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跑在杨安镇崔刘社区洁净的马路上。 记者 王志强摄
环卫工清扫堤北董村村内街道
驱车行进在乐陵乡村,不时可见“爱我村建我村,做个文明好村民”“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清洁家园,人人出力”这样的横幅标语,干净整洁的街道不见了“三大堆”,河塘沟渠的沉积生活垃圾无影无踪,昔日印象中的“脏、乱、差”,被眼前的“洁、齐、美”取代。
在杨安镇堤北董村,宽阔的主街道,健身场所、绿化带等配套齐全,村庄非常整洁。在村委会旁的文化广场上,村支书张秀峰介绍说,这里原先是一处湾,垃圾随处可见,经过清理填埋,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一到晚上就聚满跳广场舞的村民。
正对着这个广场的马路,位于两栋瓦房之间,宽敞干净。两排房子之间距离12米,中间是4米宽的水泥路,两边是各4米宽的砖路。“以前可不是这样,房子旁边布满了厕所和猪圈,没有路。尤其是到了夏天臭味熏天,蚊蝇满天飞。后来,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这些厕所和猪圈全部拆掉,一律修成了宽敞的水泥路。 ”张秀峰说。
这样的路村里修了12条,拆掉猪圈厕所近百个。
在堤北董村,除了猪圈、厕所外,三大堆是另一个难点。在收获麦子和玉米的季节,张秀峰站在平房顶上,拿着大喇叭喊:秸秆不能进村!
长期的治理,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这还是我以前待的那个村吗? ”多年前,查季香嫁到堤北董村,平时在市里住,五年多没回来了,日前,回村后发出这样的惊叹。“结婚的时候,由于道路泥泞,婚车在泥地里开不动,牛车拉着婚车进来的。如今,村里修了12条马路,不仅宽敞,而且干净,真得认不出来了。 ”
这个村的转变被拍成微电影《文明家园美丽乡村》,代表德州参赛,荣获省优秀奖。
“活儿轻松了,村里也变得更干净啦。 ”杨安镇崔刘社区内的马路上,76岁的郑殿普说,现在村里有了标准的垃圾桶,清运车每天都会把垃圾及时运走,清扫压力小了。
在崔刘社区,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出大变化,垃圾桶的标配从15户一个,到10户一个,再到8户一个。垃圾桶越来越多,桶内的垃圾越来越多,地面上的垃圾越来越少。
杨安镇的崔刘社区和堤北董村环境变化,是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缩影。2014年初,我市正式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部、宣传部分管部长合署办公、建立市级领导包保乡镇制度,完善了对乡村生态文明的组织检查、考核。
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专项会议的召开,并针对“省满意率调查”将乡镇划分片区座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方法。市领导实行包村制,亲力亲为,督导召开现场观摩会,各乡镇负责人参与打分。
几年来,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效显著。2017年在全省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位居第十一,德州第一。
在这成绩的背后,我市做了大量的工作。“原来全年垃圾量200吨,现在一天的垃圾处理量是500吨,这组数据见证着我市的力度。 ”市环卫处副主任程凤说。
资金是保障。市乡两级财政将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市每年投入资金高达2800万元,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全市乡村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全市综合考核体系,考核成绩作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人居环境奖评选推荐的首要条件。
同时,按照相关标准建立了户、村、镇、市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垃圾处理新模式;全天候、无缝隙保洁,探索出扫、洗、冲、捡、吹加人工流动捡拾的新模式;创立了一级督查保洁员、二级督查管理员、三级督查项目部经理的三级督查新模式。
此外,城乡环卫一体化与大气污染防治、环保专项督查相结合,并实行科技创新,依托数字城管系统,加强对环卫车辆的实时监控、远程调度,提高工作效率。
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以城带乡、同步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全市17个乡镇(街道)实现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全覆盖,并以建制县进行申报,2015年11月得到省级批准,2016年在全省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位居前十。 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在德州排名第一。
而今,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乡村文明新风在我市越刮越劲。
□本报记者 王志强 本报通讯员 杨洁 赵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