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踏踏实实做实事 全心全意惠村民
作者:贾鹏
  不仅修路修水按路灯,为贫困户上马光伏发电项目,还为村里制定枣树流转、大棚养殖等经济发展规划,德州市财政局驻西段乡刘会主村第一书记王新生——
  11月22日,冬日的一场降雨,让气温骤然变冷,但王新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为了村里安路灯和4000多棵枣树流转的事,却忙活得热火朝天。这位下派到我市西段乡刘会主村的 “第一书记”,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
  今年3月, 39岁的德州市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新生响应市委组织部驻村扶贫的号召,来到刘会主村担任村 “第一书记”。他说: “既然来到这里,就要为村民实实在在地做点事,要不然心里不踏实。”
  驻村伊始,王新生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全村137户村民及20户贫困户的大走访,并通过走访入户拉家常、田间地头看墒情,与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座谈等方式,对刘会主村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写下4000多字的调研报告,详细分析村里的致贫原因和发展难题。
  刘会主村共157户, 591人,共有党员26人;享受低保14户,其中残疾人5人,五保老人1户。全村共有耕地838亩,村子以农业为主,至今没有农作物加工及其他产业的规划和建设,村民人均年收入约3500元,贫困户20户, 35人。村内道路硬化、自来水管道更换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两大难题。
  刘会主村里道路原来都是红砖铺设且已使用15年了,早已坑洼不平,年久失修。村里四纵两横长达2000多米的道路两边也无绿化、无排水设施。并且村里自来水管道铺设于1992年, 24年过去了,受当时施工工艺、材料的限制,管线严重老化,漏水现象十分严重,停水成了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
  问题易发现,困难难解决。经初步测算,村内道路维修和自来水管道更换需资金100多万元。刘会主村每年村集体收入约1万元,主要依靠村北养殖业大棚出租。 1万元用于村办公经费、环境整治等已入不敷出。 100万修路修水,对于刘会主村人而言,数目太大。
  怎么办?面对困难,王新生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积极争取单位领导及市、乡等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并通过各方面努力,很快就筹集资金100万元,从5月份开始修路、修排水管网、修自来水,整整3个月的时间,他天天像钉子一样钉在了村里,钉在了街上。
  村两委成员向 “第一书记”看齐,党员向两委成员看齐!村民给予了最大的热情和支持!全村人在王新生的带领下都行动了起来,清理路边沟,有人的出人,有车的出车,都自发投入到修路修水中来,工程进展十分顺利。
  8月6日,宽4米厚15厘米的四横两纵2013米村路、标准深60厘米宽30厘米的总长1800米排水管网以及3000多米自来水管道更换工程彻底完工的那天,村民们高兴地笑了,望着晒得黝黑的王新生,村党支部书记郑学华由衰地感叹道: “王书记给我们村真是帮了大忙了。修路修水,我们村干部一直都不敢想办的事,王书记来了,不仅不怕苦不怕累,敢想敢干,而且全干成了!这真是我们全村老少爷们的‘福星书记’啊!”
  走进刘会主村, 12户村民家房顶的光伏发电面板格外醒目。 “光伏发电已经并入电网了,从6月初开始发电,到现在已经发电9000多度,天气好的话,一天能发电180多度。”王新生介绍说。为了帮助村里精准脱贫,他多次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并结合国家扶贫政策,在原有装机容量28.5千瓦的光伏发电的基础上,积极筹资30万元,新建30千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一组,两组光伏发电设施一年收入10万余元,这部分资金既可确保该村登记在册的20户35名贫困人口脱贫,并能实现村集体收入不低于3万元的目标,一并解决村集体及全部贫困户脱贫问题。
  “如果没有王书记,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住上新房。”住上新房后, 92岁的孤寡老人吴梅轩逢人就夸 “王书记”好。在走访过程中,王新生发现部分贫困户居住房屋由于年代久远,或顶棚塌陷,或墙体开裂,再居住下去很可能会有危险,于是,他时时刻刻把危房改造记在心里,积极争取危房改造政策、资金扶持,先后帮助7户村民盖起了30间新房子,改善了贫困村民的居住条件。
  立足村庄实际,吃透村情民意,在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思路的指引下,刘会主村路通了,水通了,村洁净了,村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我来当第一书记不是打酱油的,我现在就是刘会主村的一员,能为村里做点事,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真正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就满足了。”王新生说。
  前期在走访过程中,他发现村里的人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只能在家看电视,没有什么文娱活动,他便想晚上让村民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现在,他正在和村干部忙活对村里实施 “亮化”工程和枣树流转的事,一是为村里安装40盏太阳能路灯,让村里夜晚亮起来,让村民在广场上活动起来;二是制定枣树流转和大棚养殖发展规划,将村里4000棵村集体枣树全部流转给大户管理,并大力发展大棚养殖业,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共同脱贫致富。
  “为了这两个事,王书记已经半个多月没回家了!”郑学华由衷地说。
本报记者 贾 鹏 通讯员 曾范杰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踏踏实实做实事 全心全意惠村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综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