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立足新形势 适应新常态 开创新局面
□乐陵市民政局

市委书记鄂宏达带领四大班子、人大代表及部分政协委员到福利中心民政局检查指导工作



新建设的朱集中心敬老院







郑店镇四合社区幸福院



乐陵第一敬老院



杨安镇崔刘社区幸福院



  近年来,市民政局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项目建设再加快、制度体系再加强、改革创新再突破、队伍建设再提升的工作目标,强化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切实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重点实施了以 “新、改、扩、提、创”为重点的五大工程,民政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实施了以农村幸福院、民办养老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等为重点的“新建”工程
  投资近150万元,在原有基础上新建日间照料中心4处,农村幸福院10处,成立了专项督查小组,对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进行专项督查,截至目前,日间照料中心完工4处,农村幸福院完工10处, 8月底前可全部投入使用;积极协助两处民办养老机构进行了改扩建和省级补助资金申请工作。其中协助西段乡老来乐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占地15亩,设计床位500张,申请床位补贴96余万元,目前项目基本完工,部分已经投入使用。协助市中街道悦富园老年公寓进行了改扩建工作,该院占地60亩,总投资1500万元,设计床位100张,目前一期建设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建设也已全面启动,力争2016年6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60余万元,在我市王寨子新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一处,其中居住房屋18间,办公用房2间,餐厅、伙房、浴室等辅助用房4间。目前,工程进度过半,计划10月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二、实施了以门楼路巷牌清理整顿为重点的 “改造”工程
  门楼牌清理整顿作为市级重点改造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普查清理阶段,自2013年9月开始到2014年6月结束,由民政、政法、公安及其他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50余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门楼牌普查清理,共排查各类楼、门、路、巷牌33800余块。第二阶段为整理编号阶段, 2014年7月份开始到2014年12月结束,对全市所有楼、门、路、巷严格按照地名命名规定进行重新编号、排序。第三阶段为安装阶段, 2015年1月份开始至8月份结束,在明确楼门路巷牌制作材质和安装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招投标形式确定制作安装单位,最后进行统一安装。目前,安装工作即将接近尾声。整个改造工程,总投资160余万元,全部由市财政独立承担,后期将通过路牌广告使用权出让的形式回笼投资资金。下一步计划将此项工作延伸至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重点对门路牌、村名、人口、面积、户数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真实的大范围普查。
  三、实施了以阳光民生救助平台升级为重点的 “提升”工程
以阳光民生救助中心为基础,为进一步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深化改革步伐、丰富便民服务的内容、提高服务效率、简化优化办事流程、下放办理权限,今年上半年,由乐陵市政府牵头,民政局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建立了以 《乐陵市政务便民服务平台》和 《乐陵市社会化便民服务平台》为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平台通过建立三部电话 (市便民热线 6812345、市救助热线6812349和市社区养老服务热线12343)一个信息数据库 (具有助餐、助乐、助洁、助医、助急等资质的上百家服务机构)和三级救助工作网络 (市便民服务平台、乡便民服务站、村居便民救助点),最大限度保障了政府救助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科学利用。初步形成了 “纵向覆盖市乡村三级、横向覆盖各便民服务分中心”的全市便民服务网络,实现了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市”,为困难群众搭建了 “托底保障”和 “无缝隙救助”的大救助网络体系,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全市跨越提升和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借助平台,上半年共接收各类救助申请1300人次,发放大病医疗救助260人68万元,临时救助220人20余万元,贫困大学生救助50人20万元。
  四、实施了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为重点的 “扩建”工程
为全面打造 “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红色教育格局,不断提升完善纪念园教育功能,2015年上半年全面启动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扩建工程。主要包括纪念馆展陈更新,提升展陈面积1500平方米,投资额500万元;常大娘纪念馆扩建提升,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投资额120万元;纪念碑、纪念墙、烈士墓扩建提升,建设面积1100平方米,投资额350万元;纪念广场、园区道路、绿化亮化工程,建设面积20000平方米,投资额3345万元;大孙 “千人坑”遗址修复扩建,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投资额755万元。以上五项工程共计面积25000平方米,投资总额5070万元。同时,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全社会营造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浓厚氛围,筹集资金拍摄了冀鲁边抗日系列微电影 《冀鲁边抗日英雄传》,并积极进行了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申报工作。
  五、实施了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机关建设为重点的 “创新”工程
  为积极响应上级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的工作要求, 2015年以来,我们在社会组织建设上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先后组织人员到济南市市中区和泰安市泰山区等先进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学习成功经验。 2015年6月15日我们筹集资金30万元,建立了乐陵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整个基地面积700余平方米,分为 “孵化器”、沙龙区、培训中心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站四个功能区域,主要是为新成立的社会组织提供包括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实践基地、交流平台、宣传推介以及能力提升、种子基金、财务托管等在内的10余项免费服务。到目前为止已有10余家社会组织成功入驻基地进行孵化。在机关建设方面,我们以社会福利中心启动为契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在先后制定完善多项机关管理制度的同时,根据开放式办公环境的特点,创新出台了 《乐陵市民政局办公现场管理规范》,对包括行为秩序、设备使用、物品摆放等在内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的、标准的统一规定,实现了办事流程程序化、行政服务规范化、行为规范标准化。依托社会组织党建指导站,建立了集党员谈心、图书阅览、廉政教育与一体的综合党建活动室,购买了历史类、廉政类、业务类等6大类一千余册图书及影视资料,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学习,整体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另外,优抚安置、社会事务、慈善福利、救灾救济、民政信访等工作,也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为423名义务兵发放优待金558.34万元,组织105名优抚对象赴德州优抚医院进行了疗养,为670名优抚对象进行了免费查体;为选择自主就业的263名退役军人足额发放自主就业补助金528.3万元;婚姻登记截止8月1日,共办理结婚登记 2688件,离婚登记809件,补领婚姻证件1587件,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1737份,审批收养登记6件。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以市委文件形式在全市范围内下发了 《关于移风易俗节俭操办红包事的实施意见》,推进了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加大福彩宣传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截止8月1日全市共销售福利彩票1225万元,其中电脑彩票1072万元, “刮刮乐” 153万元;城市“三无”老人供养制度、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 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和孤儿、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等各项福利保障制度全面按照要求落实到位。
  总之, 2015年作为全面完成 “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市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的精神状态,在全面落实好市局各项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开创乐陵民政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幸福德州 “,打造”幸福民政 “做出应有的贡献。
(供稿:司 聪)
新安装的高标准路牌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立足新形势 适应新常态 开创新局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专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