委会智慧园区指挥中心,循环经济示范园投资开发公司董事长刘洪刚介绍了园区信息化设备的各种功能。“目前我们能够实现360度无死角全覆盖,并在同一区域设有可见光和热成像两种模式,一旦出现火灾,热成像画面将出现警告,第一时间通知园区和企业。 ”刘洪刚说。
  据介绍,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综合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是全省首家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智慧监管平台。该平台将公安天网、园区视频监控、高空瞭望、环保在线监测、企业DCS控制系统、“两重点一重大”监测、呼叫对讲系统整合为一体化监管平台,实现园区监测服务、大数据分析运用与应急响应一体化、信息化。仅这一套系统,我市就投入近千万元。
  在6月11日德州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樊廷雷提出,要把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按照产业化、集群化、关联化、园区化的发展思路,力争到202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据了解,经过多年沉淀和规划发展,化工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以园区为载体引进百亿级项目,是打造产业生态、形成化工产业集聚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示范园坐落于铁营镇中心地带,占地2万余亩,2010年规划建设,2011年建成投用,2017年获批德州市第一批化工园区,2018年6月获批山东省第一批省级化工园区,园区目前共有企业、在建项目40余家。
  对于化工企业及新材料企业而言,生产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为此,园区注重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化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抢抓“智安化工园区”试点重大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提高安全环保管控智慧化水平,为实现千亿级园区发展目标提供智慧保障。
  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是智慧园区的“大脑”,配套建设了各类智能基础设施设备,实现园区信息资源整合、在线监测、预警预报、应急指挥、分析整改等智能化管理机制。我市每年投入60万元,聘请北京思路智园科技有限公司6名专业运维人员24小时轮岗值班,保障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正常运维,实现对园区全时段检测监控,及时预警处置各类突发应急事件。
  智慧园区物联设施包括安全、环保类的检测监控设备和治安防控的监控设备等,以及企业内部DCS控制系统信息、重大危险源温度、压力、液位、可燃气体浓度、有毒可燃气体浓度等监测设备信号。环保物联方面,在园区上风向和下风向各设置1个空气质量检测站,实时监测园区SO
2
、CO、PM
2.5
等指标;园区设置2个VOCs监测站,主要实时检测甲烷、非甲烷总烃、苯系物、颗粒物及烟气等参数,各类数据信号均实时传输到智慧平台。安全物联方面,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将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的重点区域监控视频、罐区和设备的压力、温度、液位检测数据,以及可燃气体浓度、有毒可燃气体浓度检测设备数据接入智慧平台,与企业DCS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目前已有5家“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在线监测监控接入平台,对76个监控点位数据进行采集汇总。
  为保证智慧园区安全高效运行,园区聘请上海守安第三方安全专业服务团队,对企业提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治理方案的技术支持和建议、风险分级管控、设备的检维修、隐患跟踪整改、企业的重点薄弱环节部位梳理等安全服务,建立企业“一企一档”资料跟踪,与智慧平台“一企一档”模块相结合,为安全日常监管、档案管理、安全数据录入等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建有消防特勤站,设有专业消防中队,配备专业消防队员45人、各类高端消防车5辆,与指挥平台配置远程对讲设备。“来到乐陵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园区发展的潜力,以及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服务,让企业能够安全发展,消除我们的后顾之忧。”齐鲁制药项目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齐鲁制药二期钢结构安装完成5%,管道安装完成2.3%,设备安装完成3%,电气完成5%。另外,齐鲁制药人才公寓8号楼正在支设备层模板及绑扎钢筋施工,9号楼浇筑储藏室顶板,车库同步施工中,建成后将解决该企业员工的安置问题。
□本报记者 于斌 本报通讯员 孙肖鹏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智慧天眼“看护”绿色化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